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供應鏈“綠”起來背後,一場關於中小企業的變局

​導讀:所謂綠色供應鏈,是指企業從產品的設計、採購、生產、廢棄物處置等全生命週期過程以及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供應商等企業都遵循的一整套環境管理要求。而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面對環保標準愈發嚴苛及排放監管日益精準的雙重挑戰,以綠色供應鏈為核心也將成為未來中小企業的必由之路。

讓供應鏈“綠”起來背後,一場關於中小企業的變局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小企業將新增關鍵詞:綠色供應鏈。

簡單而言,綠色供應鏈是指企業將環保原則納入供應商管理機制中,其目的是讓本身的產品更具有環保概念,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踐行環境保護責任,構建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涵蓋採購、生產、營銷、回收、物流等環節的綠色供應鏈。也就是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規劃設計上,皆需從環保與生態考量的角度出發。

近年來,相關頂層設計對綠色供應鏈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包括《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都提到綠色供應鏈。早在2018年3月,頂層設計就對綠色供應鏈釋放出重大利好:商務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明確將構建綠色供應鏈予以重點強化。

從“品牌讓我做,變成我要做”,這一變化迅速。此前主要是依靠制定標準來提供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隨著實踐的開展企業也會不斷創新模式。也正是通過創建綠色供應鏈可以實現企業的良性循環。根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佈日前發佈的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年度評價結果,華為領跑中國品牌。該指數從回應公眾關於生產環節汙染的問責、推動供應商實現合規與整改行動、數據透明和公開等5個維度對品牌開展評估。

在多數製造行業中,環境足跡的主要“貢獻源”並非一級供應商,而是供應鏈更上游的零部件或原材料企業。對於過去多數企業尤其是那些面臨巨大生存壓力的中小企業而言,“綠”(環保)與“金”(競爭優勢和商業利潤)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零和遊戲。但被業界視作一種基於市場機制的環境管理手段,綠色供應鏈的優勢便在於利用市場力量扼住企業命脈。

但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看來,創建市場規則,無疑將改變過去“誰汙染誰佔便宜”的情況,實現“誰汙染誰出局”。而這也意味著,進一步把利潤讓渡給那些願意做好的企業。綠色供應鏈更注重使上下游企業從環境違法轉向合法、從環境合規轉向綠色發展行業標杆、從自身被動開展環境保護工作轉向對上游供應商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諸如華為、萬科、蘋果等企業可貴之處就在於,它企圖用“綠色”手段,找到降低成本的方式,從而實現多方的共贏。

值得關注的一個新亮點就是,添“綠”品牌在數量和深度上均有所擴展延伸。一方面,這些品牌的數量從六年前的147個擴展到如今的438個品牌,涉及的行業達19個。前述報告還指出,通過直接供應商成功推動金屬原料加工、化學品加工以及集中汙水處理廠和危險廢物處理商就環境違規問題採取整改措施,做出公開說明。特別是過了使用壽命產品的再利用,往往通過拆解再生利用方式,推動過了使用壽命的產品的循環再利用。

另一方面,更多供應商企業開始管理供應鏈環境風險,向著更上游的生產商在延伸。正如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所所長毛濤所言,“綠色供應鏈管理主體將由大企業擴大到中小企業,我們調研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關注綠色供應鏈的工作。相信這種汙染治理模式最終會促成環保領域的一系列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