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方誌敏的精神光輝 至今仍照亮村民

在中國的近現代革命史上,方誌敏是個閃光的名字。

1935年,方誌敏在杭州淳安茶山主持召開了他革命生涯中最後一個重要會議——茶山會議。

之後,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結束了北上行動。幾日後,方誌敏、劉疇西就在江西懷玉山不幸被捕。

今夕撫往,距離方誌敏在茶山開會的那個晚上已經過去了近85年,但那一夜發生的故事,以及故事內涵對今天的影響,仍然在被人記憶和回想。

英雄方志敏的精神光辉 至今仍照亮村民

方誌敏在這裡開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場重要會議

茶山村位於淳安縣與安徽休寧縣、歙縣3縣交界處,一條水泥路從山腳下蜿蜒而上,幾十戶人家散落居住在半山腰。

當年初到茶山,方誌敏以一句“我們是一支為窮人打天下的部隊”觸動了茶山的老人。在百分之八十都是方姓的茶山村,方誌敏的方姓更是拉近了他與茶山人民的距離。

“1935年1月9日先遣隊大隊人馬過來的時候,當地百姓看見有很多士兵,很害怕,就躲到山裡去了。”茶山村多位村民回憶,他們小時候父輩、祖輩經常跟他們講紅軍的故事,特別是夏日傍晚和冬日的仲夜。每一個人說得都幾乎一模一樣:“他(方誌敏)騎著一匹白馬,身著一件黃色的披風,身材高大,十分魁梧。”

那天,能躲的村民都躲去山裡了,村裡只留下一些病弱的老人。方誌敏走到一戶老人的家裡,對他說,老伯,你別害怕,我們是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我叫方誌敏,跟你們村的方姓是同一個。

英雄方志敏的精神光辉 至今仍照亮村民

“這些人和以前碰到的部隊不一樣。”一位留在村中的老人很快放下了戒備,感覺方誌敏好像就是他們村的一員。他甚至到處解釋,讓大家別害怕,因為這是茶山人自己的隊伍。

村民們漸漸從山裡走出來,打開門燒起水,端出番薯玉米去招待先遣隊。“啥都不要,水都不喝。”村民們說,紅軍紀律嚴明,根本不會拿大家的東西,即使吃飯喝水也都必然先付白洋(銀元)、銅板。

1935年1月9日下午,一定是茶山村歷史上最熱鬧的一天。四千紅軍住滿了茶山、汰廈、半山等附近村落,許多紅軍就背靠在路邊休息。

有史料記載,方誌敏認為茶山村視野開闊,背靠山崗,有利於指揮作戰,所以就讓軍團部駐紮,臨時指揮部也設在了村中祠堂內。當夜,方誌敏便在祠堂主持召開了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在徵得中央同意後,於次日清晨,方誌敏率領部隊撤離了茶山村,向位於懷玉山下的化婺德蘇區進發。

一週後,也就是1月16日,紅十軍團在懷玉山陷入十倍於己的國民黨軍包圍,方誌敏通過封鎖線時放棄了求生機會,返回尋找大部隊,於1月29日被俘,8月於南昌下沙窩就義。

茶山會議,成為了方誌敏參加的最後一次重要會議。

英雄方志敏的精神光辉 至今仍照亮村民

烈士女兒感謝村民,是村民留住了她父親的樣子

方誌敏留給這裡的村民不少情誼——這些情誼如今變成了一種村民之間的普遍情感,父傳子,子傳孫。

2011年6月27日,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但茶山村的所有村民——無論是外地打工還是本地務農,都停下了活趕回了家,搞了家裡的衛生,掃了門前的馬路,添了桌上的菜,打滿了瓶裡的酒,就連村頭也擺好了炮仗——即使是過大年,好像也沒這般熱鬧。

“茶山的外甥女回來了。”

村民齊齊討論的人叫方梅,她是方誌敏的女兒。

“外甥女來了,來了,來了就好。”村民們唸叨著這句話,都圍著方梅看,拉著方梅說——有誰不知道方誌敏,又有哪家沒見過方梅的父親呢?

村民擁著方梅,邊走邊說“帶你去找爸爸,帶你去看爸爸”。

於是進了茶山村的茶山會議舊址——方氏宗祠,祠堂中間掛一幅很大的畫像。只一眼,方梅就認出,那就是自己的父親!她跪下去,喊著爸爸,好久沒有起來……

方梅感謝村民,是村民留住了她父親的樣子,記住了她父親的故事。

英雄方志敏的精神光辉 至今仍照亮村民

方誌敏給予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解放,還有精神上的亮光

其實,更想說感謝的,是這裡的村民。

村裡曾有個老人叫汪里仁,他出生於茶山會議召開的1935年。自方誌敏、劉英、粟裕的臨時住所修繕好,他每天都要去打掃,沒有報酬,完全自願,一直到2017年老人過世。他曾說過原因:第一是對英雄的尊敬,第二是對革命精神的敬仰。“做一個人,做任何事,只要有紅軍的不怕吃苦、堅持信念的精神,就沒有不成的。”

除了汪里仁,還有一個人非常特殊,他就是茶山村的老大隊長——餘加仟。方誌敏到茶山的時候,他8歲,曾和村民一起給紅軍抬水燒飯。

老大隊長2017年94歲高齡去世,能找到的是兒子餘名祥——他也是村裡的副書記。

“父親平時不經常和我們說方誌敏的故事,有時我們問,他也不太說,那些事就像是他心裡的珍寶,生怕被人搶走了一樣。”他說只有父親情緒非常好的時候,才會“帶”著他們一起回憶那段時光。每每這時,父親神情飛揚。父親非常欽佩紅軍隊伍高度自律、堅韌不懼危險的作風,所以才會教育子女們要勤儉持家、與人為善、幫扶弱小。

80多年前,方誌敏解放了這裡的農民,讓村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者給予的,還有精神上的亮光。正是在方誌敏榜樣的帶動下,這裡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黨員,他們前赴後繼,為一方水土不斷貢獻。

依託茶山會議舊址和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近年來中洲鎮緊緊圍繞“紅色中洲”品牌定位,做強做大“紅色”產業:既宣傳普及紅色知識,又加大鄉村振興的探索力量並進一步通過“旅遊+”模式帶動文化產業、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現代服務產業升級。據悉,自2016年9月新紀念館開館以來,中洲已經實現旅遊人次、收入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長,各類講解的場次亦突破了4000場,接受紅色教育培訓課程超過25.73萬人次。

英雄方志敏的精神光辉 至今仍照亮村民

(原標題《【老區巡禮】方誌敏給予茶山村的,是精神上的永恆亮光》,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楊舒夢 汪仙妹 文/攝。編輯 徐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