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图片翻拍

——都江堰游摄简记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公元2018年7月17日,头伏首日。中午十二点左右,我来到都江堰风景区。这是景区的出入口。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进入景区大门,前面有一块宽阔地,周边摆有好多石刻,他们分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2年批准都江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监制;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世界遗产都江堰;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AA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著名学者的余秋雨题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拍照的人太多了,我给别人拍了好几张。之后,自己选好机位,让人给我拍一张。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卧铁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由于都江堰遵从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原则,在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要对河道清除淤积的泥沙。那到底挖泥沙挖到多深合适呢?经过人们的经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深度,并埋上卧铁。以后岁修就挖到卧铁为止。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演变历史

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卧铁与"深淘滩、低作堰"的6字水则,以及"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8字格言,是都江堰岁修淘滩的尺度。岁修清淤时必须淘够深度,以淘至见到卧铁为准,如果淘滩深度不够,内江河床太高,将减少成都平原来年春灌引水量,而如果淘滩过深,则会使过量的洪水涌入内江,导致内江灌区洪涝灾害。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卧铁至今留存4根。最早铸于明代万历三年(1575年),由四川御使巡按郭庄主持铸置。从鱼嘴沿内江河道向下约200米,就是有名的凤栖窝了,凤栖窝靠河岸的地方就是神奇卧铁的埋藏处,4根卧铁顺着河道的方向并排而卧。朝向江心的是最新的一根,上面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立……"字样。据了解,这4根卧铁中最里面的一根埋于明代万历三年,为郭庄所铸,第二根为清代同治三年何咸宜铸,第三根为1927年民国时管兴文铸,第四根为1994年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时铸造,并于1998年安放。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卧铁-真品

虽然史籍最早可考的卧铁铸于明代,但实体形式之外的"卧铁",作为考量岷江水量的尺度,早前就以石桩人像等其他形式,伴随着都江堰建堰2260年的历史。

以卧铁为标准的岁修淘滩之后,长约3000米的鱼嘴分水堤。在旱涝时节分割内江、外江的岷江水量时,可以得心应手地演算"四与六的哲学":春耕用水季节,内江进水六成,外江进水四成。而在夏秋洪水季节,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都江堰每年引向成都平原的水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然而,科学衡量引水量的还是卧铁。都江堰岁修淘滩的标准,就是淘见卧铁。卧铁以更加精细的方式成为天府之国的水之"度量衡"。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路过卧铁展示区后,马上就进入堰功道。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2000年,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时,离堆园经精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园内建堰功道,长150米,宽14米,两旁排列十二尊治水先贤铜像,铜像间置树龄数百年至千年以上的银杏桩景。

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他们是文翁(西汉)、诸葛亮(三国)、高俭(唐初)、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忧(宋)、吉当普(元)、卢翊(明)、施千祥(明嘉靖)、阿尔泰(清乾隆)、强望泰(清道光)、丁宝桢(清光绪)分别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部分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都江堰离堆公园堰功道两边安放了12尊古朴凝重的青铜塑像,是两千多年来,拓展、修缮和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有功之臣。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治蜀先治水"、"水清则政清"的思想。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堰功道中心线上有多个花坛,呈一字型。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两边是水渠,好多只石刻龙头向水渠戏水。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水渠的上游端口,左右各有一只喷射清水的石刻龙头。

先贤们治蜀先治水、水清则政清的思想在堰功道上体现的淋漓至尽。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丁宝桢(清光绪)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阿尔泰(清乾隆)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卢翊(明)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赵不忧(宋)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章仇兼琼(唐)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诸葛亮(三国)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文翁(西汉)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高俭(唐初)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刘熙古(宋)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吉当普(元)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施千祥(明嘉靖)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强望泰(清道光)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祠,李公庙等。位于都江堰离堆北端。创建年代不详。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在"5.12"大地震中伏龙观受到重创,大地震震波穿越龙门山断裂带,一时间,古老的伏龙观瓦砾飞溅,梁柱移位,身型歪斜。

伏龙观因为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内有李冰圆雕石像。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山环水绕"伏龙观",沃野千里"宝瓶口"。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离堆。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商木。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树立在正殿中的东汉李冰圆雕石像,1974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宽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长18厘米。石像冠冕长衣,手置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石像宽衣重袖,持插而立,通高1.85米,肩宽0.7米;插高0.28米,宽0.25米,插把长1.34米。石像头部已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1978年10月移入观中陈列。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都江堰伏龙观题壁记。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后殿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宝瓶口,是指 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个口了,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远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镜头拉近些.......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观澜望远镜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观澜亭里的石碑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川西第一奇功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伏龙观右侧的通道旁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李冰率众治水的图案。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飞沙堰泄洪坝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主要功能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三是排沙,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鱼嘴是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安澜索桥又名珠浦桥,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北约2公里的岷江上。清嘉庆八年(1803) 重建。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桥时,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建桥时其妻杨氏出力不少,民间又称其为"夫妻桥"。原长320米,现长280米,以木排为板,石墩为柱,承托桥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缆绳横架江面。1962年,对索桥进行了维修,改10根竹底绳为6根钢缆绳,改扶栏竹绳为铅丝绳,铅丝绳外以竹缆包缠。1964年岷江洪水暴发,全桥被毁。重建时,只改木桥桩为钢筋混凝土桥桩,余照旧。后因兴建外江水闸,将索桥下移100米,重建时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改单层金刚亭为可供行人休息的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桥长261米。安澜索桥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澜索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何先生修的桥因无栏杆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员处死,妻子为了为丈夫雪冤想尽办法修了栏杆。全长约500米,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二王庙,原为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剌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往郫县。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为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伟功德,将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又改称为二王庙。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远近风光十分绮丽,故有"玉垒仙都"的美誉。

庙门前壁上有清代末年绘制的《都江堰灌溉区域图》,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庙内观澜亭下,一排丹墙石壁上镌刻着两则治水《三字经》。一则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灌县知县胡圻依据历代都江堰治水经验编成的《三字经》,文曰:"六字传,千秋鉴。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笼编密,石装健。砌角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遵旧制,复古埝。"另一则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府知文焕对原《三字经》作修改,又重刻于二王庙石壁上。内容是:"深掏滩,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后人总结的治水《八字经》:"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具湾截角,逢正抽心"被认为是饱含哲理的治水真谛,至今广为传颂。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四川老建筑-成都:新津观音寺


秦堰楼,因都江堰建于秦国而得名。这里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秦堰楼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未建之前,这里是"观景台",又称"幸福台",因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3月21日曾站在这个位置,仔细观看都江堰。在伏龙观和二王庙里陈列了这幅珍贵的照片。登上秦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作者张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