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了才明白,开始发奋读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生活。还能来得及吗?

色言


读书这件事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的终点,这不是短跑,是一辈子的长跑。说说我自己吧,我2017年才开始读书,以前基本不读书,现在每周读一本,到现在差不多读了150本左右,平均每年50本,印度人最厉害,每年读160本。

我把打游戏,追剧的时间改成看书,生活比以前更充实了。以前周末在家里打游戏,现在去图书馆看书,书看完之后,写写文章,写一些读后感与自己的思考,相当于对自己的检视。

书读多了,会引发思考,我以前很少去真正的思考,现在会主动的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说的真的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我每天都会去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问题,读书的用户对什么的内容感兴趣?明天的微头条会发布我的思考结果。

读书久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就来了,我在去年这个时候,涨薪50%,当然也有运气的因素,直接领导离职,然后自己也拿到了其他公司的offer,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这几年的看书与成长,我很难把握住这次机会。

读书之后,人会变得自信一点,人不自信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处于尴尬的境地,比如与人沟通,你担心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演讲也是同样的道理。读书多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就多了,可以说的内容就多了,自然而然就不会那么怵了,千万不要拿自己性格内向作借口,我以前就这样,其实是因为肚子里没货。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是你的老朋友达达,欢迎关注,达达读书记,每周一书一记,每日一反思。





达达读书记


我可以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绝对不完。

我出身农村,高中肄业,家里穷,只好去打工,兜兜转转,随波逐流,不仅没存下钱,也没学到什么高薪技术。

30岁进入建筑行业,见识了行业的人,才知道要考证,才可以高薪及有职位,痛下决心读书考证,一边做监理,一边读书,做监理就是为了有时间。32岁考出中专,35岁大专,都是电大的,之后连年考证,出二建,出经济师,出一建,出国监。

现在不能说是成功,但绝对可以比原来的自己要轻松,从一线工人,到公司管理,买房买车稍有压力。回头看看年轻的伙伴,还一年一年为去哪里打工到处打听。

知识改变命运,我还要学英语,就是为了一遭出国。

渐渐明白,你只要在任何行业做到顶尖的存在,就不会失业。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


深蓝的海215603221


我刚到30岁,老话说“三十而立”,曾经我不以为然,但29岁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有所顿悟,这一年因为自大和天真,我算是浪费了了很多资源,但收获到的却是无法计算价值的经验,也同时明白了,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但这个问题最好问问你的内心,因为只要你自己觉得不晚,而且有这个决心去看,那么永远不晚!

共勉!



键盘车神唐师傅


真的可以的!不要觉得晚,不要以为已经定性了,无所谓了,就随波逐流。分享我的经历:

22岁大专毕业,24岁生大宝,带娃,28岁生二宝,带娃,这中间都没有正经工作。丈夫也不愿带我去一些公众场合,穿衣随便,每天就是带娃,洗洗刷刷,29岁的时候,因为紧张自己的未来,因为孩子大了,会去上学,那我怎么办?那时候整夜整夜失眠,没头脑的流眼泪,感觉自己的一辈子要完了,没什么作为了,不愿出门,夜里盗汗,白天没精神,拒绝一切的新事物。

改变是从怀二宝的时候开始的吧,丈夫给报了专升本,逼着自己去考试,入学,然后,他让我试着学一点东西,费用无所谓。就报名教师证,学驾驶,他陪我一起。从教师证笔试到面试,一路绿灯。驾照也已经拿到了,我也考过了小学英语教师证,今年本科即将毕业,他也中学教师证面试过了,我去年年底又报名了中学教师证,笔试还差一门笔试没有过,在等补考。

现在每天逼着自己记单词,看文章,听听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也已经在辅导机构做老师,家里人也都在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这已经成为我自己喜欢的事。

想学,任何时候都不晚,积极的改变,随时都可以,但需要坚持!外面得天真蓝!


