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個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君主熊槐,他在位前期把楚國國勢推向頂峰,與秦齊並列為三強,後期卻接連失誤,導致楚國衰落,張儀欺楚便發生於此時,熊槐自己也被秦昭襄王蒙騙囚禁在秦國,最終病逝於秦國。另一個是熊槐的孫子熊心,他被擁立純粹是因為名頭。

天降王位:放羊娃一朝成王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拉開了亡秦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雖然是由農民起義引發的,但最終完成還是靠六國殘餘貴族的領導。

陳勝作為首義領導者,成為戰爭前期的領袖,他也毫不謙讓,大大方方稱了王,建國張楚,隨後派兵攻略趙地、魏地等,這些將領打下了趙地跟魏地,又先後脫離了陳勝。武臣自立為趙王;周巿立魏咎為魏王,自為相國。武臣派韓廣攻略燕地,韓廣自立為燕王。還有田儋起於齊地,擊敗前來攻略的魏軍,自立為齊王;秦嘉起於楚地,自立為大司馬,殺掉陳勝派去的武平君畔。

春秋戰國的亂世太久了,久到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反倒是秦朝的大一統顯得太過陌生,這就導致秦朝尚未滅亡,反秦的勢力已經山頭林立,各自為政。

陳勝已經無力管控這些反秦勢力,可他是“禍首”,自然受到了秦軍的重點關照,在支撐了幾個月後,陳勝被章邯滅掉。隨後,魏咎挺了五個月,也被章邯擊垮,章邯還順便擊殺了前來支援的田儋。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在章邯大殺四方之際,南方的楚地,項梁帶著侄子項羽起兵了。陳勝敗退之時,他的部將召平正在攻打廣陵,一聽老大都沒了,也不打廣陵了,轉身投靠項梁這個看起來很有前途的老大,並獻上首領陳勝的指令(假的):封項梁為楚王上柱國。

比較尷尬的地方在於,這時的楚王並不在項梁手裡,也不是陳勝立的,而是不願受陳勝管控的秦嘉立的。項梁不承認這個偽楚王,渡江西進後,他收編了陳嬰、黥布等人,兵力達到數萬,有了這個資本,他以秦嘉背叛陳勝為由,攻滅秦嘉。

不久,陳勝被幹掉的消息傳來,名義上的領頭羊沒了,正巧,范增前來投奔,給項梁講了一番道理。

《史記·項羽本紀》:(范增)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范增的建議就是一點:千萬別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

,要找個名義上的上司擋刀,而以楚地的情感來說,當年那個被秦人坑死的楚懷王熊槐最容易引起同情,不如立他的後人。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項梁欣然採納,派人到民間去找楚懷王熊槐的後人,最後找了個放羊娃熊心,為了強調自己是為楚懷王報仇,他直接把諡號當名號,尊熊心為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總覽大權。

激勵部將:先入關中者為王

立熊心為楚懷王之後,楚地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增強,項梁也得以藉助楚懷王的名號,名正言順地把陳嬰等實權派與舊部隔離開來,不用像對付秦嘉那般動用武力。

在對付秦嘉之時,因豐城被奪而四處求援的劉邦前來投靠,項梁給他補到五千兵馬,讓他回軍攻豐,從此劉邦就跟項梁混了,當然,名義上是跟楚懷王。

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楚軍勢如破竹,連敗秦軍,項梁因此面露驕色,被章邯抓住機會,夜間突襲,幹掉了項梁。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項梁死了,楚國沒了柱石,他所掌握的權力也就空了出來,兩個年輕人想要抓住這份權力,一個是楚懷王熊心,他想當一個名副其實的王,另一個就是項羽,他想繼承叔叔的威勢。

不要以為熊心是傀儡就沒資格與項羽爭,從名位上來說,他才是主君,而且項梁陣亡後,楚國人心大亂,急需有人出面統領大局,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這個人就是熊心。

《史記·高祖本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見項梁軍破,恐,徙盱臺都彭城,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

這個“恐”字很牽強,因為相比盱臺,彭城離前線更近,逃命也不是這麼逃的啊,而且以楚國當時的人心,熊心要是敢逃,士兵更敢逃,帶兵在外的呂臣等人也未必會回防彭城。

遷都後,熊心更能收繳呂臣、項羽的兵權,說明在第一階段的奪權爭鬥中,他是佔了絕對上風的,可打仗這事他又不能親自出馬,項羽又是打仗的好手,這就給權力易手埋下了伏筆。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在彭城,熊心進行了新一輪的職權分配,封呂臣為司徒,呂臣父呂青為令尹(楚國的宰相之名);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劉邦為武安侯,為碭郡長,將碭地兵,但他們都不是軍事最高統帥,之前曾給項梁提過意見的宋義被破格提拔為上將軍,統領諸將。

