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和光緒面臨的同樣的遭遇,為什麼他能夠最終翻盤?

漢武帝劉徹的權力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如果沒有聰明的母親,劉徹成為皇帝幾無可能。因此,劉深知自己的權力來之不易。而繼承皇位之初,劉徹並沒很快享受到皇帝的一言九鼎之勢。正是因為這些坎坷,使劉徹一生之中都在打造至高無上之權。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均不容許出現權力的挑戰者。

漢武帝劉徹和光緒面臨的同樣的遭遇,為什麼他能夠最終翻盤?

漢武帝劉徹的即位過程比較複雜,這與其非嫡長子、非皇后所生有很大關係,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他即位後,仍面臨著兩股勢力的打壓,即其祖母和母親。起初,他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劉徹即位時只有16歲,對如何治理天下也是比較懵懂。而劉徹具有天生叛逆的性格,他對時下的一些禮制很不滿意,但他並沒有很好的辦法。碰巧,他認識了董仲舒這個人,董仲舒的一番話讓他決定推崇儒術。於是,他開始重用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兩個儒生,進行了一些禮制改革。這一切都被其祖母太皇太后竇太后看在眼裡,竇太后一直崇尚黃老學說,這與劉徹正在推行的儒家思想相左。竇太后十分生氣,大罵劉徹:“臭小子,剛即位就想改天換地,翅膀硬了吧?”之後,開始粗暴干預朝政,迫使漢武帝劉徹革去趙綰和王臧的官職,停止改革。此事,對劉徹來說,有一種被當頭潑了一盆涼水的感覺。劉徹也是非常生氣,敢怒而不敢言。如果是一般的無知皇帝,或許還想和祖母爭鬥一番但劉徹深知,自己根本沒有實力與祖母展開較量。而漢初呂后把持朝政的事實,讓劉徹明白不能與祖母對抗。另外,劉徹更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祖母年事已高,沒幾年活頭了。自己還不到20歲,沒有必要與其爭個魚死網破。最終,劉徹決定利用年齡的優勢,耗死祖母竇太后。於是,劉徹反而更加尊敬竇太后,承認自己的錯誤,說自己年少無知。此後,有什麼大事,都要向竇太后稟告。權力慾望極強的竇太后,這才對這個孫子越來越滿意。一直到漢武帝劉徹即位的第六年,他都積極配合竇太后的決策,甘願做一個執行者。

漢武帝劉徹和光緒面臨的同樣的遭遇,為什麼他能夠最終翻盤?

然而,就在竇太后剛剛駕崩後,劉徹開始了瘋狂的報復,而且特別快。首先,他在朝堂上指出:“竇太后之死,是國之不幸,必須要厚葬,舉行隆重的葬禮。”他要求竇太后的兩個親信重臣負責操持竇太后的葬禮,並說“你們辦事,我放心。”而這兩位重臣也確實盡心竭力,將葬禮辦得很好,朝廷上下都很滿意。但此時,劉徹突然變臉,雞蛋裡挑骨頭,愣是說葬禮辦得不好,便革去了這兩個重臣的官職。其他官員還沒看出名堂,都暗自大誇皇帝:“吾皇真是孝順,葬禮都辦成這樣了,他還是覺得不夠。可見,這祖孫倆關係太好了。”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漢武帝劉徹又連續罷除了竇太后安排的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換上一班自己的人馬。眾官員這才明白:“鬧了半天,皇帝都是裝的啊,這祖孫倆的關係太差了,這以前怎麼一點兒也沒看出來呢?劉徹不僅欺騙了祖母竇太后,欺騙了所有官員,也包括自己母親。劉徹母親王太后原本還想效仿其婆婆竇太后,把持或干預朝政。但此事之後,她頓時打消了這個念頭。而且以祖母竇太后為核心的強大的外戚實力瓦解了,母親王太后的外戚勢力也被震懾了。

漢武帝劉徹和光緒面臨的同樣的遭遇,為什麼他能夠最終翻盤?

自此,漢武帝劉徹真正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