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澡時,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上大學的時候,冬天洗澡,來自北方的室友總是吐槽

“這邊的澡堂我真的習慣,連個搓澡師傅都沒有”

“你自己搓不也一樣啊”

“自己搓,總感覺不乾淨,我們澡堂的搓澡師傅可帶勁了,能搓出一桶的泥呢”

“到底是你(zang )厲害,還是搓澡師傅厲害呢?”

一到冬天,澡堂裡的搓澡工都會出現,他們拿著搓澡巾,給人搓澡的手法專業又嫻熟。

天氣寒冷,很多人泡完澡後,覺得搓搓泥很舒服,每次都搓到全身通紅,身上掉泥才罷休。

如果沒有泥,會感覺洗的不夠“過癮”!

甚至有人發明了許多搓澡神器,什麼搓澡神器、絲瓜瓤、搓背巾等等。

搓澡時,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對於身上的泥,各地還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搓澡時,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那麼搓下來的“泥”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是你身體上的廢物組成的,身體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那皮膚肯定也要來一波新陳代謝。

然後你皮膚還要分泌油脂、汗水,再加上空氣中灰塵附著。所以最後就會有一層的廢物在表皮上。

雖然同樣都是人,但是每個人身上的廢物量,是不一樣的。

整體來說,油性皮膚的人“泥”會多一些,這些泥都是油脂。

主要區別就在於油性皮膚的人,油脂的成分稍微多一些,而乾性皮膚的人,皮屑多一些。

為什麼“澡泥”生生不息呢?

① 每時每刻,人體都在進行新陳代謝,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皮屑;

② 人體一直處於出汗狀態,只是有時無法明確的感知到而已,尤其是睡眠狀態、情緒變化等;

③ 皮膚呼吸也會產生分泌物;

④ 外界環境中的細微顆粒物、細菌等會黏附在皮膚表面;

所以,即使每天洗澡搓泥,都洗不“乾淨”,但若過度搓泥,還會引發疾病。

這層“泥”有什麼用?

洗澡是我們每天都做的事,也有講究。

搓澡時,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洗對澡,不僅能保持個人清潔度,還可以消散疲勞感,輔助預防疾病,但若是清洗不當,疾病也會找上門!

角質層是人體皮膚表面的第一道防線,可以抵禦外界的微生物入侵,降低物理、化學物質的刺激,防止水分丟失過快。

但若是頻繁洗澡或是過度搓泥破壞了角質層,不僅會降低皮膚該有的抵抗能力,還會增加皮膚過敏幾率。

如果一邊搓澡去除自然屏障,一邊抹上潤膚霜添加人工屏障。

這其實是本末倒置,就像把珍貴的母乳倒掉,給孩子喂牛奶一樣。

經常搓澡的壞處:

1. 使皮膚乾燥瘙癢

失去了外圍的角質層,表皮極易出現過敏,皮膚乾燥,甚至誘發瘙癢症等。只會越搓越癢,越撓越癢。

2. 使皮膚破損引發感染

如果每次搓澡都搓到全身通紅,很多表皮細胞就會出現壞死。加上搓澡巾並不能保證乾淨,非常容易引起感染。

幾天搓一澡?

如果皮膚比較幹,那10-14天一搓就好了。

皮膚比較油、運動量又比較大,就是說出汗特別多,一週一次就可以。

搓澡時,搓出來的“泥”到底是什麼?

搓的時候讓搓澡工注意力度,像脖子、耳後、腋下、手腳關節處等,這些平時流汗較多但又不容易經常清洗的地方重點搓一下就可以了,但不要過度。

如果真覺得自己身體某個部位,角質層實在是太厚了,嚴重影響觸感,使用合格的去角質產品就好了。

DrX說:

躺在床上,各種姿勢任搓澡工擺佈,正面反面前面後面,當搓完之後,看著一地的灰泥,享受自己的身體在熱水的沐浴下昇華。

但半個月搓一次就可以了。平時不要每次洗澡都拿著搓澡巾,進浴室一頓猛搓。搓澡有風險,操作需謹慎!不然你還得進醫院麻煩皮膚科醫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