闫老师加油


30岁读书学习,改变自己命运和家庭生活,完全可能,完全必要,尤未晚也。

我一个本家弟弟,就是30多岁开始努力苦学、改变命运的范例。他自小顽皮厌学,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由于不学无术,而立之年,一事无成,穷的连媳妇都没娶上。直到32岁,他才幡然悔悟,苦学电焊技术,考取初级电焊技工证书,98年应聘到南通一家造船厂工作。三年后晋级中级电焊技工,并与他的一个女学徒恋爱结婚。他至今已苦练电焊技术20年,成为高级电焊技工、造船厂技术骨干,年薪近50万元。在南通买了一套房子,把父母为接到南通一起生活,一儿一女,都已大学毕业。

30多岁的成年人,要想改变命运,不能好高骛远的仅学习理工类理论和文科类知识,必须结合本人实际,脚踏实地的学习苦练一项实用技术,比如说电焊、电工、水暖安装、车辆维修等,只要你掌握过硬的技能,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改变自己的命运及家庭生活。

美好未来不是梦,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就是金钱。命运永远青睐勇于学习进取的人,要改变命运,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消极懒惰。而立之年,自立自强,要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服输的行动派,那就赶快真真正正学起来!


太阳升Sun


三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才明白要读书,要发奋,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晚?不晚也。



我不说名人轶事经典故事,我就说我自己。我50后,生不逢时的一代。64年读小学,75年高中毕业。这十一年时间,黄金时间呐。与我同时代的人都知道。你不知道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我78年当了民师,感觉知识不够,我边教边学。87年,我三十岁,成了一名学生,一名中师班的学生。可这学生是考出来的。课余时间不多,复习时间很少,家里还有三亩田一亩地,你总不能让天地荒芜吧。但要改变命运,就得拼搏。那年中考,我和我教的学生一起参加中考。最终我如愿以偿。



读中师那会儿,同学间年龄差异较大。我们民师的年龄普遍较大。对我来说,学习上压力很大。有些知识真不懂。比我年轻的同学学习不吃力,他们在玩耍时,我在看书学习记忆。他们睡觉时,我还在床上想问题。再者,那两年没有工资收入,家里还有田地,全家靠老婆一人打理。那种辛苦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



朋友,你三十岁,比我儿子小。心中有梦想,前进有方向。努力吧!只要你有信心,成功就在彼岸!

(配图来自网络)


含山唐


(来自西北兰州的我告诉你)来得及,本人30岁明白事理,发现不敢蹉跎岁月了,要想着养家了,想学技术。从市场部入手,自学技术,没人教,拼命学,淘宝买资料,微信买图纸,请人吃饭学解决方案。32岁才敢说自己是技术。领导不给岗位就一直私底下努力,争取机会。31岁开始考一级建造师,32岁才通过考试,为了强化自己,主动去工地。三年的时间和奋斗,今年33岁了。换了新单位工资从3000涨到9000,不含奖金。回头看看这几年,最穷的时候没人看得上,朋友聚会直接说我媳妇怎么会嫁给我(当面)。甚至没钱吃饭,只能一天吃一顿,因为钱用来买图纸了。迷茫和绝望,但是一直向前,一直努力。终有回报。

加油吧,认准方向,拼了!


夕光


1

记得很早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段话:

我38岁那年,琢磨着要不要去读两年的放射线照相术大专学位。然后我跟朋友说这事:我觉得我自己太老了,等拿到学位时我都40岁了。

朋友说:如果你不读,你还是会40岁,一个没有学位的40岁。

我现在已经60岁了,那个学位证书改变了我整个生活。

恰巧前两天,看到前同事陈琳发朋友圈,在北京中科院学习心理学。她发信息给我说,想考个研究生学历,去更好一点地学校,现在除了每天全天的专业课程学习,还要恶补英语。

我正沉浸在备受激励的氛围中,她却感叹了一句:已经42岁了,再折腾就折腾不动了,也来不及了,年纪太大了。

她的话,让我隔着屏幕,都瞬间感到了一丝丝的酸楚和无奈,这和她正在努力学习的拼搏形成鲜明的对比,隐隐透出一种不甘心。

陈琳和我共事的时间不到一年,在这之前一直在外企,之所以离开原单位换这份工作,主要是照顾孩子,孩子马上面临小升初,而且我们单位离她家和孩子学校都很近。

后来,工作和孩子以及生活还是平衡不了,她选择了全职妈妈。在这期间,她考了教师资格证,又去学习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程。

可是,进入学校的路很不顺利,很多教师招聘年龄上限制40岁以下,虽然困难,但她没有放弃,去过英语培训机构,去过亲子教育机构,后来找到一所职业院校,任兼职讲师。

现在,她又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进入好一点的学校,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虽然,年龄横亘在她的心间,似乎成为了努力学习和奋斗的障碍,但好在她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她曾经说过,她在意年龄带来的恐惧,但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打败这种恐惧。

假如她当初也问一句:我已经40岁了,考个教师资格证,学个心理学咨询师,会不会太晚了?


