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紫禁城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其建築技術、建築文化和藝術可作為我國古代建築的典範。紫禁城古建築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屋頂上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它們可稱為“瑞獸”。所有的建築屋頂,在垂脊部位,最前面有一個仙人騎鳳的造型,其後面則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各種瑞獸。簷角小獸按規定順序由前向後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suan)猊(ni)、押魚、獬(xie)豸(zhi)、鬥牛、行(hang)什(shi),一共十個。

最前面是騎鳳的仙人,不算在小獸裡面。。以上瑞獸排序固定,數量均為單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從功能來看,紫禁城古建築屋頂的瑞獸裝飾,最初的功能是保護屋脊的釘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垂脊作為屋面兩個坡的交線,該位置既有坡度,而且泥背也非常厚。這使得該部位的瓦件容易在自重作用下產生下滑,並導致雨水滲入。為了防止泥背上的瓦件下滑,常常用釘子來固定該部位的瓦件,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然而,裸露的釘子很容易在空氣中鏽蝕,且雨水很容易沿著釘子滲入屋頂基層,因而古代工匠便給釘子帶了個“帽子”,這個帽子就是小獸造型裝飾,其材料與瓦件相同,或為琉璃,或為普通粘土。小獸造型的“帽子”增加了瓦件的重量,並相應增加了瓦件與泥背之間的摩擦力,不僅有助於釘子阻止瓦件下滑,而且能避免釘子暴露在空氣中,因而在實用功能上亦具有科學性。隨著古代施工技藝的成熟化,小獸裝飾逐漸與屋脊部位的瓦件連成一體了。由於紫禁城古建築屋頂有等級的,且古代帝王對祥瑞的崇拜,因而各異小獸造型又逐漸演變成了不同的瑞獸圖騰,並通過瑞獸數量來體現建築的等級,瑞獸數量越多,建築等級越高。當然,這些瑞獸的造型使得紫禁城古建築屋頂形象變得生動有趣,展示了我國古建築特有的藝術效果。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曾評價屋頂脊獸裝飾: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由此可知,紫禁城古建築屋頂上的瑞獸像集實用與觀賞一體。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紫禁城古建築屋頂上常見的瑞獸,即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獬豸、押魚、鬥牛九種瑞獸,除了有實用功能外,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龍寓意帝王,這與我國古代傳說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等無所不能的本領密切相關。鳳寓意寓意皇后嬪妃,它是百鳥之首,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每逢太平盛世,便飛向民間。獅子寓意護衛皇權,它相貌兇猛,勇不可擋,威震四方,是百獸之王;它高貴、尊嚴,極具王者風範;它威武、吉祥,被奉為護國鎮邦之寶。天馬寓意護衛帝王的天空戰神,其形象通常為奔騰的駿馬,無雙翼,為戰神,有多位,表現了漢民族的尚武精神。海馬寓意護衛帝王的海中戰神,其外形與天馬類似,高大威猛,有著優秀的品質,為瑞獸。狻猊寓意護佑帝王平安的神獸,其形如獅,頭披長長的鬃毛,具有善於奔跑、兇猛無比,能食虎豹的特點,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獬豸寓意護衛皇權的神獸,它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是維護帝王統治利益的工具代言。因而,此處的獬豸。押魚寓意為滅火防災,其外形特點為龍首魚尾、前足有爪、後背有脊,具有噴出水柱,滅火防火的本領。鬥牛為牛頭龍身,牛身有魚鱗,尾巴類似魚鰭,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瑞獸,因而寓意為紫禁城宮殿滅火防災。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規模最大、建築等級最高的宮殿建築,其屋頂上瑞獸的數量是最多的,且數量是單數,共10個: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獬豸、押魚、鬥牛、行什。在紫禁城宮殿建築中,僅太和殿屋頂有行什。之所以被稱為“行什”,是因為該瑞獸在太和殿屋頂排行第10。從外形特徵看,行什面部五官奇特,眉毛翻卷,環眼暴睛,朝天鼻,鳥嚎嘴,兩獠牙,身材壯實,乳凸腹鼓,肩部後方還拖普一對翅膀,雙手交叉拄普一杆金剛杵,手掌為十指,但腳部卻為四趾,造型似鷹爪。其造型與雷震子有著多處類似之處。而雷震子在古代多與雷公等同,是主管打雷的神。太和殿在歷史上多次著火,其主要原因與遭受雷擊有關。因此,行什的主要寓意是防雷。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屋脊上的古建---精靈瑞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