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今日看點: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科舉自唐初成為固定的取才方式,自此實行近一千三百年,成為我國曆史上通行時間最長、作用最大的官僚選取方式。初行科舉之時,唐太宗頗為自得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但此話未免誇張。整個唐代,科舉都只是在初創期,這是就它在整個官僚體系中的地位而言。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李世民

唐代科舉,錄取人數一直極少,最盛的進士科,太宗時期,平均每年僅十人。武則天加倍拓寬了官僚體系的門面,可是由科舉而進入體系的,每年仍不過二十人。唐代對科舉制的貢獻,是使它成為定期舉行的人才選拔方式,從而為它在後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成熟的主要時期是在宋代,它也是宋代發達的“文治”的基礎。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科舉博物館

若僅從科考錄取的人數來看,從宋太宗朝開始,由科舉獲得入仕資格的人數,呈爆炸性增長,個別年份達千人以上。當然宋太宗出於收買人心之需,走上另一個極端,這對於制度的健康發展而言,同樣是不利的。一年千人,十年即是一萬人,已接近當時的官員總數。故而,對錄取人數的限制是完善科舉制之首務。到北宋中期仁宗朝時,錄取數已經穩定,達到較為健康的水平:平均每年二三百人左右,其中主流的進士科大約百人。科舉出身者,必佔文官總數之太半。歷代傳承下來的恩蔭,仍據有官員數的較大部分,然而,遷至高層卻相當困難。這樣一來,中、高層官員中,科舉出身者就佔了絕大部分。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宋太宗

科目之固定與內容合理化,也是在宋代完成的。宋本來有許多科目,除進士之外,其他各種合稱“諸科”,就是各種科的意思。但從北宋中後期開始,專考背誦能力的“諸科”被取締,全部以進士科取士,此即明、清科舉制度的源頭,也使我們今天通常以為科舉的結果就是進士。但是宋的科目設置,卻比明清合理。同是進士科,又有“詩賦進士”與“經義進士”之分。概而言之,考試內容分三塊:經義,考察對經典的掌握,這是立國與修身之本,不可放棄;詩賦,考察文學水平,但寫詩作賦,多用典故,所以這一項也需以經典為基礎;策論,即政論與公文,考察政治理論水平和行政能力。詩賦進士考詩賦與策論,經義進士考經義與策論。士人可各取所長,而兩者互補,治國所需要的學識和技術,也可全部得到。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清朝科舉

宋代科考分為三個步驟:州一級舉行的“解試”,中央禮部的“省試”,以及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在仁宗嘉祐二年(1057)以後,通過省試者,殿試也全部錄取,其作用僅限於重排名次。各州有“解額”,即由朝廷限定的該州通過解試、有資格參加次年省試的人數,定“解額”主要依據該州以往順利完成解試(所謂“終場”)的人數,另外尚需參照地區的人口數、省試的登科數,再需考慮地區之間的平衡—“終場”人數高至數萬的東南大府、州,需有上限,不過數十名,而數百人“終場”的僻遠小州,不可能為零,也需分配幾名。各區域在文化方面固然有巨大差異,但從更高層面考慮,國家由許多區域構成,通過科舉給予各區域參政權利,正如同科舉也給了各階層參政權利。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科舉

而“解額”是體現這一權利的首要層面,這和漢代始創的“鄉舉裡選”用意相同。不過,獲得“解額”而參加禮部省試的大部分人會被淘汰,故而這種權利無法表現於最後的結果——殿試錄取名單。在宋初至熙寧間,東南的福建、兩浙路每次省試的錄取人數,呈遞增趨勢,而河北、河東、京東、京西諸路,卻日趨減少。這些傳統的“中原”路分,為國家的核心區所在,怎能如此被變相排斥?這一問題至神宗朝獲得較好解決。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王安石

熙寧四年(1071),在王安石所從事的科舉改革中,為京東、京西、陝西、河北、河東等北方五路特別保留禮部試錄取名額,從而維護了北方諸路的參政權利。科舉的規章制度也不斷得到完善。唐已經發展出地方與中央兩級三次考試,以多次篩選來確保公正,但若無制度保障,人性的弱點卻使不公正的事永遠在發生。士人平日的名聲對考官有重要影響,名聲在外者更易被錄取。更有考官接受囑託或賄賂,出賣名額。

宋代最重要的技術創新,是“糊名”與“謄錄”。“糊名”是指將考卷邊緣關於名字、籍貫等考生個人信息部分封起來,閱卷官就只能評價文章的價值而不能評估考生的價格。但這還不夠,閱卷官有時可以字體來分辨他想關照的學生,甚至兩者以考卷上的某種符記來作暗號。於是又多出“謄錄”一步,專派書吏謄抄考卷,進行編號,使字體與暗號不再起作用。等閱卷完畢、錄取名額與名次確定,再據謄抄稿尋找原稿,找出相應編號的考生信息。等這些技術在仁宗朝應用之後,考官與考生通同作弊,便基本可以避免了。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宋仁宗

另外,由唐至宋,每年開科舉變為三年一開。週期的變化,似僅是細節上的調整,卻同樣不能忽視。由皇朝的疆域來看,無論在唐在宋,邊緣地區的人們要到達京師參加科考,都是極為困難之事。比如兩廣福建的考生到長安,四川考生到臨安,無不費時耗力,備歷艱險。若每年開考,劍南嶺南士人,每年萬里遠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隔幾年來一次,錄取數幾乎為零,邊遠之地文士不能與中州相抗,極渺茫的機會,不如放棄了。然每三年開科取士,每次名額大增,機會也大增,對邊地考生就很有吸引力。儘管落後的局面長久未改,但是這些考生成為邊地與中原唯一往來不絕的人群,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維繫力量。宋政府也特別看重這些士子,到首都參加過若干次考試,即使不中,也製造機會,讓他們擔任本地的低級官員。網羅天下英雄的豪言壯語,在唐代還是虛多實少,在宋代卻可看作是朝廷最大的政治廣告了。

宋朝的科舉制度,避免考官和考生串通舞弊,為後世做出榜樣

宋朝科舉

總結

宋代科考錄取人數既多,待遇又較唐優厚。唐代士子通過禮部的科考,還要到官員的主管部門吏部去考試,不少士人通不過這一關,前功盡棄。宋代則不同,禮部試一通過,即可授官,這對於天下士子紛紛投身這一事業,有極大的促動作用。宋初承五代亂後,文風不盛,每年應試者寥寥。到了北宋中期以後,每年百餘人的水平,背後是上百萬的士子,在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東南地區比例更高。從宋代開始,科舉才真正發揮其傳播文化與凝聚人心的強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