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國鐵集團最漂亮的一塊資產要登陸A股了。

近日,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IPO招股書在證監會官方網站進了預披露,發行股票不超過 75.6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5%。若一切順利,京滬高鐵上市後很可能將登上國內交通運輸版塊第一大上市公司寶座。

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67人管理1870億資產,人均收入55.6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京滬高鐵於2008年4月18日全線正式開工建設,歷經三年多時間建成通車,正線長1318千米,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全線採用動車組列車運行, 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最小列車追蹤間隔為3分鐘。

作為國家戰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組成部分,京滬高鐵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全線共設24個車站,連接了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區。

截至2019年9月底,京滬高鐵全線累計開行列車99萬列,共發送旅客10.9億人次,其中,2018年,本線車開行數量高達17.3萬列,今年僅1-9月則開行了13.9萬列。

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在這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後,京滬高鐵的員工人數(含借調人員)只有67人,截至9月30日,該公司總資產逾1870億元,人均管理資產規模高達27.9億元。

根據招股書,2018年,京滬高鐵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為3725萬元,摺合人均年收入55.6萬元,而當年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表顯示,高滬高鐵副董事長、總經理邵長虹領取的薪酬為66.4萬元,其他亦在43.1萬元至53.1萬元之間,意味著整個公司員工收入非常平均化。

利潤遠超三大航,不差錢的京滬高鐵為何上市?

作為國鐵集團最重要的現金牛,京滬高鐵財務數據亦非常搶眼。

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京滬高鐵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旅客運輸與路網服務兩大部分。根據京滬高鐵與北京局集團、濟南局集團、上海局集團四方簽署的《京滬高鐵列車擔當協議》,京滬高鐵本線上開行的動車組列車由京滬高鐵擔當,並取得擔當收入,以票價款為主,而京滬高鐵跨線開行的動車組列車由其他鐵路運輸企業擔當並取得擔當收入,該公司向後者提供線路使用、接觸網使用等服務並收取相應費用。

2016-2018三年間及今年1-9月,京滬高鐵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2.6億元、295.6億元、311.6億元和250億元,旅客運輸與線路使用基本上各佔一半,淨利潤則分別為79億元、90.5億元、102.5億元和95.2億元,總體盈利能力呈穩步提升狀態,如此漂亮的業績令一眾交通運輸類企業汗顏。

南航是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一家,截至2018年末,總資產2466.6億元,運營各型號運輸飛機840架。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436億元,歸母淨利潤29.8億元。同年取得最高歸母利潤的國航也只有73億元。

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這樣一個資產負債率不到15%、一年淨賺百億並擁有充沛現金流的大白馬卻以收購京福安徽公司65%股權需要500億為藉口登陸資本市場呢?這背後很可能隱藏著國鐵集團欲複製中國移動模式,打造一個高鐵巨無霸的意圖。

市值或將達到2000億元,高鐵巨無霸呼之欲出

1997年10月,中國移動前身的分支機構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港交所掛牌交易,首發募集資金約42億美元,這家公司在隨後的七年時間裡通過陸續收購內地中國移動地方子公司最終在2004年完成了整體業務的上市工作。

打通資本市場的中國移動不僅在國內市場上不斷攻城略地,在一次次的網絡迭代搶佔先機,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京滬高鐵上市,2000億巨無霸呼之欲出,國鐵集團隱藏著什麼陽謀?

正在謀求IPO的京滬高鐵同樣沒有滿足於僅將京滬高鐵既有的業務打包上市,本次募資收購的京福安徽公司就是合蚌客專、合福鐵路安徽段、商合杭鐵路安徽段、鄭阜鐵路安徽段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通過此次收購,京滬高鐵將迅速擴大自己的網絡覆蓋,形成一個以京滬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的高速鐵路網。

一旦這步計劃能夠順利獲得實施,通過中國鐵投間接持有京滬高鐵49.8%股份的國鐵集團很可能在未來向後者注入更多的優質高鐵資產,以京滬高鐵為基礎,逐漸打造出高鐵巨無霸。

截至今年9月底,京滬高鐵基本每股收益為0.24元,全年預計不低於0.30元,參照廣深鐵路14.82倍的市盈率,京滬高鐵可能會高一些,假定市盈率同樣為14.82,總股本503.8億股,總市值將高達2240億元,超越上港集團,登頂國內交通運輸類上市公司榜首。

只是京滬高鐵能夠實現國鐵集團的宏大夢想嗎?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