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武則天畫像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男權社會,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中竟然出了一個女皇帝,當然是大家都非常矚目的事情。但是,要知道在當時根本不具備改變男權社會的條件,這就決定了武則天這個女皇只能是個例。其表現就是武則天最終還是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影視作品中的武則天

武則天本人是一個唯權力之至上者,為了權力可以採取一切手段。甚至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死得不明不白!但是,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武則天卻始終面臨著兩難的選擇。雖然武則天表面上始終都是把兒子作為繼承人。但是,她也不是沒想過,兒子當皇帝之後,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全部白費。於是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等人蠢蠢欲動,多次爭取能成為武則天的繼承人。但最終武則天還是選擇了以兒子為繼承人。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唐朝的疆域

首先,即便是武則天在登基稱帝,改唐為周以後,武則天的兩個兒子都主動請求跟隨母親一起姓武,但武則天並沒有否認自己是李家的兒媳婦這個基本事實。當時一個叫李德昭的大臣直接對武則天說:“天皇(唐高宗),陛下之夫也。”武則天當時也並沒有反駁說不是!在中國古代,一個女人出嫁以後,她的身份就發生了轉變,她從那一刻起就是夫家的成員。從血緣和情感上來說,她和孃家人更親。但孃家畢竟是孃家,而不是自己家。她自己的家,就是夫家。武則天縱然當了皇帝,縱然招惹了很多男寵,但她的身份始終都是李家的媳婦,她是李家人,把天下送給外家人,這肯定說不過去。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唐代洛陽城——武則天的神都

其次,天下畢竟是當初人家李家打下來的。武則天登基稱帝,李唐皇室的成員當然是不滿意的。他們為了反對武則天也曾經試圖採取武力措施,不過都被武則天鎮壓下去了。但是,武則天雖然對李唐皇室採取打擊的措施,可武則天並沒有否定當時天下尚且是李唐的合理延續。比如武則天在洛陽建了武家的太廟,但並沒有否定長安的太廟,而稱之為崇德廟。假如武則天把天下傳給其他人,就是宣佈了李唐皇室的滅亡。這當然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比如狄仁傑就懟武則天說:“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託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明堂:武則天上朝的地方。天堂:武則天禮佛的場所

再次,對於武則天來說,兩個兒子雖然是李家人,但畢竟是從自己肚子裡爬出去的。從親情的角度上來說,傻子都知道,兒子比侄子親。那些勸諫武則天一定要把皇位傳給兒子的人們,用得最多的理由就是這條,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有一次,狄仁傑就對武則天說:“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其實就是問她,到底是兒子親還是侄子親?最終還是母子親情戰勝了武則天的政治抱負,武則天立李顯為後嗣。聖曆元年(公元698年3月),武則天以治病為名,悄悄地將廬陵王李顯(即被廢的中宗)從外地接回神都洛陽,藏在宮中,然後召見狄仁傑。狄仁傑再次慷慨陳詞,力主要以李顯為後嗣,武則天卻打斷了他的話,把李顯從幕帳後喚出,很親切地對狄仁傑說說:朕現在就把儲君交給你了!又對李顯說:快拜謝國老吧,是國老讓你復位的。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人,而最終還是立李家兒子而皇嗣?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到最後武則天也還沒有把天下交還給李家。神龍元年(公元705年),趁著武則天生病之機,大臣張柬之等人發動了一場政變,逼迫武則天把天下還給了李家,唐中宗復位,國號也恢復為唐。就在當年,武則天病死,臨死前武則天下令自己以則天皇后的身份下葬,與其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等於她在臨終之際,終於又迴歸到李家兒媳婦的身份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