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词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

肾掉打下


下面是一个网友对于对联的回答,可做参考:

总有些人喜欢搬弄格律的是非,生造出平仄和意境的对立,以此作为自己不长进的遮羞布,甚者还想遗害给后学,同化至平庸,我真是没眼看你们。

首先,对联是汉字最小巧最有趣最简单最美的游戏方式。它言简意赅,往往三言两语能得无尽之意,这就是义韵美,这份美继承自古典诗歌强大的炼字功夫,是文言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极致所得。

其次,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事境物境情境中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的人生,这就是事境呗,秋风里的画扇这就是物境呗,感情呢?人是情非初心不在的悲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闲至少年头白这就是情境呗,感情呢?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生不逢时的悲切啊。所有的古典诗歌都有事境物境情境的表达,而事境物境情境不一定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因为意境的营造也分好坏高下。

反观对联,正是因为它的小巧,三言两语营造的意境就会有些不足,“烟锁池塘柳”烟池塘柳这都是物境,想体会感情就只能读者自行去理解这个锁字了。没有上下文来映衬,你很难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感情,而下联如果是自己对,还能弥补这意境的不足,如果是别人对,那就往往要失望了。

所以,对于对联来说,具备义韵就很不错了,不必非得往意境上搭。

再次,关于平仄。平仄是每个汉字的基本属性,就是汉字声调,拿普通话汉语拼音来说,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就是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就是仄。对于古代汉语,平是平声,上去入是仄声。

对联的正体是马蹄格,什么叫马蹄格呢?就是律句就是平仄两两相间,拿七言律句来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样的音节变化能最充分最直观的体现出汉字的“音乐美”。而具体到创作中,又可以宽宥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严苛的“大忌”则是“三平尾(句尾三字皆平声)”和“孤平(除尾句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两仄夹一平)”。对于马蹄格律句来说,这就是最简单明白的规则了。

最后,意境和格律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那些说以意为先,提倡不以平仄害意的人,要么是在拿对文学的普遍理解来误会格律,要么就是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理由,因为这种生造的对立关系基本只存在于初学者的成长过程中,一旦越过门槛,没人在乎这个。

我不知道平仄怎么就成了人们的痛点,你又想体会游戏的乐趣,又不想遵守游戏的规则,也此事古难全。拿毛笔瞎划拉我很难认同你告诉我这是楷书,手球破门不会因为你力度大角度刁就判有效还加罚一个(当然上帝之手马拉多纳不包含在这个例子里)。

所以我的答案是:对于对联来说意境并不比平仄重要,想要表达的意愿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再加几句:

如果您能写出《将进酒》那样的水平,或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您完全可以进入大雅之堂,开无格律之门派,收独孤求败为徒,任张三丰之师,怕就怕您成了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


七剑江湖


我同学中有几个喜欢写诗词的。有的认为诗词的格律束缚了诗的内容,作为现代人写诗词,不必囿于格律。并且,他还找到了几首不合格律的名诗,来佐证他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古代的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年(包括在格律上更为宽泛些的古体诗),主要得益于严谨的格律,在长短、韵律、格式上的完美,让人在审美上产生愉悦的体验。如果把古诗词抖散,其美感顿时就消散殆尽了。正是有了平仄的起伏、对仗的工整,才朗朗上口,才有了强烈的审美体验。

对于初学写诗词的现代人,不太容易掌握古代和现代平仄上的差异,以及对仗的工整,这恰恰是新学者要去学习进步的地方。也只有深刻掌握并体会了其奥妙,才能进入化境,摆脱格律的桎梏,但绝对不是一开始就走偏,只求内容的表达,不讲格律的要求。我相信,这样整出来的诗词,和打油诗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在审美上会大打折扣。

现代的诗歌,是不讲格律的,将文字变成长短句的形式,但也绝对不是网络上曾经流行的什么什么体诗,把一句平常的话切割成长短句,就成某某体诗歌了。诗歌是语言中最精准的表达,并流动着诗意的审美,诗歌的韵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爱好诗词的朋友,都有好作品呈现。