那么,我也会这么告诉她:如果你不考教师资格证,不学心理咨询师,你还是会40岁,一个没有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40岁。

2

昨天,褚时健老先生离世的消息,让这位84岁再创业成功,且成为亿万富翁的“橙王”,再次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1928年出生的褚时健,1979接手玉溪卷烟厂的时候,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51岁,很多同龄人已经退休,抱了孙子,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而褚时健,刚刚被摘掉右派的帽子,却从头开始,掀起了拯救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的一场大革命。从深入田间地头,抓烟草的种植品质开始,到最后的销售,他不断学习、探索,从来没有因为年龄和未知的困难而退缩。

很快,到90年代中期,他便成功打造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让一个小地方且名不经传的卷烟厂,成为固定资产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的大企业,而“红塔山”卷烟品牌,评估价值高达332亿元。

这时候的褚时健,被人们冠以“烟草大王”、“烟草行业教父”称呼,获得的国家及地方各种政治荣誉,也是不胜枚举。

然而,1995年,一封匿名检举信的出现,让褚时健瞬间跌落神坛。紧接着妻子入狱,女儿自杀,他自己也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那时候,在很多人眼里,以为曾经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就会这样在狱中终老一生。然而,生命就是这么奇妙,总有出乎意料地反转。

2002年,因为保外就医,褚时健在家乡哀牢山,重新开始了创业,种植冰糖橙。

此时的褚时健,虽已高龄且糖尿病缠身,再次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依然没有丝毫的顾虑和退缩,开始通过书本不断的学习,从灌溉到施肥结构、防虫到修剪等等,他几乎夜以继日地摸索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84岁那年,通过与电商的合作营销,褚橙因品质优良而销售成绩骄人,褚时健再次登顶创业巅峰,被人们称之为“橙王”。

3

年龄,连同新领域,入狱,疾病,失去亲人等等这些,在褚时健的生命里,似乎从来都不会成为奋斗和努力的障碍。而这些,在我们常人的眼里,却是困难,甚至有人觉得难以逾越。

我们似乎更喜欢什么都快速见效,干什么都希望立刻看到回报。否则,就会各种焦虑和踌躇不前。

记得褚时健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讲过一件事情:

他说,遇见一位年轻人,从福建过来找他,说自己大学毕业,已经六七年了,可是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功。

和年轻人聊过之后,褚时健发现,这小伙性子太急了,目标也定得太高了,心里只想着“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

于是,褚时健就对年轻人说:我种植果树10几年了,都不着急,你才整了6、7年,急什么呢?

你看,就像播种和收获,本来就不在一个季节。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它不会立马生根发芽结果,要到金秋,才能迎来丰收。

所以,想发奋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生活,三十岁开始,还来得及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而是现在。




我是子子


30岁的人开始发奋读书,其实还不算晚。

我30岁的时候,才开始懵懵懂懂认识自己。

好朋友天妈说,她过去的生活全凭直觉,从来没有去思考人生,更谈不上规划。

01

大学毕业后,领导安排她做团委工作。

她觉得可以,于是拼命工作,希望能够往仕途发展。

几年以后,情商低的她在群众的投票中落选,这才终于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从政。

想起朋友说自己能言善辩,适合当律师,于是,她又开始拼命学习法律,想成为律师。

从“律考”到“司法考试”,她走过了漫长的4年时光。

暑假的挥汗如雨、倾力投入,回想起来,既艰辛又充实。

记得有一次,她早上听课时被冷空调吹成重感冒。因为舍不得放弃专家的课,她硬挺着坚持了一天。

三伏天,她躺在床上,身上盖两床厚棉被还瑟瑟发抖。

不可思议的是,那一天的笔记做得非常完美。

后来,天妈终于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也当了一阵律师。

她发现,律师也不好当。

自己做民事案件还不错,但唯一的一次刑事案件代理,让她彻底凉了心。

于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

又做点什么呢?她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参加了某孚英语培训。

坚持了两年,她的英语口语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听力也有所增强。

脸皮也增厚了。见了谁,都可以hellow 几句,聊聊天气。

遗憾的是,生活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英语学习又被搁置在了一边。

04

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天妈一直在奔跑,但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奔跑,想要跑向哪里。

