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 是為了一次偉大的重逢;7萬人為運河讓路 舍家為國留青史

這是與引江濟淮世紀工程同步推進的又一部史詩,也是一部充滿家國情懷與奉獻精神的現代華章!安徽治水史上又一次大移民舉省矚目。

回眸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移民,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有古代王朝的主動移民,西漢王朝經營西域、朱明王朝的雲貴屯墾戍邊模式;王朝更迭時百姓流離失所式的被動移民,南北朝時期永嘉之亂後的中原民族大規模首次南渡和靖康之恥後的第二次南渡;亦有因自然災害或外出謀生而衍生的充滿悲情的——闖關東、走西口移民模式……在寫滿了征伐戍邊、流浪血淚的滄桑變遷中,亦使我們這個堅韌的民族得到各種文化的交流與學習,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而創造的文明,成就了中華文化千年賡續從未中斷的人類奇蹟!與史上歷次移民不同的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舉國關注的——長江三峽工程大移民,書寫了世界史上建築工程移民的最偉大篇章。

這一次,引江濟淮工程又一次站在歷史的舞臺上……

當2016年歲末引江濟淮工程挖下第一方土時,無論是河道周邊的城鄉,還是城鄉中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迎來一場空前的變動。與工程建設本身的難度不同的是,需要徵遷的不只是房屋田舍,而是沿線百姓千百年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鄉愁。犧牲小家,造福萬家,福澤後世,每一個家庭,每一次離愁別緒,夾雜著憧憬與期許……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是長江、淮河的首次牽手,那麼這次7萬人的告別,就是成就這次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歷史性偉大重逢。

七萬移民 安徽直面“天下第一難”

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引江濟淮世紀工程的決策者與建設者該如何面對?

有資料顯示,自1949年以來,我國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成千上萬座,僅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就有約2000萬人,是當今世界上水庫移民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1958年動工興建的三門峽水庫,移民31.89萬;與其幾乎同時圍繞“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而實施的“淠史杭工程”,搬遷移民30萬;1970年動工興建的葛洲壩工程,動遷移民28535人;1994年修建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水庫移民20萬;長江三峽水庫,移民動遷總量達113萬……

移民現象一直與人類發展進步的歷程相伴,與人類文明與生俱來,也因為複雜的關係,移民問題一直被公認為世界性難題,被說成是“天下第一難”,不僅體現在我國,世界各國也概無例外。

在國外,1987年印度政府正式開工建設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大壩,它是印度最大的水利項目,但該壩建設一波三折,因為搬遷問題,移民一直與政府衝突不斷,將近20年,薩爾達爾薩羅瓦爾河谷的移民沒有最終的歸宿。期間,因移民問題導致該項目曾在1996年至2000年間停工,直到2017年,過了30年,薩爾達爾薩羅瓦爾水壩終於完工並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巴西、日本、土耳其等國家也因為移民問題,一些大型工程建設遭到擱淺。

同樣,引江濟淮工程也面臨徵遷移民這道世界性難題。根據規劃顯示,引江濟淮工程共需永久徵地8.22萬畝,需搬遷人口7.23萬人。徵遷安置任務主要涉及合肥、亳州、阜陽、淮南、蕪湖、銅陵、安慶等7個市25個縣(市、區)。

數萬人的遷移,所帶來的衝擊、風險與挑戰往往超乎人們的預想,這無疑是對決策者空前嚴峻的考驗。如何順利解決移民問題,成為解決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的關鍵問題。

告別 是為了一次偉大的重逢;7萬人為運河讓路 舍家為國留青史

告別故土 銘刻絢爛的家國情懷

初夏的長江,雲淡風輕,柔和靜美。在安徽省樅陽縣的長江邊,有一個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人口僅1000多人的小鎮——鱘魚鎮。

從地形來看,鱘魚鎮更像一個三面被水環繞的漁村。自西向東的長河在進入長江前分叉,像一個“人”字彙入一段南北向的長江,在長江西岸形成了一塊三角形區域,因三角形的一邊就像鱘魚嘴,因而得名“鱘魚鎮”。

在鱘魚鎮,老黨員吳建國的女兒女婿經營著一家“鱘魚農家菜館”,是當地出了名的飯店,經營六年,生意紅紅火火,味道十足。但是隨著引江濟淮工程開工後,這裡將是引江濟淮工程的兩大取水口之一——樅陽引江樞紐所在地。

樅陽引江樞紐主要由船閘、泵站、節制閘、過魚設施、跨渠交通橋等建築物組成。按照規劃,鱘魚鎮將整體徵遷。這裡1000多名世代居住於此的村民,將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

