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海鹰归巢的不仅是光——浅析各国航母自动着舰引导系统(三)

有意思的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装备的这套“电阻器-K42”型自动引导着舰系统,同样被运用在了印度海军购自俄罗斯的“维克拉马蒂亚”号之上,而这也是印度海军装备的第一款航母自动引导着舰系统。毕竟我们都知道,虽然印度在战后通过购买英国二手航母的方式,打造出了一支在印度洋地区不容忽视的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作战力量,不过由于这些二手航母本身的技术水平落后,同时其配套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对于引导着舰系统的需求不如常规起降模式的舰载机来的迫切。这导致印度海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对除去光学助降手段之外的舰载机引导着舰系统并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和使用经验。

指引海鹰归巢的不仅是光——浅析各国航母自动着舰引导系统(三)

直到外购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原苏联“巴库”号)在经过俄罗斯的一系列重新设计和改装,并具备了使用米格-29K舰载机的使用能力后,鸟枪换炮的印度海军舰载机部队显然对自动引导着舰系统有了较高的需求。而“巴库”号原装的“电阻器-K4”型自动引导着舰系统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显然很难入得了印度海军的法眼。为此,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测量技术科学研究所为维克拉马蒂亚号量身定制了一款专门用于出口的MNPK-15E“电阻器-E”型自动引导着舰系统,该系统在“库兹涅佐夫”号所用的“电阻器-K42”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和数字化显示设备,并将“糕饼桶”塔康导航系统的天线尺寸加大到了8.2米×5.6米。

和我们印象中的法国军事工业体系一样,身为法国海军象征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舰载机自动引导着舰系统的选择上也颇为特立独行。虽然“戴高乐”号所采用的引导着舰系统整体上与美俄中现役航母上装备的同类系统的构成与使用流程都极为类似,即同样包含了远距离定位于导航的NRBP-20型塔康导航系统、担负中近距离上空中管制和引导的DRBV-15C型搜索雷达(之后被升级为SMART-S MK2)、近距离的精密进场跟踪系统外加基础的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戴高乐”号并未装备仪表载波着舰系统),但其所属的精密进场跟踪系统却因为追求抗电磁干扰能力,并未选择我们常见的雷达无线电体制,而是采用了光学跟踪+激光测距的手段。

指引海鹰归巢的不仅是光——浅析各国航母自动着舰引导系统(三)

这也就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直在法国海军航母上得以运用的甲板进场着陆激光系统(DALLAS)。在系统的构成方面,DALLAS主要由光学跟踪系统与激光测距系统以及后端处理机柜组成。该系统依靠着红外/电视摄像机与激光测距仪具备的高定位精度、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可以同时为舰载机飞行员与舰上着舰指挥官提供有关舰载机、航母和气象等于引导着舰密切相关的信息。甲板进场着陆激光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可达5000米,其定位与精密进场跟踪雷达类似,正好用于衔接空管引导雷达与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

至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则因其最后采用的是以F-35B为核心的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STOVL)的舰载机运作模式。故而此型航母的舰载机引导系统非常简单,只保留了用于舰载机远距离导航的塔康导航系统以及负责对空交通管制和敌我识别引导的997型相控阵三坐标雷达,这甚至还不如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配置标准。总的来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只具备最低限度的舰载机引导着舰能力。

受篇幅所限,本文也只能粗略的介绍了一下全球范围内,这几型具有代表性的现役大中型航母所配备的舰载机自动引导着舰系统。至于余下的那些主要以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STOVL)舰载机运作模式而设计的轻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由于舰载机降落方式的差异等原因,对此类系统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故而不再做提及。而对于大中型航母来讲,一套成熟、完善、高效的舰载机自动引导着舰系统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指引海鹰归巢的不仅是光——浅析各国航母自动着舰引导系统(三)

不过在这完善与高效背后,过于繁杂的雷达无线电设备给航母的电磁兼容设计与整体电磁隐身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逐渐开始被各国海军所重视。特别是在舰载机无人化趋势日渐明显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在满足无人舰载机对自动引导着舰系统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的同时,将系统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将会是各大强国海军在未来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