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手藝——竹編

自在中原起,客家人便掌握了各種製造和編織技術。從金銀銅鐵錫的冶煉加工,到泥木石草竹的藝術造型,都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代一代地傳承至今,並不斷髮揚光大。竹編工藝,就是其中一朵瑰麗的奇葩。


客家老手藝——竹編


手編竹器,自古至今,為農村勞動人民日常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像裝稻穀、大米、大豆、紅薯、芋頭的籮筐,盛蔬菜、水果的菜籃,裝雞蛋、食品的圓籃子,運沙土、肥料的畚箕,篩米的米篩、簸箕,撈米飯的笊籮、錫箕,冬季取暖的火籠,出門防曬、防淋的笠嫲等用具,都是竹編工藝的結晶,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客家老手藝——竹編


要編織竹器,首先應備好原材料——毛竹。那鬱鬱蔥蔥的崇山峻嶺中,竹林隨處可見,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區,可就地取材。備料還有時間上的講究,不可在冬春兩季砍毛竹,此時的毛竹為菢筍竹,做的傢俱會生蛀蟲,不耐用,需在農曆七至十月份砍竹為宜。且要選生長期在二年以上的,筆直、無破綻的,做出來的竹器才能柔韌耐用。


客家老手藝——竹編


有了毛竹,篾匠師傅會根據篾器的大小,用細密齒的鋸子,將毛竹裁成合用的竹筒若干。再用篾刀將竹節的突出部分削平。然後破開竹筒,均勻地破成若干塊竹片。還要將竹內部的篾骨破掉,才是做篾器的正料。這時,要將竹片用篾刀開成篾青、二黃、三黃等篾片。

俗話說:“一寸篾子三下刀。”這是十分細緻的工序,來不得半點馬虎。篾匠師傅在破篾時,先從頭上破起,破好幾寸後,便用嘴巴輕輕地咬住篾片的兩邊,再順勢邊破邊撕。全部篾片破完後,還要用“度篾齒”過兩道工序,一是要從側向磨邊定寬度,二是要正反兩面打磨,讓篾子的表面平滑光潔,以便手工編織。

另外,這破好的篾子,還要根據所編織的篾器之需,用沸水燙制或用清水浸泡後使用,防蟲蛀、防斷裂,再在編織前稍微晾乾備用。


客家老手藝——竹編


正式編織時,經篾相對固定,緯篾是活動的,要邊織邊添。再經過收邊、纏邊,並根據竹器的類型和需要,進行穿骨架、安提手等多道工序,做成既緊密耐用又美觀大方的篾器。正如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精心編織的篾器十分經久耐用,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甚至可用幾代人。

客家老手藝——竹編


竹器編織技術的掌握,基本上靠投師學藝。學手藝要遵循選擇師傅、做進師酒、繳師傅錢、做出師酒這幾道規矩,缺一不可。入門後,跟著師傅認認真真學藝,藝有長進,也只能做幫手,不可得工錢,待三年藝成出師後,才能獨立做篾賺錢,也可跟師傅、師兄或同道之友出門做篾。俗語說:“嚴師出高徒。”這手藝精巧的徒弟即日後的師傅,若干年後,也可帶徒學藝,賺師傅錢了。就這樣,竹編技術不斷地延續傳承下去。


客家老手藝——竹編


做竹編手藝,還有一定的地域性,俗稱“樣檔”,即某一個村莊的篾匠師傅習慣打什麼竹器,代代如是。於是,各個地方的竹器便具有各自的特色。如瑞金的下九堡片,就有“蓮塘的畚箕,蛇口的笠嫲,上下塅的火籠,西天壩的篩簸,麥菜嶺一條水,蠻會打角籮”的說法。這是客家人謀生的一種習慣性延續,就如同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生產、生活模式一樣。


客家老手藝——竹編


如今,客家竹編正以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特色,繼續展現其藝術的光彩和魅力,憑著其舉足輕重的實用價值,繼續立足於民間工藝之林,世代相傳,長久不衰。客家的竹編師傅們,仍然有著大顯身手的寬廣舞臺。


客家老手藝——竹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