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在近几年巢湖市“美丽乡村”建设中,“陈泗湾”的名字由于媒体的传播并不断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听说它就位于滁河岸边。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去年有朋友相约到那里实地参观,感到格外欣喜,其实心里早就想去踩踏一下滁河岸边泥土的芳香,欣赏一番河滩上的芦苇,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的美丽姿态。兴许还能帮助我回忆起年轻时,参加过的疏浚滁河“水利大战”时那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千军万马挑土上圩堤的壮阔场面,也想近距离地领略一下如今滁河两岸美好的自然风光。

带着萦绕在梦中的希冀,那日上午,我随巢湖市党史研究室的几位同志一同乘车前往栏杆集。迎接我们的是老年委老王同志,他十分客气地说:辛苦大家了,我们干脆直接去陈泗湾吧?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坐在车上,我急切地向老王询问,陈泗湾离镇上有多远?到滁河岸边距离是多少?“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是哪一年搞得?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人口、田地有多少等等一连串的提问,老王都客气地一一作了回答。老王说:“这条路就一直通往陈泗湾,大约有三公里的路程,你说的滁河就在陈泗湾村子前面”。

透过车窗,眺望着前方的公路和两旁的田野,只见窗外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好一派巢湖边塞的乡村风光,它是那样的空旷与辽阔,远处的山岚此时被阴天的雾气笼罩着,让人感觉这里好似朦朦胧胧茫无边际的大平原。

我还沉醉在遐想的梦境中,车子已经停了下来,到了。眼前是一尊2米多高的鹅黄色大理石碑,上面书有三个醒目的朱红大字——陈泗湾。啊!我终于来到了滁河岸边的陈泗湾村啦!滁河这个多么亲切的名字,我在梦中思念她已有四十多年了,今天来到了她的上游岸边觉得十分欣喜。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老王介绍:我们栏杆镇是属于丘陵地带,可陈泗湾村却三面环水,滁河盘绕在村前,形成了地形独特的“半岛村”。家家户户开门就见水,为此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祖祖辈辈男女老少都会游泳。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同行的老刘插话:“陈泗湾村一共有三个停车场,分别建在三个自然小村子里。我们的车是停在刚进村的第一停车场,前面还有两个自然村都设有停车场。大家还是先到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吧?兴许还能给你们几位大作家带来一些创作灵感,写出什么佳作呢?那样就能流传后世呀!”老刘这话,把我们几个人说的有点不好意思。

通往村里柏油马路旁,一排柳树边有个小池塘,旁边还有几只欢蹦乱跳的母鸡在觅食,一只雄鸡还伸长了脖子高声啼叫,迎接客人呢!树荫下的水塘边停息着一群鸭子,它们发现村子里来了客人,便亮起了翅膀扑通扑通通跳入水里,游向池塘中间,立刻打破了小池塘原有的平静,使水面荡漾起层层涟漪。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我们的同事赶紧拿起了相机四处拍照,他大概是想把这乡村的美景全部收入他的画册。回头,见到了一棵柳树下有一块石碑——烈士路碑。原来石碑上面刻写了该村革命烈士陈原道的生平简介。我正在端详时,老王告诉我:“看村子前面的大河,就是你刚才询问的滁河!”




