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鮮血喚醒民眾——江西民族革命運動先鋒趙醒儂烈士的初心故事

以鮮血喚醒民眾——江西民族革命運動先鋒趙醒儂烈士的初心故事

南豐一中校園裡,靜靜佇立的趙醒儂雕像。

93年前,在南昌德勝門外的一塊芝麻田裡,一陣淒厲的槍聲響起,一位有志青年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哭鄱湖,鬼雄人傑同流,長恨洪都風波起,頓教生命即時休,天地人同仇!”

“剩好頭顱酬死友,憑真面目見群魔!但願此身為國赴大義,為黨為革命,任勞任怨決不計他人。”

… …

他的壯烈犧牲,震動了無數仁人志士,引來方誌敏、袁玉冰、張朝燮等革命先輩的悲痛惋惜。

他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中國青年,以朝霞般的鮮血喚醒江西之民眾。

他是誰?他就是江西民族革命運動的先鋒、江西黨團組織主要創始人趙醒儂烈士。他的一生繞不開“覺醒”二字,甚至連姓名都蘊含此意。這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這是他終生的事業,哪怕一生顛沛流離,哪怕付出生命!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趙醒儂烈士的故鄉南豐縣,通過採訪、翻閱黨史資料,得以穿越茫茫時空,撥開歷史煙雲,走近這位覺醒之士,感受覺醒力量。

改名“醒儂”

趙醒儂原名趙性和。改名之舉,實為這名被壓迫青年發自心底的抗爭。

1899年,趙醒儂出生在南豐縣城的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一名裁縫。儘管趙父終日辛勤縫紉,但在苛捐雜稅、地租利錢的盤剝下,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艱苦。幼年時,趙醒儂斷斷續續在私塾裡唸了幾年書。後因家中變故,無奈中止學業。

辛亥革命爆發後,南豐成立縣立高等小學。趙醒儂果斷剪掉辮子,欣喜地報考這所新式學校,學習新知識。可是,生活重擔像大山一般不給趙醒儂喘息的機會,尚未畢業的他不得不再次輟學,背井離鄉,到長沙、常德等地當學徒。

當學徒的日子很是難熬:遲睡早起,半飢半飽,夏日幫老闆打扇,替老闆娘抱小孩,稍有不慎,便要“吃藤條”。不堪壓迫的趙醒儂,顛沛流離來到繁華的上海。初到上海,趙醒儂想上學,交不起學費;想找工作,無人理睬。為了活命,趙醒儂只好每日沿街叫賣報紙,夜裡蜷縮在小菜場裡休息。有時遭遇巡捕驅趕,他只好整宿在大馬路上來回踱步。後來,在幾個窮朋友的幫助下,趙醒儂在一家小商鋪裡當了夥計,但日子依舊過得悽苦。

1919年,一聲驚雷震九天,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爆發了!從這場偉大的運動中,消極迷茫的趙醒儂看到了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曙光,毅然將“性和”改為“醒儂”,以表自我的覺醒和救國救民的決心。

從“夥友”到早期共產黨員

1920年,對趙醒儂來說,是個較為特別的年份。這一年,他第一次知道了勞動節的歷史,懂得了勞動者的權利,看到了勞動界的希望;這一年,他懷著為夥友(指店員、工人)“謀幸福、謀大團結”的願望,加入了上海工商友誼會。

趙醒儂十分活躍,不僅參加友誼會組織的各種活動,還經常為該會刊物《上海夥友》撰寫稿件。字裡行間洋溢著真情實感,字字句句飽含著血與淚:“難道我們夥友不是中華的國民?難道我們不是黃帝的子孫?難道我們甘心做涼血動物只肯伏而不動?不是!不是!”“可憐呀,我生在這種萬惡社會,從小又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所以我長了廿多年,就過了二十多年的‘非人’生活。”……可是,上海工商友誼會的成員並不是純粹的店員、工人,還有中小商人。這就不能不影響到《上海夥友》,在灌輸階級意識的同時,還夾雜著改良主義和勞資調和的觀點,企圖瓦解夥友們的鬥志。對此,趙醒儂內心備受煎熬,痛苦地思索著前行的方向。

這時,經人介紹,趙醒儂進入江蘇省立第二師範附設職業補習學校學習。他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大量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來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慢慢的,共產主義信仰的種子在趙醒儂心中深種。1921年,趙醒儂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創建江西黨團組織

1922年,江西革命青年方誌敏來到上海,決心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尋找革命真理。天遂人願,方誌敏結識了贛籍青年趙醒儂,兩人一見如故。得知方誌敏入團的志願後,趙醒儂欣然答應做他的入團介紹人。不久之後,與方誌敏保持聯繫的江西另一個革命青年袁玉冰也來到上海。這樣,三人在上海相見,十分投緣。他們時常聚在一起,議論時局,共同商議如何在革命氛圍不濃厚的江西傳播馬列主義。同年,受組織委派,趙醒儂回江西開展革命工作。