宋義並無大功,威望不高,也沒有自己的嫡系,熊心此舉明顯是怕有人藉助兵權推翻自己,但這種擔心在一步步變為現實,實現者就是項羽。

滅掉項梁後,章邯認為楚國不足為懼,便揮師進攻趙國,趙國被打得哇哇叫,連連向楚國求援,剛剛穩住楚國朝堂的熊心派出了以宋義為首、項羽為副的援趙大軍。與此同時,熊心還派劉邦引兵西進,還搞了個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此時楚國剛剛遭逢大敗,按照常理,應該修補防線,休養待戰,所以章邯才敢放著楚國不打先打趙國,可熊心完全不採守勢,而是全力進攻,把能拿出手的軍隊都派出去了。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從任務上看,宋義軍的目的是拖住章邯,劉邦軍的目的是解除彭城周邊的秦軍威脅,所以兩軍的行軍路線截然不同。

宋義軍是一路北上至安陽,留了四十六天,項羽勸諫無果,殺了宋義,自立為假上將軍,熊心得知後,就地任命項羽為上將軍,繼續率軍北進。而劉邦軍是一會由南向北,一會由北向西南,一會由西南向北,一會由北轉向東南,一會又向西。

劉邦拔除秦軍的時候,熊心還分兵給魏國跟韓國的殘餘,讓他們自己去收復失地,這時候的熊心,乾的是後面蕭何的活,為前線提供兵源和補給。

在“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這塊大餅的激勵下,劉邦率先完成任務,並突入關中,等到項羽超額完成任務後一看,秦朝已經亡了。

傀儡命運:身死湖南

從結果來看,項羽殺宋義的做法是正確的,可這畢竟是以下犯上,熊心迫於壓力,不得不承認項羽的統帥地位,但此時項羽已經是游龍入水、虎歸山林,熊心有些難以控制了。

到了鉅鹿之戰後,項羽的聲望達到頂峰,被諸侯共立為諸侯上將軍,軍權已經完全由熊心轉到了項羽手中,項羽擁兵自重,連獲勝的消息都沒通報給熊心。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從項梁死後熊心的表現來看,他並非庸人,蘇軾稱讚他為“天下之賢主”,可這位賢主在大權旁落之後卻不曾有絲毫作為,實在令人費解,畢竟項羽又不是項梁,熊心想用熬也未必熬得過項羽啊。

熊心這邊沒有動作,項羽的動作可大了,千辛萬苦滅了秦軍主力,回頭一看,劉邦進了咸陽城,要稱王關中。項羽怒火沖天,直接殺入關中,要找劉邦算賬,這就是鴻門宴的故事了。

鴻門宴過後,項羽一把火燒了咸陽城,然後準備分封,按項羽的意思,分封肯定要他來主導,遠在千里之外的熊心早已不在他的眼中了。問題在於,項羽並不願意讓劉邦在關中稱王,所以他要修改之前熊心與諸將的約定,這就必須要經過熊心。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

熊心不同意項羽的建議,堅持要按約定進行,眼見熊心“不識相”,項羽乾脆玩起了陰招,貶損熊心的地位,否定他在滅秦戰爭中的統帥功績。

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從放羊娃到皇帝,只需三年

《史記·項羽本紀》: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

項羽尊熊心為義帝,完全是想把他架在周天子的虛名之上,這樣他項羽才好分封。在這次分封中,項羽充分發揮自己的忽悠能力,把劉邦塞到了漢中巴蜀之地,以牽強符合“王關中”。項羽自己則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這等於搶了熊心的都城,熊心該去哪住呢?項羽繼續忽悠。

《史記·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這個上游在哪呢?在當時的長沙郡,雖然比現在的湖南長沙市要大很多,但繁華程度沒法比,現在的長沙很繁榮,當年的長沙郡卻是落後荒涼之地。儘管如此,項羽還是不放心,派人前去殺了熊心。

從一介放羊娃到義帝,熊心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期間因項梁身死,還一度成為楚國最具權勢的人物,各種處理措施也很得當,最終卻是慘死於軍閥(相當於熊心,項羽還真是軍閥)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