天方杂谈60后


写诗词是否要遵守格律?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肯定地说,押韵是必须的。

比如古风歌行、乐府诗,可以不遵守格律;写绝句、律诗,就要尽量遵守,但也有个别破例的情况。

自古以来,衡量一首作品是不是诗或者好诗,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该作品有没有诗味,如果没有诗味,再符合格律也不是诗,比如“老干体”,大多是口号式的,空洞无味,无形象,无细节,又被诟病为“标语体”。就像一盘菜,如果没有味道,就相当于把生菜或熟菜放在一盘,是难以下咽的;相反有些打油诗,比如民国军阀张宗昌的《吟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其想象力丰富,形象有趣;另一首仿照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颇有气度,符合其军阀的身份特征。读此诗能想象出其军阀的鲁莽和胆气。象这样的虽然不合格率,但颇有诗味、趣味,能见作者形象、个性和气度,不但可以称为“诗”,也属于优秀的打油诗作品。

所以说,有无诗味是衡量诗的唯一依据和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如果意境宏大,正能量足,就可以算作古风歌行或者乐府,比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立意高迈,气韵宏大,格调悲凉。虽然不合格律,但诗味浓郁,引人共鸣,故而千百年来广为读者传颂。象这样的不仅是诗,而且是诗中的珍品。很多优秀的古风歌行、乐府诗就是这样的。

在有诗味的前提下,如果能合律,才算是格律诗;如果诗味浓郁,那就算是优秀的格律诗作品了。但也有破例的情况,比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前两句就不合格律,但中间两联对仗,其它部分都合律,所以历代诗论家也都把它当格律诗对待。

由此可见,合律的不一定是诗;不合律的也未必不是诗。关键在于诗的诗味、趣味和意境。有了这些,才算是诗甚至好诗。


学习圣贤智慧


写诗词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凡写诗词,冠有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以及词调名称的,必须遵守其格律。凡写诗词没有冠这些名称的,可以不要遵守格律。其理由是:

1.诗词格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既然写诗词冠有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以及词调名称的,必须名副其实,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准确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而且有几个好处:①平仄符合格律要求,便于吟诵。例如福州闽剧“七言词”,非常讲究平仄,你如果没有平仄,写得再好,演员也要把你改掉,因为没有平仄“七言词”唱不来。②所写的诗词经过多次吟诵后,不容易忘记(注:吟诗,按传统方法,是用本地话)。③便于以吟诗对句形式,互相交流,浓厚感情,广交朋友,促进社会和谐。④有助于培养情操、扩大视野、锻炼创作、提高思想和理论水平。

2.写诗词没有冠这些名称的,当作“自由诗”,可以不要遵守格律,这样比较适应部分诗友的习惯,发挥他(她)们“诗言志”、自由描绘生动诗意的能量和积极性。

此外,对于征求对联的,我认为必须讲究格律。符合格律,即有规律性,容易对句,例如“千山薄雾绕”,一看就可以对上“四海浓霞开”,速度快。否则,没有规律性的,要求人家对句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办自媒体的创作者都很忙,还有其他事要办。


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


谢谢。

写诗词本人认为应该遵守格律,格律诗词是先代文人经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出来的一种极美文学形式。诗词无论如何的优美,如果出律了,这首诗词也就会失去了光彩。格律的恰当运用,意境的深远,韵律的考究。那么这首诗词就是上乘佳品,读起来朗朗上口,将中国诗词文化的大美展现出来。

列如王维的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如果出律了会是这样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响。春去花还来,人来鸟不鸣。

整个诗的平仄没有了,对仗更不可能了。由此可以想象出诗词出了律,这首诗将会万劫不复。

所以我认为诗词的爱好者也好,诗人也罢,最好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保持好格律的韵味性,把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继承好。





禅悟净慧


格律无外乎是使诗歌有韵律感而已!