1923年1月2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建立。1924年5月,中共南昌特別支部成立。1926年4月,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在江西的革命歷史進程中,這幾個時間點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同樣,對趙醒儂來說,創建江西黨團組織,是其革命生涯中最厚重的一筆——

他參與創辦南昌文化書社,“從別處運輸”馬列主義來“灌溉”江西青年思想界,以期“荒涼”的江西開出幾朵燦爛的“文化之花”。

他密切聯繫群眾,調查南昌手工業工人情況,深入郊區建立揚子洲農民協會。

他培養革命青年,介紹了許多同志入團入黨;主張在實踐中,讓青年幹部錘鍊成長。

他為了革命,不顧個人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1925年12月,趙醒儂赴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在南昌牛行車站被捕,經積極營救出獄後繼續從事革命工作。1926年8月,在南昌百花洲再次被捕。同年9月的一天,趙醒儂被押出牢房,他昂首挺立,從容淡定,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英勇就義,時年27歲。

廉潔奉公的“闊老爺”

江西黨團組織建立後,秘密機關設在南昌解家廠的一棟民房裡。為掩人耳目,趙醒儂喬裝成一位“闊老爺”。“闊老爺”要有闊老爺的樣子,得有僕人服侍。於是,方誌敏把堂弟方誌純介紹給趙醒儂做“廚子”和“門衛”。

當時黨的活動經費非常困難,為儘可能地節省不必要的開支,趙醒儂嚴於律己。那時,出於喬裝需要,組織上給趙醒儂做了一件長褂。他十分愛惜這件長褂,除了出門或會客,平時很少穿。方誌純回憶,在他的印象中,除了這件長褂外,趙醒儂沒有另外叫組織上做過新衣。在秘密機關,趙醒儂經常工作到深夜,實在餓得不行,就叫方誌純幫他買碗餛飩吃。本來一碗加雞蛋的餛飩要30個銅板,為了省錢,趙醒儂只讓方誌純買5個銅板一碗的普通餛飩。

趙醒儂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家人也是如此。趙醒儂妻子魯氏住在南昌營房街附近,為防止暴露,他從不讓妻子到秘密機關來。趙醒儂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按組織規定可領取生活津貼。但由於黨的活動經費沒保障,趙醒儂的生活津貼,不僅不夠日常生活開支,而且常常因多種原因不能及時領取。為此魯氏帶著女兒時常過著沒米下鍋的清苦日子。起初,魯氏有過怨言,但她漸漸發現趙醒儂和許多人在一起“幹大事”,便默默接受了這一切。

紅色記憶永不逝去

趙醒儂雖然犧牲了,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與趙醒儂“對話”,南豐縣地方文化研究專家、78歲的曾志鞏為此窮盡半生。早在上世紀70年代,曾志鞏因工作關係,參加趙醒儂事蹟調查。在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中,曾志鞏被這位覺醒之士深深打動,萌生了為趙醒儂撰寫傳記的想法。2001年退休後,曾志鞏長居上海,仍不顧年老體弱,廣泛採訪有關部門,長時間沉浸在圖書館裡查閱舊報刊,並自費到嘉興、南昌等地收集檔案,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2014年,通過多年的努力,曾志鞏最終完成了30多萬字的《趙醒儂傳》。

聽聞記者此行採訪趙醒儂事蹟,恰好回鄉的曾志鞏很是高興,“趙醒儂是一個真正的職業革命家,是江西民族革命運動先鋒。出身窮苦,心繫家國。你們要好好宣傳他呀!”

趙醒儂的故事被記錄,他的不朽精神也同樣被傳承。在南豐,循著革命英烈足跡,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65歲的胡細毛仔,出生在南豐縣萊溪鄉上井村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早年憑著一手泥工好手藝,胡細毛仔從搞建築起家,逐漸積累了不菲的家產。富裕起來的胡細毛仔不忘回報社會,大到建橋修路,小到捐資助學,他都會慷慨解囊。30餘年來,據不完全統計,胡細毛仔捐助的資金累計達300多萬元。

曾立國,已故南豐縣政府辦副主任兼人防辦主任,參加工作近30年,先後獲得了100多項先進和榮譽。他用工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哪怕是在生命走到最後的時候,都在調度安排工作,力求至善至美。這是一個共產黨人用實幹實績詮釋擔當和忠誠的寫照。

記者手記

採訪趙醒儂烈士的事蹟,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以己之覺醒喚民眾之覺醒,引導中國歷史走向光明的堅定決心。他的一生儘管短暫,卻充滿了革命激情。他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每一次回望過去,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70年滄桑鉅變,今日之中國,是如此青春、可愛、幸福。我們不應忘記,國富民強、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是無數革命英烈前赴後繼,用鮮血換來的。這些革命英烈,是共和國最閃亮的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接續奮鬥,是緬懷革命英烈的最好方式。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全黨上下開展,追尋革命英烈的初心足跡,繼承革命英烈的遺志,我們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1899

出生於南豐縣

1921

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3

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

1924

任中共南昌特別支部書記兼組織幹事

1926

任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組織部主任;同年9月,在南昌德勝門外犧牲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