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针刀刺入的角度

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针刀松解变性的软组织,如同穴位一样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体表进针的点与体内变性软组织连线的方向就是针刺的方向,这条线与皮肤的角度就是针刺的角度。

如果病变部位的体表投影的皮肤上有感染灶,或垂直进针的通道上(针刀入路中)有坏死组织或重要神经血管,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角度进针。当然,顺手、习惯、方便、或其他考虑,选择的进针角度可以不同。

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刺入过程的力度

用多大力气进针刀及松解也是应该好好把握的。进皮肤是用慢刺还是快刺,本不是问题,但很多人因为不熟悉解剖,对针刀治疗没有抓住本质,机械模仿,针刀进皮时先下压,使皮肤洼陷后刺入。患者常因为畏惧针刀进皮时的疼痛,不愿意接受治疗。

其实适当的力度快速刺进皮肤,可以大大减轻针刀刺入时的疼痛感,这就需要医生很好的把控针刀,掌握针刀操作技巧。针刀刺入皮肤至浅筋膜层即可,既要有力度又要使寸劲儿。几乎可以不痛,也能保证安全。

针刀刺达病灶治疗时,有时需要用力切割摆动,此时医生要手如握虎牢牢控制针刀,将硬结、索条切开。有时为了准确刺达损伤的腱性组织部位,常需轻捏针柄,放松手指,小幅度轻提慢插,感受针下阻力,安全切割变性软组织……

总之,根据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力度进行松解,方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针刀刺入的深度


一般情况下,软组织在骨面的附着点容易损伤,检查时也多在这些部位按压寻找。治疗时的深度也要刺达骨面。每个人的体型、胖瘦不同,肌肉发达程度不同,治疗部位的不同等,都决定了骨面离皮肤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因此进针刀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

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病变部位可深可浅,皮下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肌肉层、肌肉筋膜层、滑膜层、骨面、关节囊等均可产生病变,针刀治疗自然应该浅深适度。如L3横突综合症……横突尖部的骨面就是针刀治疗的目的地,一般情况在3.5-4.5厘米之间。

多数表浅而面积大的疼痛,病灶常在皮肤、浅筋膜与深筋膜浅层之间有炎症或粘连、疤痕等病变,针刀刺达病灶,刺激、松解、剥离治疗,平刺法和通透剥离法更为合适。以肩背部疼痛、不适多见。

以酸痛、胀痛为主,静止时较重,活动后减轻的患者,多是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内压增高,病灶在深筋膜之浅层或深层或肌肉外筋膜处。针刀治疗应刺达损伤的筋膜层,切开减压,使硬结松开。

以松为度-----金标准!

针刀的进针注意事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