不遵守格律诗歌就没有韵律感了吗?诗歌只有遵守格律才有韵律感吗?都不是!韵律感不是因为格律而产生的,从格律上讲遵守格律能让诗歌产生一种或是几种固定式的格律感!

诗歌为什么一定遵守这几种固化的韵律感呢?除了这几种就不能有其他韵律感吗?答案是有的!而且,我们应该欢迎多姿多彩的韵律感,越是丰富越有利于诗歌的发展!

默守陈规只能让诗歌日益枯萎,不仅仅是格律,还有意象,都不能固守古人的樊篱,固守只能是重复古人的精彩,而没有自己的精彩,对于古诗词我用开放式的观念去复兴,去发现,我们不是不能写出古人的精彩,是没有勇气写出古人的精彩,是我们自己限制自己不能写出古人的精彩!


一笑貫长天


我曾写过一首格律诗基本合侓:

云阳采行吟

(三峽诗社今年六月去云阳县采风)

游船捧出浪花来,

迎面清风爽乎哉。

水榭崇岩萌叠嶂,

江烟云彩雾萦怀。

览碑漫步恒候庙,

望顶摩天磨盘寨。

往昔蜀汉继先业,

东征折戟泪盈腮。

”寨”字是仄声字,不能和平韵字混押,但磨盘寨又是既定寨名,改成台台字是平声韵,将就了韵就改了寨的名,就这点懂格律诗老师们

争論不下,这里大家也可发表意见

改寨名或是不改寨名?磨盘寨著名风景区,地势险要抗元入侵己同重庆钓鱼城,万州天子城一并戴入史

冊千古流芳,为了韵的平仄改成磨盘台有没有这个必要?


市井平民2


诗词要不要遵守格律?这个要根据诗词发展的阶段来看的。

唐代以前的称为古诗词,它的要求并不严格,基本对仗、押韵就行了。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先秦”“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简直太有名了,几乎尽人皆知。


唐代以后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它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一部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它有严格的平仄和对仗要求。唐诗我们太熟悉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兴起,小孩一会说话,就教他背唐诗,所以两三岁的小朋友,张嘴就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词也是形成于唐代,而盛于宋代,诗的最高峰是唐代,所以我们一般都叫“唐诗宋词”。词也讲究严格的平仄,它和诗不同,它是长短句,但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固定的。它的格律以词牌的形式呈现,一个词牌就是一个格式,像我们常见的“沁园春”,“卜算子”,“念奴娇”等,词有一千多种格式。


以上我们一般都叫古诗词,它是相对于新诗来说的。新诗就是用白话文来作的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倡导用白话文写作而出现的。最早最著名的是郭若沫的《女神》。

新诗创作比较自由,基本不讲究格律,受外国诗歌影响颇大。根据不同的风格,分为几十个流派。我们熟悉的有唯美艺术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林徽因的《人间的五月天》,很多人张口就来。成就较大的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和他著名的《雨巷》。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朦胧诗派,北岛、顾城、舒婷,个个鼎鼎大名。还有新学院诗派,著名的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总的来说,要写古典诗词,要讲究格律,要平仄,要押韵。写现代诗,不讲究格式,就看你要表达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组织好词语,表达出来就行了。


时间DE味道


虽然连伟大领袖也一再要求,青年人写诗不必完全拘泥于旧体诗词固定格律的束缚和限制,但是,即使在他老人家的诗词中,也很少打破旧体诗词的固定格律严格限制,这是写作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诗歌由古体发展到近体阶段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根据汉语的语音特点,格律诗的平仄要求,更利于吟诵传唱,更能体现出汉语言的韵律之美!

但是,个人认为,在诗的写作中,比格律更重要的是诗意和诗情…… 这不仅表现在格律的严格限制往往会影响诗意和诗情的充分展现,还表现在格律的形成,并不是诗歌表现形式的最高和唯一!

