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來源 | 秋葵媽媽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這樣教育下的孩子表面乖巧,實際呢?

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篇文章:《現代教育的主要問題 ,就是打孩子打太少了》。 文章細數了現代教育的“幾宗罪”: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只會給孩子講道理,結果是一隻耳朵進一直耳朵出;家長想讓孩子做得什麼,得花費大量口舌,不僅效率低下,還不一定有用;沒被打過的孩子,身體和精神抗壓能力都低,無法適應社會;

還有不懂得尊敬父母、寫作業效率低下、沉迷電子遊戲等等,幾乎所有常見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打太少”。 文章呼籲,有孩子的家庭必須備一把戒尺,該揍揍,該罵罵,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 這篇看上去很像是賣戒尺的軟文,結果卻引來朋友圈瘋狂的點贊。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我拿衣架坐在旁邊,效果賊好,幾下就寫完了。”“上次孩子在遊樂園推了一個小姑娘,我馬上一個巴掌打下去,讓他長個記性!”“太有道理了,孩子又聽不懂,打幾下最有用!”

孩子做了錯事、沾染了壞習慣,家長肯定是最著急的。 世界上沒有不疼孩子的父母,之所以大家最後會選擇用“打”來教育孩子,實在是因為沒有其他招了。 但是,打孩子短期有用,長期呢?表面上有用,內裡呢?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打孩子有效,但代價很大

打孩子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道理有很簡單,是因為它會引發孩子一種人類最本能的情緒,叫做恐懼。 恐懼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逼著馬戲團的狗熊、猴子,克服了自己的本性,學會騎車、拍球、走鋼絲,因為它們害怕馴獸師的鞭子。 同樣的,被打到聽話打到乖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懂得了道理、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他們僅僅是因為怕而已。 曾經有一部叫《黑象》的紀錄片,揭示了大象旅遊業背後的種種殘忍:無數小象出生就與母親分離、被人類無止盡地毆打、被囚禁在不能轉身的小籠子裡。 記者問馴獸人員,大象本就是比較聰明的動物,為何要如此對待它們,馴獸人員回答說: “這是必須的,因為大象是很敏感且聰明的生物,如果不是這樣殘忍的訓練,磨掉它們的本性,根本不能騎,更不能聽指令表演節目。” 聞之人不寒而慄! 馴服大象尚且需要如此暴力,那麼“調教”更有靈性的人類寶寶呢?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愛默生曾說過:凡有恐懼的地方,就不會有愛和幸福。 知乎上有幾位網友是這樣回答自己被打時心情的: “小時候只感覺很怕,長大了覺得恨之入骨,從未原諒。” “你永遠不會記得小時候他是怎麼寵你愛你的,卻永遠會記得他掄起手準備打你的樣子。” “即使父母上了年紀,開始尊重你,心平氣和地對待你,你也無法對父母自然地說出那句我愛你們。飯桌上總是特別安靜。” 是的,打孩子是有效果,但是這個效果的代價是巨大的。 它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內在驅動力、自尊自愛,它最大的代價,是那一份血濃於水帶來的親密和愛。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自己被打到“乖”,所以習慣這樣對孩子

我相信每一位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並不是每一位父母,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有足夠的辦法去應對和解決。 我們之所以會衝著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動手,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已經無計可施,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有些父母會說,我們小時候也被打過罵過,不都好好的麼?而秉承這種觀念的父母,絕大部分都是體罰和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我是一位有三個孩子的全職媽媽,所有人都覺得我對孩子耐心又溫柔,但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我對孩子動過手。 也很奇怪,孩子如果考試不好、把家裡弄一團糟,都不會使我心煩,但是如果晚上到點不好好睡覺,絕對會惹毛我。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後來在一位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我回憶起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一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纏著加班回來的媽媽,不肯去睡覺。媽媽大概是太累了,盛怒之下打了我好幾個巴掌。 現在,輪到我的孩子不肯睡覺了。可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學會的應對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孩子一頓,打到他們不敢哭為止! 我們自身的童年經歷和早期創傷,不論大小,都會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當我們情緒動盪的時候,這些經歷就會佔據主導地位,跳出來傷害孩子。 正因為小時候被父母“打到乖”,所以成年後的我們,也就只會這一種管教方法。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會打孩子,僅僅是因為,這是一種不經大腦的習慣和經驗使然。 沒有被善待過的人,是無法學會善待他人的。 而暴力,就這樣以愛之名,隨著我們的血脈流傳。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怎樣才能不養出這樣的“乖孩子”?所以,當下一次我們又忍不住要掄起打孩子的手的時候,該怎麼做? 首先,請立刻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會兒,哪怕只有3分鐘。 當我們情緒激烈的時候,大腦會進入低模式進程,既負責理性決策和思考的大腦前額葉皮層開始工作緩慢。 這個時候我們會大喊大叫、行為衝動、反應遲鈍、無法思考,不僅不能幫孩子什麼,還會嚇到他們。 相反,如果我們能離開充滿壓力的環境,選擇去陽臺吹下風、去衛生間洗把臉,哪怕只有一會兒,也能讓我們迅速恢復理智。 不要在盛怒的情況下談控制情緒,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離開那個讓人發怒的環境。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其次,如果你曾對孩子情緒失控,一定要和他們修復關係。

被打的時候,孩子的心是碎的。即便他們後來表現得沒有異常,但他們的心已經有了裂縫。 和孩子進行關係的修復,就是對那些裂縫進行修復的過程。 告訴孩子,捱打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爸爸媽媽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告訴孩子,他們或許犯了這樣那樣的錯,但是誰都有犯錯的時候,犯錯並不能成為捱打的理由,永遠不可以。 告訴孩子,不僅爸爸媽媽不可以傷害他們,以後誰都不可以去傷害他們。 經常被打的孩子自我價值感通常都很低,及時的修復關係,可以幫助他們找回價值感。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最後,最重要的是告訴自己,讓你無法忍受的並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你內心小孩的傷痛。 《平和式父母》一書的作者,勞拉·瑪卡姆博士說過: “當孩子激怒我們的時候,正是我們遭遇心理障礙的時刻。這並非玩笑。每當孩子按下你的情緒按鈕時,他只是在提醒你童年時期沒有解決的問題。” 所以,如果你會打孩子,那一定要和自己內心的小孩說:爸爸媽媽當時打你,也不是你的錯,你只是個孩子而已。原諒你的爸爸媽媽,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給自己和孩子更多的機會生命的力量是頑強的,這種頑強可以體現在一棵小苗在懸崖峭壁上茁壯成長,也可以體現為一個小動物為了抗拒馴服最終傷人自戕。 孩子的成長也是充滿力量的,這種力量是向陽還是向暗,和我們父母的做法有關。 曾經有一篇文章說得很好,養孩子不是馴獸,而是種樹。 當一棵樹長勢不夠好,我們不會去罵它,只會努力去想辦法,鬆土不行澆水、澆水不行施肥、施肥不行就多曬太陽,我們會有耐心地一個個辦法去嘗試。 養孩子莫不如是。

這種孩子只是小時候聽話,長大後就容易變壞

當我們覺得這一種方法教孩子不管用,那就換一種;當我們換了100種方法都覺得不管用,那就試試第101種。 這種不斷嘗試的過程,既是在養育孩子,也是在養育自己——我們平和有愛地對待孩子,其實也是在擁抱過去那個被不公平對待的自己。 如此,孩子和你,都擁有了再次幸福的機會。

-end-

Tips:喜歡請轉發!如果想第一時間收到更多好內容,請把我們置頂/設為星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