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邵國青:非洲豬瘟發生一週年自問自答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1:非洲豬瘟為什麼會傳入中國?

答:走私。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豬的內臟、肉製品等通過走私或其他非法途徑入境是最可能的原因。根據“兩會”上劉永好的報告,走私的數量要在百萬噸級,所以在流行病學上,靠近海港的區域發病較早。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們,本來有一支強大的動檢隊伍,始終盯著非洲豬瘟等一類疾病在全球的傳播和對我國的威脅,但是機構改革合併以後,削弱了這支獨立的隊伍。

得失:可以學習美國,將反走私和入境控制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靠軍隊的力量、管理手段保護好國門和圍牆,“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問題2:非洲豬瘟是不是美國人乾的?

答:難說完全沒有關係。

生化武器是最經濟有效的武器。上世紀美國軍隊就在中朝邊境使用過,1971年古巴的非洲豬瘟災難,至少是在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下人為造成的(舊金山紀事1977年1月10日,維基百科)。

國家安全一般認為核心依靠是兩個:國防和糧食安全,今後還要加上生物安全,特別是生物武器防範。美國長期資助生物武器相關研究,2001年美國炭疽攻擊事件,與馬里蘭州政府生物防禦實驗室相關,使用了先進的納米材料遞送系統。

生物武器的防範在未來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國家要把生物武器和外來病的防範提升為國家戰略。在基因資源上,我國長期處於被竊取狀態,大量合作無償輸出,在轉基因技術研究上,我國成為高風險技術的試驗場,相關法律和懲處都不到位。

從1957年,非洲豬瘟進入歐洲南部,該疫病持續存在30年,未能沿著養豬稠密的法國、德國歐洲西線傳播,為什麼50年後能直接跳到東歐發生?而且格魯吉亞周邊為海洋、沙漠和養豬很少的穆斯林國家。原來,美國在2003年為進攻伊拉克,在格魯吉亞建設了軍事基地,大量人員、重型武器的流動,尤其是從不同國家採購的肉品直接進入,東歐首次發生非洲豬瘟很難說與美國軍事基地活動沒有關係。

得失:

防範生物武器,防範人獸共患傳染病,這是人口大國和養殖大國必須要應對的風險,需要相當長時間的人才、技術和資金投入和儲備。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3:在我國流行的主要階段和特徵?

答:未見系統的調研數據。

問題4:企業和科教單位的反應異同?

答:中國的養豬企業是不屈不撓的創新主體,科教單位在生產實際問題的科技支撐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問題5:非洲豬瘟的傳染性怎麼樣?

答:總體上傳播性不強,是容易阻斷的,前提是市場流通的肉的汙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問題6:生物安全是否有效?

答:在一般環境下是完全有效的,控制規模和生物安全是豬場做強的兩個核心問題。

問題7:“拔牙”效果怎麼樣?

答:大部分規模化豬場通過精準清除,獲得了成功。

問題8:未來的養豬格局會是什麼樣的?

答:多種形式的養豬格局會一直存在,大量企業會由做大轉而做強,實現適度規模發展,生物安全優先,全封閉自動化。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9:非洲豬瘟調研一週年了,有什麼最重要的看法、建議?

答:(1)只要能將市場上流通的豬肉廣泛監測,所有疑似陽性熟化處理,就可以大面積復養。

(2)活疫苗不斷改進,在危險區儘早推出,可以快速恢復產業。

(3)中國地方土種豬保種,推薦用發酵床飼養,使用纖維素發酵的飼料。我們全國調研發現,這是唯一可以在一般生物安全要求下實現非洲豬瘟防控的飼養方法。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範衛彬:操作不規範是非洲豬瘟防控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國人貪圖享受和安逸,厭煩規矩和束縛,做事隨性,嚴謹多數與我們無關;

國人喜歡好高騖遠,不願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眼裡和口裡都是“大事”,結果是連最基本的小事都做不好!

非洲豬瘟防控不分規模大小和人脈寬窄,只認防控措施是否科學和完善。否則,只要存在漏洞,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也是每個場不敢掉以輕心、都在全力以赴防控非洲豬瘟的原因。可是結果呢?一樣都在防控,有的場至今安全,多數場不但清場,甚至還經歷了兩至三輪的復養失敗。究其原因,防控方案的科學性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操作規範性的差異!