其实,早在格律形成以前,留传千古名垂青史的不朽古诗篇章就很多,如“诗三百”,如“古诗十九首”,如屈原,如陶渊明,如三曹父子建安文学…… 更有两位绝对称不上诗人的汉朝皇帝的“光辉诗篇”——— 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武帝刘彻的“偏何姗姗而来迟”!

在格律形成以后的近代以来,新诗和散文诗的发展,又有谁会否认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成就呃?

还有,在我天朝上国之外“异域番邦”的诸众金发碧眼之族,难道不遵守格律就真的与诗歌永世无缘?显然荒谬!

所以,诗歌的创作应该“百花齐放”,也应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雅俗共赏最是其魅力所在!

所以,本人以为,诗歌的创作,最重要的是诗情和诗意,否则就是无病乱呻吟了,实际上,现在满大街的诗人中,为赋新诗强做作的已经泛滥成灾了。其次,懂得和遵守格律最好,最起码,应该了解一些诗律常识,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墨守成规的拘泥于格律的唯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最当引以为戒的,我们的许多诗人,明明对诗律仅仅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却又偏偏常常冠之其作以什么律什么绝而命之…… 岂仅自己的无知,更是诗歌的不幸!


如義齋人


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特点,诗歌的美体现在两点:一是韵律之美,二是意境之美。

诗歌原本就是用来唱的,新旧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当歌一般唱的,歌必须动听,故而必须讲究韵律之美。

我们先来看一首古诗

唐 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短诗,平仄相对,读来朗朗上口,如音符跳跃,环佩交鸣,非常动听。

历来传唱的古典诗词,都是讲究格律的,这点几无异议。


时至今日大家的争论的是:现在写诗词,还要不要讲格律?

我们分为两种:

1.如果你要写格律诗,或者填词,依然要遵守格律。如果你写一首七律,但不遵格律,填一首卜算子,不依格律,那你的诗词肯定有问题。词牌与律诗均有固定的韵律,满足这个先决条件,才能叫诗词,不满足这个,你可以叫新诗或者爱叫啥叫啥,就是不能叫词或律诗。

2。如果你要写现代诗,那么最少也要押韵。如果你要写梨花体菜花体,当我没说。

近代文人写的现代诗也大都是押韵的。

例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节选)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首诗也美,也很好听,仔细看看,是押韵的。来-彩;娘-漾;摇-草。再朗读一次,我们会发现,这首诗相对应的重音词,很多也是符合平仄对应的。走--来,招手--云彩,河畔--夕阳,青荇--招摇,柔波--水草。


再例如 北岛的《一切》(节选)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这首诗更加明显,命运--烟云,开始--追寻,微笑--类痕。


我们再看一首 余秀华 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爱你巴巴地活着,

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本身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这首诗的意境我不作评价,但是明显,与上面两首比,好听这一点上差了十万八千里,无韵无律。


所以,遵守韵律的诗,读来很动听,大家都明白。那为什么还要纠结是否遵守格律呢?

这个问题,在头条里有非常鲜明的两种相反的观点。


纠其原因---因为实在太难。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偏偏又喜欢诗词这个传统的艺术,但都是闲暇之余的爱好。比如我,常常见景伤情,因物感怀,空有诗兴,却无诗才,想要写两句呗,往往照顾了意境,就遵守不了格律。遵守了格律,却又伤害了意境。因律害意,或因意失律,是左也难又也难。

正所谓“眼前风景美如画,要想吟诗送天下,可叹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浪好大”。

以前写一点,就放着藏着,自娱自乐,也不好意思拿给师友过目。现在今日头条,彼此不认识,也不怕丢人,于是写完就放上来,看的人多了,懂行的老师自然就喷了。喷了,就老实的接受。不会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无知作无畏,以不会当不需要。

那么还要不要写呢?

当然继续写,写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力求律、韵、意俱佳。相信终会有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