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行”

成都的傳說、成都的故事、成都的小吃早有盛名,所以,成都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但卻一進沒有成行。

“成都之行”


2011年3月,借出差之際,終於實現自己的願望,來到盼望已久的蓉城——成都。一個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初到成都,第一感覺就是成都空氣溼潤,呼吸起來特別舒服,在這裡,根本用不著擦臉油,皮膚非常地滋潤,一年四季溫差變化不大,特別適合人類居住。

這裡有著名的長壽之鄉——青城山鎮。據成都市老齡委掌握的情況,青城山鎮是長壽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長壽之鄉”稱號。“六十歲老人不算老,七十歲老人比較小,八十歲老人滿街跑,九十歲老人隨便找,百歲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這是對青城山鎮長壽群眾的真實寫照。另外,青城山還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

來到成都,首先要到峨眉山一遊,峨眉山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天過四季的感覺、峨眉山金頂和峨眉山三大怪。

到達峨眉山後,有很多租借大衣的攤位向我們推薦大衣,因為沒感覺有多冷,大家也沒當回事。可是越向上感覺越冷,後來都能看到積雪了,有個同去的小夥子,因只穿一件襯衣,凍的實在不行了,比山下多花一百元租了一件大衣穿著。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位於峨眉山主峰上,海拔3077米,是峨眉遊山的終點,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這裡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被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在金頂可觀看峨眉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峨眉山的三大怪是“老太爬樹比猴快,猴肥得可以當豬賣,蚯蚓可當褲腰帶”。這不僅僅是說這裡的老太身體好,主要是說峨眉山的猴子在當地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裡的猴子得到遊客的寵愛,好吃好喝的猴子們經過長時間的“慣養”,體形日漸臃腫,據說個個都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來成都一定要看一看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還發揮重要作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有“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之說,這樣就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的治水能力和先進的科學技術。

來到成都,必須要品嚐的就是成都小吃了。對於外地人來說,首先應該品嚐一下正宗的成都火鍋。火鍋是美食的代表,是川菜文化的縮影,它鮮香味美、食材豐富、養身健體。成都火鍋據說是發跡於碼頭,是長江船工們為了驅寒發明的。整個的辣椒漂浮在鮮紅油亮的湯上,那紅色,象徵著成都人熱情,勇敢和希望。更寓意著成都人們紮根巴蜀大地,緊跟時代潮流,傳承紅色基因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