舉個例子,消毒是非洲豬瘟防控的重要一環,可以通過消毒達到消滅傳染源(環境中的病毒)、切斷傳播途徑(阻斷病原流通)和保護易感動物(不讓易感動物接觸非洲豬瘟病毒)的目的。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卻是問題多多,消毒牽涉到消毒劑的選擇、使用環境、稀釋濃度和作用時間等,每一項操作是否科學、規範,直接決定了消毒效果。大家多數能做到的是消毒劑選擇和稀釋濃度,甚至稀釋濃度也做不好,而使用環境和作用時間更是憑感覺做事。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消毒舉例:

戊二醛

操作要求:殺滅非洲豬瘟的最低濃度是1%,最短時間是30分鐘,環境溫度要求20℃以上。

20%濃戊二醛,1%配製標準是1:19、2%配製標準是1:9,消毒液與非洲豬瘟病毒作用時間不能低於30分鐘,環境溫度低於20℃時禁止使用。

生石灰

生石灰的新鮮度直接決定了消毒效果。

生石灰與水反應產生的溫度是檢驗生石灰新鮮度的一個標準,越新鮮,反應產生的溫度越高。20%~30%的生石灰乳是我們最常用的一個比例,我們只需測量出這個配比的溫度,作為驗證的標準,即可成為一線生產操作的準則,執行場長隨身攜帶一把紅外線測溫儀即可檢查工作。生石灰新鮮度低於標準時,要麼棄用,要麼通過溫差判斷生石灰乳pH值與驗證標準差值,通過添加氫氧化鈉來解決。

火焰消毒

火焰消毒不是火焰的溫度決定消毒效果,而是消毒介質溫度是否達到了該環境下滅活非洲豬瘟病毒的溫度。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多大的氣量、多遠的距離、多長的時間能夠使水泥類介質溫度升到150℃以上、金屬類介質升到120℃以上,還要掌握水泥類介質從150℃降到100℃和金屬類從120℃降到100℃的時間。以此界定每把火焰噴槍工作時的氣量、與介質的距離、作用的時間,形成標準操作規程,方便工人執行。

請問大家,有多少場能夠按照此標準規範操作?若不能,那就存在錯誤操作,失敗就不要再找客觀理由。

非洲豬瘟防控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工作,就是需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做到事事有標準、項項有驗證,以求規範、科學地防控非洲豬瘟。

規範就是細節,而細節能夠決定我們防控非洲豬瘟的成敗!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唐紅賓:“善待豬,提供生理舒適度、原料清潔度和營養均衡度,可以降低(非瘟)感染概率

1、非洲豬瘟病毒是高度接觸性傳染,不接觸無傳染。物理阻斷是非洲豬瘟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2、豬是非洲豬瘟病毒自然宿主。因此,病毒只有進入豬場並接觸到豬,才有可能引發感染。

3、非洲豬瘟病毒怕酸、怕鹼、怕高溫。

4、對非洲豬瘟病毒的阻斷和殺滅,物理方法比化學方法更有效

5、非洲豬瘟沒有腿腳,沒有翅膀,完全依靠人類的活動傳播。

6、運輸車輛不會進入豬舍,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舍的最後一米,主要是由人協助完成的。

7、要從流程設計上,儘量減少接觸,即減少豬流、人流、車流。集中採購、集中銷售有利於風險的集中控制與管理

8、絕對的殺滅清除病毒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說消毒做不到百分之百。

9、非洲豬瘟病毒造成感染需要一定的數量。各種洗消殺滅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與控制病毒量,使環境中病毒載量低於感染閾值

10、環境中病毒載量,決定感染壓力;豬群的健康狀況,決定感染率。

11、沒有一種病原可以消滅一個物種。非洲豬瘟也不例外。否則這個病原也不存在了。

12、短期內病毒不會自然弱化,但是豬群的耐受性會增加

13、病原與宿主最終會達成均勢共存的狀態。因此戰勝非洲豬瘟最終取決於豬。

14、疫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善待易感動物(豬),提供生理舒適度、原料清潔度和營養均衡度,可以降低感染概率。

15、“生理舒適”最基礎的就是“溫飽”,即讓豬吃好、住好。

16、人為干預能夠降低非洲豬瘟的感染率與死亡率。及時、果斷、精準的“拔牙式清除”是行之有效的。

17、科學監測、評估豬群整體的感染狀況和健康狀況,是“早快嚴小”控制非洲豬瘟場內傳播擴散的基礎。

18、對非洲豬瘟疫苗的過度依賴與過度質疑,都是非理性的。

非瘟“拔牙”效果如何?非洲豬瘟防控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19、人既是非洲豬瘟防控的主體,也是非洲豬瘟傳播的主要載體,必須把人在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優先考慮。

20、員工素質與執行力是非洲豬瘟防控的關鍵。豬場最大的浪費是低素質員工造成的浪費。提高員工薪資福利並不等於提高員工素質,盡最大努力吸引與留住高素質員工。

21、無論如何,生物安全都是非洲豬瘟防控的基礎和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