引江濟淮徵遷工作開始後,吳建國得知女兒女婿的“鱘魚農家菜館”在徵收範圍內,內心十分矛盾。房屋被徵收,女兒女婿將面臨失業,他們將舉家遷居到一個環境生疏的地方,這意味著在這裡多年來的辛苦經營將徹底失去,未來何去何從尚未得知。

“但是不簽字吧,我們夫妻倆又都是黨員,面對的是國家重點工程,我們必須帶頭支持,其他十幾戶還看著我們呢。”吳建國對上門入戶的幹部說道。經過幾天思考,他最終說服了自己並做通了女兒女婿的工作,在協議書上鄭重簽上了“吳建國”三個字。

吳建國的心裡有太多的不捨,看著離開曾為之流汗,也曾為之驕傲的土地,過去的日子從此將成為回憶。擔憂、不捨、傷感、期待……各種情緒交織,最後只化為兩個字——支持。面對引江濟淮這項關係著安徽、河南兩省的重大民生工程,鱘魚鎮居民最終舍小家顧大家,選擇了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移居別處開啟新的生活。

在工程沿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目前,徵遷安置順利進行並接近尾聲。徵遷群眾用他們的抉擇,成就著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戰略性工程——引江濟淮工程。

一諾千鈞 來自基層的初心擔當

人生須知負責任之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之樂趣。

“苟利國家生死以”,一邊是國家的世紀工程,一邊是一家一戶的民生百業,在人口大搬遷過程中,整個引江濟淮工程沿線到處都閃現著徵遷幹部忙碌奔波的身影。他們用行動保障徵遷政策公平公正和落地實施,力爭每一位徵遷群眾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護,這是他們對職責的堅守,也是對百姓的承諾……

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境內,引江濟淮主體工程河道長約10公里,涉及13個村(社區)。2017年11月8日拆遷啟動會召開,當天下午每個村立即由村委領導、黨員幹部組成徵遷小組,全鎮上下一百多名黨員幹部全部投入到徵遷一線。

今年五十多歲的張寶,作為小廟鎮引江濟淮徵遷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不論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他經常與同事們走村入戶,深入徵遷群眾的家中宣傳徵遷政策,回答、解釋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和疑慮。在2018年1月3日,他和同事們一起最終完成了轄區內的2700多戶徵遷工作,成為合肥市率先完成徵遷任務的鄉鎮。50多天,2700多戶,張寶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引江濟淮工程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天上午,合肥市引江濟淮工程領導小組還特意發來賀信,表彰他們的徵遷工作。

張寶和他的同事們並沒有停在功勞簿上,而是繼續投入到徵遷之後的各項後續工作。在2018年夏天,張寶在工作崗位突然感到胃部不適,本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疼,結果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已身患胃癌。隨即到上海進行胃部切除手術。

休息不到半年,張寶帶著尚未痊癒的身體,毅然回到工作崗位上,每天堅持來到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雖然無法像以前一樣承擔高負荷的工作,但是他仍然努力為引江濟淮工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這波瀾壯闊的徵遷安置工作中,許許多多如張寶一樣的普通黨員幹部,把人生價值融匯於這場搬遷工作的洪流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徵遷幹部”四個大字鐫刻在群眾心中,矗立在青山綠水間,成為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的重要推進力量。

告別 是為了一次偉大的重逢;7萬人為運河讓路 舍家為國留青史

堅守原則 關鍵時刻要頂得住

對於大多數徵遷幹部來說,困難和委屈幾乎伴隨著他們工作的每一天。

作為土生土長的合肥市高新區城西橋村的女孩,沈玉春於2009年大學畢業後便回到家鄉村委會工作,“一開始我主要負責計生工作,本來以為計生工作難做,但是在2016年10月從事引江濟淮徵遷工作後,我才發現徵遷工作才是最難做的事情。”沈玉春說道。

在城西橋村徵遷過程中,首先是由村民組組長率先發動工作,遇到困難和阻力之後,再由村幹部進行勸說。徵遷開始後,大部分的居民同意搬遷,但仍然有一部分居民不願意離開。其中有80多戶的徵遷協調工作,就壓在了村幹部沈玉春的肩上。

一位73歲的老大爺,是沈玉春遇到最難處理的一戶。因為補償標準和大爺的要求有落差,他遲遲不肯搬遷,即便是工作人員多次做工作,仍然不行,拆遷工作一時陷入了僵局。

“我再去試試。”沈玉春信心十足,“我是他看著長大的,應該能說上話。”

