“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01.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

男生經由長輩介紹,用微信加了相親女生為好友。中午剛添加成功,禮貌性打了個招呼,下午就收到了“好人卡”,被女生回絕進一步的可能。

女生拒絕的理由是:“我瞭解了下你的朋友圈,我們可能不太合適,我條件和你差太多,估計不太會有共同愛好。”

“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在成為微信好友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她通過男生的朋友圈,就直接斷定了對方的生活層次。

男生:“我的朋友圈發生了什麼,讓你望而卻步了?”

女生:“感覺就是你的生活層次比我高出不少,我怕我們很難有共同語言。”

凱哥看了眼男生的朋友圈,那是大多數年輕一代有的共性,沙雕愛吐槽,把朋友圈當成抒發自我的小天地,再常見不過。

可在女生眼裡,直接上升成生活層次的境地了。

說實話,僅僅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就做出所謂的判斷,並不是成年人理智的社交方式。


“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可諷刺的是,如今這種千奇百怪的說法越來越多:

“衣服穿得有點太樸素了,就別見面了吧。”

“每天都發朋友圈太矯情,還是算了吧。”

“一看朋友圈就沒什麼文化,不是我的菜。”

“……”

要知道人有千萬面,社交朋友圈,不過是眾多中的一面。

一個人品性如何,兩個人合適與否,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接觸和相處才能判斷出來。

但很無奈的現實是,成年人一邊抱怨愛情不給機會,一邊用固執的偏見拒絕所有可能。

如今的相親,可以不需要一場精心的打扮,不需要見面,只需要網上加個好友,就可以完成一場在線配對。

只是如此過於武斷的判斷方法,很有可能因此錯看一個人,錯過一場緣分。

02.

後臺留言板裡,有位讀者給我留言。

聚會上,姑娘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男生,在短暫的溝通交流中,彼此初印象都挺好,所以加了微信好友再聊聊看。

本以為或許會發展出一段美好關係,可沒想到事與願違,反倒受氣。

姑娘和我哭訴,男生僅僅因為她愛換頭像的緣故,便隔三差五就話裡有話地數落她,意思就是愛換頭像的人不專情,很容易三心二意。

剛開始她當成玩笑沒在意,誰知男生是當真的,後來甚至暗諷她沒有表面上看得那麼單純,因為從女生的朋友圈看,認為她太愛玩,心很野。

姑娘很鬱悶,她問自己是做錯了什麼,要被人莫名傷害,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凱哥替姑娘感到不值,明明是付出真心相待的人,卻用一些不著邊的說法去抹黑她,嘴裡說著“這是為你好”,實際的行為令人難過心寒。

而這年頭,類似的言論並不在少數:

“愛換頭像的女生不能要。”

“愛換頭像的女生最好撩。”

“愛換頭像的女生不安分。”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微信裡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判斷一個人好壞的準繩,列舉各種所謂的標準,去定義對方的品行。

當社交網絡成為生活中的交往日常,連帶著把社會上固有的偏見,都帶進網絡朋友圈。

就好比之前總聽到有人批判:

“看她穿的那麼少,肯定不是好女孩。”

“妝化得這麼濃,感覺私生活會很亂。”

“刺青紋身抽菸的,沾染一個都不能要。”

……

前後兩者相比,看起來是不是很類似?

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立體呈現的,僅僅靠其中一面就來貼標籤,這顯然不太合適。

在你看不見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實。

想起網上看到的一句話,你敢不敢用粗淺的眼光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

這個答案,大概很多人都不敢。

人們用兩三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學習怎麼說話。

03.

知乎上有人問:怎樣的女生才算是純潔的?

想來這個問題,在部分人的眼中,有很多話要說:

比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有門禁的;比如,不諳世事,聽話乖巧的;比如化淡妝、不抽菸不喝酒的。

對這些人來說,純潔是一個很刻板的詞語,淺顯易懂,表面上的潔白無瑕就是純潔,眼裡看到的就是一切。

可人心,從來不是如此簡單能摸透的東西。

“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網友@禾柒 講述了一個故事:

她的哥哥曾經交往一個女朋友,是農村來的小姑娘,打工的時候相遇相愛的。

小姑娘瘦瘦高高的,素面朝天,比起大學女生的成熟,她顯得稚嫩得多,更關鍵的是,她很容易滿足,戀愛期間也沒有要求,不要包包也不要香水。

在她哥哥送姑娘手機前,甚至沒有手機,更別提社交賬號。

就是如此單純的姑娘,結局給予她哥哥很大傷害,以至於五年過去,提起女生,她哥哥還是一副無奈又自卑的表情。

眼睛是會騙人的,你目光所至得到的信息,都是別人想要讓你看到的一面。

人活在世,不可能真的純潔懵懂到宛如一張白紙,任何東西剛拆封時都是潔白的,往後能不能保持住內心,不是靠世俗的標準去定義,而是要靠心去感受。

在這個故事下方,有句評論說得特別好:

“純潔不是知道的少,而是堅守的多。是知道很多道理,但是還熱切地相信這個世界。”

不要片面地從別人嘴裡,自己眼裡,社會的世俗裡,去定義一個人的價值。

世上沒有所謂的上帝視角,固執愚見的大多都是偏見。

《培根隨筆》裡寫到:

“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那種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於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04.

作家畢淑敏說過一個關於她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故事。

那年她從西藏坐車回家,路上偶遇旅人,他看起來風塵僕僕,身上都是土很是可憐,出於好心,她想著載他一程。

當時司機拒絕,還是畢淑敏的再三請求下,才讓旅人上了車。

在此過程中,司機主動和畢淑敏悄悄說了一件真人真事,他們車隊的老師傅,就因為善良載客,結果被人殺死了,對方搶走了車,甚至將老師傅扔在沙漠上。

出了這檔子事,以至於他現在十分戒備陌生人,不再出於同情心載客。

聽完這番話後,畢淑敏的心態就變了,看旅人做什麼都像是要做壞事的模樣,還懷疑對方想要偷她的行李。

於是和司機商議著,加快車速讓車子顛簸不停,讓對方無從下手。

“看完你的朋友圈,我覺得我們不合適”:偏見,暴露了你的無知

後車廂的旅人被撞得七葷八素,也從未離開包的位置,直到他到家後,才開口問畢淑敏行李有沒有少了。

原來,旅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幫畢淑敏看管好包包。

在如此顛簸的途中,還費力幫她的行李綁好,旅人沒有其他想法,只是對於畢淑敏的好心,他無以為報,僅僅做點小事,來報答對方的善良。

畢淑敏在《非洲三萬裡》裡談到:偏見這個東西的真正意思——你好奇和感興趣,但所知甚少。

很多人常常就是拿著所知甚少的事,去揣摩對方的品性,把愚見看做高見,再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後就成了所謂的“事實”。

這世道,下定義和貼標籤成了常態,嘴裡說著不喜歡偏見的人,卻下意識用偏見看人。

電影《海蒂和爺爺》裡有句臺詞,我很喜歡:

“人們喜歡討論邪惡的東西,你需要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那些流言。”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面對社會上的種種套路,弄髒一張白紙實在太過容易,它背面的漆黑,你甚至都看不見。

所以啊,學會用心去看人,而不是用眼睛去看,學會用心去傾聽,而不是聽信謠言,重點在於你自己的心聲,而不是別人給你的準則。

最後,用歌德的一句話做結尾,那就是:

“學會了信任自己,你就明白了應該怎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