我赶紧过去,用手机拍下了向往久已的滁河岸边自然美景。这时便隐隐约约地听到河中扑咚咚的机器声,原来那是渔民在河里捕鱼,渔船被河滩上的芦苇半遮着一时难以发现。我走向岸边,在好像是老渡口似的水泥台阶上站立了许久,想寻找通往全椒古河方向的河道。河岸边空地上有一个人,正在去掉芦苇杆上的枯叶,整理出了一堆黄嫩干净的芦柴棒杆,我走到他跟前与他攀谈:“过去人们利用芦柴杆编制芦席,是为造房子用,现在人家造房子都不用芦席了,你还在这里清理芦柴杆干什么呢?”老王在一旁说:这些芦苇杆可以制作多种巧妙的工艺品呢?老农说:还可以造纸等其他用途,我明白了芦苇杆如今还是大有利用价值的好材料。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闲聊中,老王招呼我们去五女桥。在通向五女桥的前方,有一个“四知太守”宣传牌,因为这个太守杨震是我们杨氏的祖先,为此很感兴趣也觉得是一种荣耀和自豪。尚未走近桥,已能听到滁河边哗哗的流水声,原来五女桥上游水位高些,桥身底座就是一道拦水坝,这声音原来是大坝上的流水声。我们循声向五女桥走去,恰巧有个人在大坝下面来回巡看,我便上前与他攀谈,那人说他是邻村的一位退休教师,听说这里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搞得不错,今天天气凉阴特意来陈泗湾参观。并说能遇上我们一行人很幸运,大家可以相互交谈,人多也有趣些,这样我们的参观队伍就壮大了。这位退休老师说他名叫李月华,已是古稀之年。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李老师主动向我们介绍五女桥名字的来历:1960年夏天,有一次遇到了洪水爆发,陈泗湾的村民为了抢救村前河对岸的农田庄稼,纷纷摆渡过河加固河堤保护农田,此时生产队有五位女社员乘坐一张大盆,也准备过河参加抢救圩堤的任务,可是刚到河中心时,由于水流湍急一个漩涡把船身掀翻河里,五位女社员不幸遇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五位女社员,生产队集体在这里建了一座石桥,并命名叫做“五女桥”。听了李老师的介绍,我既为那五位同胞惋惜,也感觉村里人有情有义。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在老王的引导下继续走向其他两个村子。根据参观的路线,我们把“陈泗湾”分为前村、中村、后村。老王接着给我们介绍:在前村与中村原来是隔河相望的,1964年,大集体在大村与小村之间的河面上建起了一座石桥,为方便村里人参加生产来往行走。为纪念乡贤志士,村里人以原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的名字命名,叫做“纪原桥”。

2014年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在“纪原桥”旁边又增建了一座木制栅栏桥,它好似电视里的水寨格局,散发着水乡的风情,这给陈泗湾村平添了几分靓丽。

在村头桥边的拐弯处时,有一口古井。井口石栏有几十道勒痕,这足见它的年代久远。有人传说:这口古井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年井旁边有一棵古柳树和一棵枣树。传说陈氏祖先在井旁边栽下这棵枣树,是为了让他们的子孙不忘祖籍江苏句容的“枣树林”,也寄托陈氏先辈对祖籍故乡的思念。如今老柳树依然健在,树干斜伸向河中,柳枝轻拂着水面,好似一位年迈的老翁站立在井边守望着大桥和村庄,诉说着村里的往昔峥嵘。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走过栅栏桥,我们参观了中村、后村和排灌站。在前行的路上老王边走边解释,经过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房屋道路的改造,村里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房屋整齐、道路硬化、场地清洁;生活区、娱乐活动区、生态区错落有致,公厕、停车场、布置合理干净,深受村民们的欢迎和称赞。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此次参观的压轴戏,是“陈原道故居”。故居在大村中间,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陈原道故居”时,一种睹物思人的情绪油然而生。故居样式古朴、肃然、令人敬仰,整个展厅分:壮志少年、投身革命、两次坐牢、精神永存四个部分,其中包括陈源道的生平介绍和100余件实物,大致展示了烈士陈源道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据管理人员介绍:“陈原道故居始建于19世纪,至今约有140多年,后来经过了几次修缮才得以保存。2014年在上级党史部门和栏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按照原貌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缮,烈士故居现在是巢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以缅怀革命先烈的功绩,教育和激励后人勤学奋进。”


游巢湖栏杆集镇“陈泗湾”村



要离开的时候,我在烈士故居附近遇见了一对耄耋夫妇,他们向我简要地介绍了陈氏家族祖先来到陈泗湾村的历史变迁,同时介绍说陈泗湾村这里曾还是南北商业贸易交通的古道,并称家中有祖先留下的扁担和木制独轮车等实物见证。……返程途中我想,陈泗湾村出了陈原道这样一位革命先驱,他给村里留下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陈泗湾村的后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