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重庆上色老照片:达官贵人要吃高级餐厅 商人是最体面的工作


在抗战以前,重庆便已经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商埠,是整个大西南的贸易枢纽,辐射影响着周边地区。

抗战爆发以后,随着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的迁入,重庆人口剧增,物资商品需求旺盛,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商业机会。

很多商人纷纷选择在重庆开店设点,在这块新的商业地标上寻找新的致富点,这时候的重庆成为了暴发户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

在当时经营百货的商人,被视为重庆最为体面的工作。

重庆的商业发展极为迅猛,1939年的时候重庆商业同业公会会员数仅为39家,到1945年的时候激增到了27481家,商业从业人员也达23.4万人。

随着外国使节和政府大员进入重庆,重庆的餐厅、宾馆、电影院等相关餐饮娱乐业陆续兴建了起来。

皇后餐厅、兼善餐厅都是当时社会名流和党政官员经常光顾的高级餐厅。电影院则有国泰、民众、上清寺电影院等。

尤其是位于解放碑的国泰电影院,它4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700平方,可容纳观众1450人,这在当时属于重庆一等一的娱乐场所了。

在当时重庆的商业中心就在现在的解放碑,当时在民权路、民族路。邹容路一带,集中了大量迁到重庆的商业公司,著名的有中国国货公司、宝元渝、华华公司、心生百货商店、国光商店、上海公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