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01

“尽量不让自己寂寞”

偶然间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北京大妈张秀兰女士平时约朋友们一起去KTV嗨歌的故事。

张阿姨今年78岁,个性开朗,说话直来直去。

跟她一起唱歌的同伴们基本都在这个岁数。

想唱歌时,她就在群里吆喝一声,小伙伴们就紧赶慢赶地到约到某KTV聚会唱歌去了。

每人带一个菜,一唱就是一天,比小朋友出门野餐还高兴。

同时代的人一起唱歌,唱的大多都是一些革命老曲。大家水平相当,张口就来,也不用怕人笑话。

张阿姨跟老朋友联络感情的同时,结交了新朋友,甚至还找到了真爱。

有人评论说,年纪大了就别出来溜达了,呆家里休息多舒服啊,去KTV这种地方闹腾得很。

张阿姨却很看得开,她说,KTV唱歌可比护城河边打麻将好太多了。得失心不重,不用老记挂着身上的养老钱不知道哪天就飞走了。我们唱完歌AA付费,干净利索。

心态乐观,老有所乐。能给自己的歌唱爱好安个家,又不耽误跟老朋友叙旧唠家常,是天大的好事。

视频的结尾,她提到,人老了,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我这个“空巢老人”,给自己的空余时间找个出口,不让自己寂寞,就是不让子女担忧啊。

听完,莫名心酸,总有一种哽咽在喉头,无法舒展。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02

“尽量不看电视”

邻居刘老是一位退休工人。

他老伴去世得早,唯一的女儿生活在城市的另一边,不经常回家。

刘老退休后一个人无聊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生怕错过重大新闻。

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打开,直到睡觉的时候才关掉。

一天10几个小时,穿插着看各类法制节目和新闻联播。

女儿小刘隔不久回家一次,每当跟刘老说话闲聊,老人家没说两句就搬上了电视里的东西:“你看电视里面说的谁谁谁……”

小刘总让老人家少看点电视,应该出去多走走。

可刘老固执地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又怕麻烦,能在家里蹲着,就没必要出去。

如此一来,小刘也拿他也没办法了。

这样的生活才过了不到一年,刘老记忆力下降,经常出现家里存折等重要的东西不知道放哪里的情况。

后来经医生确诊,是患了轻微老年痴呆症。

刘老心疼女儿,心里有事从不跟女儿说,怕给子女添麻烦,也怕耽误他们的工作。

刘老说,以后呀就要经常走出去走走,跟朋友聊家常,再也不能座在家里继续看电视啦。

他说,老了老了,能老有所乐,把退休生活安排妥当,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不给子女添麻烦”。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03

“尽量发挥余热”

徐奶奶是远近闻名的“托管班”奶奶。

退休后十几年如一日地帮着小区邻居照看学龄儿童,她的小房子里留下了众多孩子的欢声笑语。

老人自己的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最小的孙子也都已经成年工作了。

逢年过节家里人多得很,节过完后就只留下一室冷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徐奶奶饭后散步的时候,经常看到小区里年轻妈妈们带着孩子溜达,交流下来才知道,原来都是因为家里没人帮忙照看孩子,所以辞职在家带娃。

徐奶奶于是萌生了帮邻居照看孩子的想法,刚开始是义务帮小区里的邻居们照顾几个学龄前孩子,后来就有更多的小学生往奶奶家做作业。

她家因此被邻居们戏称“徐奶奶免费托管班”。

老人每天负责接他们放学,为他们做午饭和晚饭,还给他们讲故事。

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后来很多孩子考上大学了,参加工作了,出国深造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徐奶奶。

徐奶奶说,看到孩子们成长,还念着自己的好,感到很知足。

她总说,我老了,尽己所能地发挥余热,就是图个精神寄托。邻居间守望相助,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们都需要我,也就没时间考虑寂寞或孤独了。

不给子女添麻烦,还能自己乐呵,挺好的。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04

让他们快活地老下去

在电视剧《恋爱先生》中,男主父亲程洪斗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形象:

老伴去世多年,儿子程皓终日忙忙碌碌,留下自己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宅子。每周等儿子回家吃饺子,似乎成了生活唯一的意义。

刚好相反,剧中罗玥的妈妈就特别潮。

她喜欢穿着女儿的衣服扮年轻,她会晚上敷面膜保养自己,她甚至还玩直播,不在乎有没有观众,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两个典型的角色,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很显然,剧中罗玥妈妈这样有自己爱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更让人欢喜,然而不是人人能做到如此的欢欣跳脱。

身边还有各色老年人等,选择自己慢慢地、孤独地老去。很多时候,他们有苦不说,有累不提,都抱着一腔不想麻烦孩子的心。

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常常在想,当父母到了80岁的时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境况?是满头白发座在窗前期盼子女回家?还是陷入回忆里不可自拔?

每当脑海浮起这样的画面,就忍不住一阵辛酸。

如何让父母晚年生活“夕阳无限好”,有人说,爱能解决一切。

1、常回家看看

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很多人又很难做到。

朋友大鹏大学毕业后,在离家不远的城市找了份工作,想着就近照顾父母。

刚毕业那两年,确实还常回家看望父母。

后来,结婚,生子,工作,来回各地出差,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逢节假日,他也只是买些礼物回家转转,留点儿钱,就匆匆走了。

平日接到父母的电话,听到关心的话语,他还觉得烦,没说两句就挂电话。

只是没想到,不到几年这样“匆匆”的日子,忽然就得到了母亲病危的噩耗。

得到消息,大鹏心如刀绞,马上请假回家陪母亲看病,能做的都做了,无奈母亲病入膏肓,不久撒手人寰。

大鹏情绪低落,人也明显消瘦了不少。

某天,他向朋友们说起母亲对他的好时,动情处不禁掩面而泣,一个大男人的伤心,感同身受。

想想,我们是不是也曾经这样?

总说工作忙,公司没有大的进展,自己的小家需要照顾,孩子要上学......等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和工作困境,把我们的“回家看看”一推再推。

然而,人生无常。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

因为时间不等人,面对越来越年迈的父母,陪伴他们的时间,真的是陪一次少一次。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2、帮他们找到一个爱好,并坚持它

有人说,“对于我们子女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父母发现生活的乐趣。让他们晚年生活有个盼头,有个寄托,图个乐呵。”

很多老人,常聚在一起跳广场舞,也愿意走进健身房锻炼身体,大多活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娜娜的母亲从小家境贫穷,没读过几年书,普通话讲得不太利索。

几年前从乡下搬来城里和娜娜一起住后,一直不太敢出门,总怕人笑话。

娜娜不想母亲的老年生活从此静水无波,她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带老人去唱歌,去学广场舞,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

渐渐地,娜娜母亲整个人变得开朗了,爱笑了,爱美了,声音也敞亮了,也更独立、更有主见了。

后来,娜娜妈参加各种健走活动,老年人旅行团,还带头组织广场舞比赛......

日子过得特别鲜活滋润。

人总要找到一件喜欢的事,让自己心有所托,也不会胡思乱想。

不是所有的爱好都要有用,只要这爱好能带给你快乐。

如果不影响正常生活,有些无用的爱好又有何不可?

世人都会老,是优雅从容地老,还是忧郁孤独终老,端看自己的选择,也看子女的建议和照顾。

父母能有一个爱好,活得开心快活,相信晚年生活也会更加精彩幸福。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05

明天和意外,不知那个会先来。

为人子女,除了常回家看看,多打几个电话外,能帮父母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并让他们能爱上它坚持它,也算是对父母一种走心的孝顺。

尽己所能地让他们快活地老下去。

因为,每一个今天,都将是他们余生里最年轻的自己。

怕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刻。

大妈专场KTV背后:那些高大上的“老有所乐”,其实都是情非得已

作者:懒茶,有书、富书、慈怀读书会、卡娃微卡等多平台原创作者。80后中年美少女,愿以最真挚朴素的文字,打动你最柔软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