“小春,別說了,我知道你們想要說什麼?走走走,別浪費時間了,我是不會搬走的。”剛到大爺家,還沒等他開口,沈玉春已經吃了個“閉門羹”。

剛從事徵遷工作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沈玉春肯定會不知所措。但是經過一年多的磨練,現在的沈玉春處理這種情況會得心應手。她決定,過三天再過來,這三天的時間,一是讓老人家平復一下心情,二是自己也瞭解瞭解老人家的相關情況,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老人家不願意搬。

“大爺,我是小春,現在是負責引江濟淮徵遷的工作人員,我今天來就是看您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如果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做到。”再次登門的沈玉春不等大爺說話,先用一串“貼心話”穩住大爺的情緒。

“引江濟淮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這項工程做貢獻。”緊接著,沈玉春將引江濟淮工程的意義,國家對拆遷補償的政策,以及不拆遷後可能會出現的後果等,一一詳細地向大爺解釋說明。

“小春,你這孩子從小就比較真誠。”整個過程大爺只說了這一句話,沈玉春覺得“有戲”,繼續嘮起了家常,從小如何在大爺身邊玩耍、現在子女生活怎麼樣……沈玉春用關心、關愛的真情打動並說服了老大爺。

但是,在沈玉春看來,事情還沒有結束。大爺家房屋拆遷的當天,她特意趕過來,看著剷車推倒房屋,前一秒還和工作人員說笑的大爺轉身悄悄地抹了淚,沈玉春趕緊攙扶並撫慰著大爺。

“從事拆遷工作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在工作中觸碰到他們內心最柔弱的地方,但我們必須堅持工作原則,因為我們知道,原則是不可跨越的,不能摻雜任何的個人情感。”沈玉春說,從事拆遷工作必須從大局出發時時處處堅守準則,但也要心繫群眾,拿出我們的真情和愛心。

以人為本 新時代的鄉愁重塑

對於引江濟淮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來說,只有充分保證徵遷群眾的切身利益,保證他們基本的生存與發展,才能完成數萬人的順利搬遷。

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對幾萬徵遷群眾未來的生產生活必須重新設計安排,需要用更為長遠的眼光和更為智慧的策略,讓捨棄了家園的他們重新獲得發展的機會。

合肥市承擔著引江濟淮工程近70%的徵遷量,不管是引江濟淮主體工程還是配套工程建設,凡是遇到徵遷二字,便難上加難。

合肥市引江濟淮公司建設管理部部長徐勇說,由於國家徵遷政策以及群眾訴求每年都在不斷髮生變化,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同時,合肥市作為安徽省會城市,更加需要嚴格依法徵遷、和諧徵遷。

再難的工作,總要有人去做。徐勇對引江濟淮工程有著深刻的理解,它不是普通的河渠工程,它是支撐安徽、河南兩省可持續發展的世紀工程,“徵遷同樣是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的關鍵部分,沒有徵遷工作,所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都是泡影。即使再難,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幹下去,讓工程沿線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徐勇說道。

如今,廣大徵遷群眾“搬得出”的目標基本實現。但離開的鄉愁、生產技能的變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何儘快融入新環境等都在考驗著各級政府。徐勇認為,如何讓徵遷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是後續工作必須持續關注的重要課題。

在徵遷安置工作開始時,徐勇就和同事們提出將徵遷安置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安置點近期建設和長遠發展,統籌徵遷群眾生活安置和生產安置,統籌他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對安置點和住房規劃設計不斷進行優化、深化和細化,確保安置點建設同步接軌時代要求;著力辦好關係群眾的民生實事,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

現在,一個個佈局合理、村容整潔、特色鮮明、生活方便、飲水安全、環境良好、住房適用、設施配套的徵遷安置點正在工程沿線相繼建立。

“住進了新房,喝到自來水了。”今年7月份,年過八旬的張大爺開心地拿到了新房鑰匙,為了引江濟淮工程,張大爺離開了幾代人居住的家園。如今,在合肥市高新區政府的協調下,他和一批特殊困難戶提前安置,成為引江濟淮工程中首批住進新房的“移民”。

六十多歲的丁大爺經常騎著電動車來到尚未竣工的城西橋家園安置點觀望,這裡是他今後落戶的新家。站在這塊新土地上,徵遷群眾的眼裡寫滿對未來的期待,他們深信未來的發展機遇更多,生活也更幸福,發展空間更廣闊。流淌不息的運河兩岸,仰觀渺渺天際,俯察千帆競渡,鄉愁也將從這裡重新出發。

晨報記者 宋功林 周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