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19E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三大特徵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從直-19E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三大特徵

對於國產直-19E出口型武裝直升機來說,有些網友覺得它與我國直-9相似,有相同的涵道尾槳,由此說這是一款由通用型直升機改造而來的“半路出家”的武裝直升機。其實,這個說法是可以商榷的。一款直升機,究竟是不是專用武裝直升機,其實要看它是否具備以下幾個核心特徵。

特徵一:串列式座艙

專用武裝直升機都採用由多塊平板防彈玻璃拼接組合而成的串列式座艙,可以讓武器操作員和飛行駕駛員能夠獲得良好的前方、左右兩個側面以及頂部觀察視野,由於不再考慮多裝人員和貨物,串列式座艙及機身機艙可以設計得窄扁、緊湊。而通用直升機,定位是多用途,可以用作運輸、救護、偵察等,主要考慮從是多裝人或多裝設備,機身、機艙空間儘量寬展一些為好,為此都採用並列式座艙及其機身。

直-19E就有著典型的串列式座艙、窄扁機身,前後座艙形成了明顯高低錯落的效果,後座艙位置高,視野更好,通常是飛行駕駛員坐在其中,前座艙為武器操作員,視野更接近地面,更便於操作武器對地攻擊。

與通用直升機的並列式座艙相比,直-19E窄扁的串列式座艙迎頭面積變小,由此氣動風阻更小,有利於提高飛行機動速度,雷達反射面積更小,有利於降低被地面火力擊中的概率,提高戰場生存性。

從直-19E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三大特徵

圖注:試飛中的直-19E武裝直升機

特徵二:起落架

直升機的起落架,有前後三點式之分,單輪在前,主起落架在後,叫前三點;單輪在後,主起落架在前,叫後三點。專用武裝直升機的起落架,都採用後三點式設計樣式。這一點特徵在直-19E身上也得到了體現。

專用武裝直升機戰場毀傷墜毀可能性大,而乘員又不能跳傘逃生,為了最大限度保障乘員生命安全,專用武裝直升機必須採用抗墜毀設計,其抗墜毀能力的核心設計環節,就在於體現在採用後三點式起落架上。從直-19E上可以看到,其後三點式起落架中,主起落架位於機身中部重心處稍微靠前位置,主起落架左右兩輪均有液壓式減振杆,一旦直升機遇到危險出現墜落,主起落架兩輪首先撞地,此時由於兩側液壓桿將起到有效的減振效果,可以使直升機最大限度減輕撞地力度,相當於讓直升機“軟著陸”,有效保護機內乘員的生命安全。

而直升機的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均位於機身腹部之下,前後輪間距小,佔地尺寸小,對於通用直升機來說,定位原本就是為了多用途,既要在陸上用,可能也兼上艦使用,採用佔地尺寸小的前三點式自然成為通用直升機起落架設計的首選。

特徵三:武器掛架

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第三個特徵,就是武器短翼掛架。專用武裝直升機的機身較為扁窄,可以將武器掛架短翼尺寸設計得較長,為增加短翼掛點提供了更大的潛力。我們在直-19E和直-9W身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專用武裝直升機和以通用直升機改造而來的“半路出家”產品在武器掛架短翼上的這種明顯差別。直-9W的武器掛架為弓形短翼,每側短翼只有一個武器掛點,要麼只掛反坦克導彈,要麼只掛火箭巢,不具備二者兼顧的能力。而直-19E上設計採用了全新平直短翼掛架,尺寸長,每側有兩個掛點,可以同時掛載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巢,火力攻擊能力比直-9W提高一倍。

從直-19E看專用武裝直升機的三大特徵

圖注:直-19E武裝直升機武器掛架特寫

與直-9並無瓜葛

毫無疑問,直-19E是典型的專用武裝直升機,而且,儘管它採用了與直-9相同的主旋翼以及涵道尾槳,但機身、起落架、短翼武器掛架等則完全不同,特別是機身設計,直-19E採用串列式座艙,座艙底部以及側面都加裝了防護裝甲鋼板,這些特殊性設計都需要與旋翼、尾梁、尾槳等其他系統作關聯匹配性設計,由此產生的設計難度、試驗難度以及工作量,與全新設計一款直升機產品已無二致,因此這款新型直升機也與直-9並無瓜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雜誌社推出的《2019建國七十週年大閱兵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