他似乎一直在奋斗。

但似乎一直在无目标的盲目的探索。

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行动迟缓,伤痕累累。

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一个人,和他的书。

05

这个人叫古典,他的书有许多,如:《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

从这个人这些书里,她知道了一个新鲜的名词:生涯规划。

在那一瞬间,她豁然明了,自己的人生最需要的是规划。

06

以后的故事就比较简单通透了。

一旦你明确地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命运总会把机会送到你的面前。

单位领导了解她的经历后,支持她去参加生涯培训。

在其中她接触到了许多一流的生涯规划师,也请他们给自己做了专业的生涯规划。

通过规划,她终于明白了,这些年她为什么不爱自己原本的专业,不愿意深钻下去;

她终于明白了,她最喜欢的是读书写作。

写作的种子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种下,现在仍然还在。

她想成为“会写故事的生涯规划师”,这是她未来6年的生涯目标。

这一年她40多岁,奔5了。

07

工作之余,她开始拼命地读书写作。

“你不累吗?”朋友们关心的问。

她觉得不辛苦还可以。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还快乐,不做反倒觉得空虚。

有了目标,她现在几乎不看电视。

除了写作,她几乎不玩手机。

看的书基本上是关于生涯、心理、教育、文学写作等,和目标关系比较密切的书籍。

为了提高行动力,干掉懒托怂,她参加了某猫行动营;

为了训练写作,她参加了网络写作培训班;

为了增加知识面、提升专业能力,她自费参加了一系列心理、生涯培训;

更不要说她每年要花几千元,买许多纸质书籍和网络课程。

08

一路走来诸多艰辛。

一路走来诸多收获。

理想是不是一定会实现?

说真话,她不知道,也无暇顾及。

但是她坚定的走着。

她相信:

走下去。

不问结果。

但结果一定会来。

不在今天,就在未来。

09

三十岁开始奋斗究竟是不是晚?

天妈的故事给了我如下启示:

第一.认识自我是一个重要而漫长的过程。

我们的内心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生活,需要时

间来检验,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生涯规划师,能够帮助你更好、更快地认识自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第二.根据我们内心的愿望,树立恰当的目标。

这个愿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最想要的。

无论它是否热门,是否看起来体面,是否能够带来财富地位……

最最重要的是,你喜欢。

顺着它,去树立恰当的发展目标。

第三.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必须落地,必须带来行动的改变。否则就是幻想、白日梦。

目标应该符合SMART原则:

明确具体:会写故事的生涯规划师

可以衡量:生涯规划师证书、作品发表出版

可以达成:通过学习培训获得证书、通过写

作发表文章

具有相关性:可以写生涯故事;和我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

有时间限制:6年时间(通常为3—5年)。

第四.适时调整目标

目标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五.根据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完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再完美的目标,没有行动都是空谈。

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佑妈三火


完全来得及!请相信我!

我们熟悉的"亚洲烟王"和"中国橙王"褚时健,前几天才去世,享年91岁,褚时健是当代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一生跌宕起伏,两起两落,都是凭自己的能力,把自己送上人生的巅峰,褚时健31岁时,还在元江河谷的红光农场劳动改造,51岁的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经过近20年的发展,把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厂,变成了亚洲最大的卷烟厂:红塔集团。

褚时健75岁高龄时,大部分时间用在看技术书,同时还带领家人开始种植如今广为人知的“褚橙”,有“中国最甜的橙子”之称,也是“中国最励志的橙子”。

老中医的黄富财,也是七十来岁开始创业,他想用自己行动来证明:成功什么时候都不迟!老年人的创业成功,给年轻人信心,一个老年人在追求梦想时都乐此不疲,一个年轻人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关于成功励志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不要犹豫、不要徘徊,机会稍纵即逝,只要你有梦想,人生随时可以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