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錦衣衛十五萬,為何在被滅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出來救國呢

在看古裝劇以及學歷史的時候,我們瞭解到明朝有一個非常龐大的神秘組織,名字叫做錦衣衛,他們在明朝威名遠播,是讓文武百官聞風喪膽的機構。他們屬於特務機構,是由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設立,後來到了南明永曆帝的時候才正式結束,大概存在了290年左右,對明朝的影響力非常大。而這個機構又非常特殊,因為他們沒有上級官員,只聽命於皇帝本人,除皇帝之外無人可管,所以也導致了明朝的百官與百姓都非常懼怕錦衣衛。

明朝有錦衣衛十五萬,為何在被滅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出來救國呢

當時錦衣衛身上穿著飛魚服,手裡拿著繡春刀,可以說是飛簷走壁無所不能。而錦衣衛又是世襲制,後來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到了嘉慶年間的時候人數規模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之多。不過在明朝滅亡的時候,他們卻沒有出來救國。雖然錦衣衛是皇帝最忠誠的奴僕,但在國家面對大災難的時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卻都選擇了放棄國家,準備另謀出路。

明朝有錦衣衛十五萬,為何在被滅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出來救國呢

當時大明在面對存亡之秋的時候,崇禎皇帝曾派出他最信任的錦衣衛前去殺敵,但當時他們已經人心渙散,並沒有對戰爭起到很大作用,他們的這個行為也讓崇禎皇帝非常失望,百姓對他們的印象也徹底顛倒覆滅。當時帶領他們的首領叫做指揮使,是正三品的官職,崇禎任命的最後一任錦衣衛統領是駱養性,官居正二品左都督,與朝中的六部尚書一個級別,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對其非常信任。

明朝有錦衣衛十五萬,為何在被滅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出來救國呢

他的這個統領之位是從自己父親的手中世襲得到的,他們家一直深受皇恩,但在明朝面對大困難的時候,駱養性卻做了大明的叛徒。當時李自成帶領軍隊攻佔北京城,在言行逼供之下,駱養性被迫追贓三萬餘兩。相反在大明走投無路的時候曾找群臣募捐,但駱養性當時卻一兩銀子都沒有捐。

明朝有錦衣衛十五萬,為何在被滅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出來救國呢

後來沒過多久,多爾袞就率領清軍入關,駱養性就直接對其投降,後來還得到了個天津總督的官職,成為了大明真正的叛徒。他們錦衣衛的統領性格都尚且如此,由此可以看出他手下的士兵德行不會好到哪裡去,有一些在戰爭中犧牲,有一些被李自成打死,剩下的絕大多數都對清朝投降,成為了大明叛徒,後被清朝改編,名字改為了鑾儀衛,從原先的特務機構,變成了皇家儀仗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