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认为刘焉是东汉分裂为三国的罪魁祸首?

今古言堂


东汉分裂为三国的罪魁祸首是袁绍,如果不是袁绍建议何进杀尽所有的宦官,那么何进也不会死,何进不死,那么东汉朝廷就不会分裂,同时董卓也不敢进京,那样以何进为首的大将军依然会掌控东汉朝廷,而地方上的势力也不敢不听从何进为首朝廷。

而这一切与刘焉没什么关系,刘焉的能耐远远不是东汉分裂为三国的首要原因,只是一个有一些影响的决定而已,那么刘焉干了什么?



刘焉向汉灵帝建立设置州牧来代替刺史,作为郡守和刺史的上级,掌管一州的行政及军事,是一州之主,而刘焉之所以提这个建议,完全是为了自已的野心。

州牧一职是在王莽时期设置的,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汉都实行的是刺史制度,刺史是监察官,代表皇帝出刺地方,监察百官。东汉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刺史监察区,也称为十三州,刺史的作用就是监管地方的郡守和郡尉,并没有行政权,而且刺史的位低权重,相当于今天检察院一样。



汉承秦制,两汉实行的是郡国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地方的行政长官是郡守,通过让刺史监察,形成权力的制衡,刺史与郡守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而州牧不同,州牧是行政和军事一把抓的长官,又是刺史和郡守的上级,权力极大,东汉将整个天下分为十三州,原则上整个天下只能有十三个州牧。

到了汉末,刘焉怀着个人目的向汉灵帝建议设州牧管理地方上的一州,任命受朝廷信任的官员去地方担任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刘焉就被任命为首批三个州牧中的益州牧,另两人分别是幽州牧刘虞和豫州牧黄琬。



刘焉只是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而已,怎么能认为分裂三国的罪魁祸首是刘焉呢?当时的皇帝汉灵帝如果不同意,刘焉的建议一点用途也没有,关健是汉灵帝还同意了,并任命了三个州牧,然后第二年就去世,在汉灵帝手上仅任命了三个州牧而已,而刘焉就是其中之一的益州牧。

即使没有刘焉建议恢复州牧之职,天下照样会分裂成三国。



因为根本原因是东汉的统治已经腐蚀,桓、灵二帝昏庸无能,而东汉末年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十常侍)的大火拼造成了中央朝廷的权力被削弱,甚至名存实亡 ,中央朝廷轻易被董卓控制,由于中央朝廷失去的号召地方政府的实力,所以整个天下分裂成无数个小势力,这些小势力经过多年的兼并和统一战争,逐渐形成三国。

而这一切与刘焉毫无关系。



看看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就知道刘焉的建议毫无用途,董卓乱政后,关东诸侯推荐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这些人分别是: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看看,基本上都是太守和刺史,还有一个郡国的国相,而唯一的一个州牧还是董卓封的冀州牧韩馥,换句话说,东汉末年的大分裂,地方上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太守与刺史,刘焉所建议的州牧,实际上没有成气候。



但是刘焉的建议在乱世中也有一点作用,就是地方上的这些太守与刺史在不断的兼并过程中靠着自身强大的实力自立为州牧,或者能过控制汉献帝的权臣,如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等人,分封的州牧,让州牧成为地方实际的领导者,取代了太守与刺史,同时成为了太守与刺史的上司。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焉确实有不小的责任。

东汉制度,州刺史为监察官,权力很小,地位低(与县令同级,600石)。而当时郡守国相都是2000石,所以州刺史很难有作为。

184年黄巾暴动后,州刺史位卑言轻,郡守有地域限制,所以突然爆发的黄巾军非常容易摧毁了地方政权,冀徐青兖闹腾得厉害,汉灵帝被迫对世家与清流妥协,共同对付敌人。

暴动被联合镇压后,刘焉调任宗正,面对中央政局暗流汹涌,边军蠢蠢欲动,外戚即将与宦官决战,世家必然渔翁得利的局面,刘焉急切想脱离首都这个是非之地。



188年,刘焉建言汉灵帝:

现在地方豪强四起,黄巾余党不绝,中央处置应对非常困难,究其原因是刺史位卑言轻,无法统御各州安定四方。

刘焉建议汉灵帝设置牧伯,以重臣宗室去领州政,弹压郡国,厘清吏治,以安社稷。

自己则请求去交州任牧伯。



刘焉是想避祸,可汉灵帝非常感动,因为交州当时是鸟不拉屎的瘴疠之地。随后侍中董扶偶然对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确实是有天子气啊,可惜便宜了刘备),刘焉就急忙改请益州牧。汉灵帝同时安排黄埔嵩任冀州牧,黄琬为豫州牧,相当认可了刘焉的建议。



刘焉到任后,利用东州集团逐步清理益州本地官员,派张鲁割据汉中,拦截中央使者,最终形成益州的半独立王国。

所以,刘焉提议牧伯,搞出不向中央缴纳税金的独立王国,是东汉地方割据之始,远早于诸侯讨伐董卓。

194年,刘焉病死,临终将州牧职务传给儿子刘璋,等于开了第二个恶例。没得到中央政权任命就擅自世袭州牧官职。


四川達州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刘焉没那个能耐,他成不了罪魁祸首。

刘焉是“废史立牧”的始作俑者,但作为一项政策是有利有弊的。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如何掌控。

不能就此把东汉分裂归为这一政策,也不能归罪于刘焉。

我无意为刘焉辩护,反而认为刘焉不够格。

他没有资格上升到罪魁祸首这个层次。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后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

01

“废史立牧”的由来

汉末天下大乱,刘焉为了避祸,想求一安身之所,去做地方官吏。

刘焉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就请求朝廷安排去益州任职。

同时,刘焉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位在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军政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

朝廷同意了这一建议,并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全权处理益州军政大事。

刘焉到任之后,截断交通,斩杀使者,基本断绝了与朝廷的往来。

在州牧任上,刘焉基本不受朝廷的控制,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其他州郡如法炮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

02

军阀割据的真正缘由

表面看来,汉末割据的局面,似乎是起源于刘焉这一建议,但仔细分析一下就没有这么简单。

刘焉提出这一建议,是在中平五年(188年)。

此时,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已经基本被镇压下去了。

但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由于朝廷没有足够的能力出兵,就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人马,组织对抗起义军。

州郡各级大员趁机集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军阀。

不管有没有州牧这一说,有没有朝廷的授权,地方主政官吏,都开始各自为政,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啦。

从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情况来看,起兵的大多是刺史、郡守,而州牧很少。如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当时还是刺史)等都没有起兵。

讨伐董卓失败以后,各路诸侯回到自己的地盘,彻底摆脱了朝廷的管控,打乱了固有的官吏秩序。

至此,已经没有了地方官吏职责的分工,谁掌握了军队谁就说了算,已经分不出刺史、郡守还是州牧啦。

攻占一个地方后,自行任命官吏,最多就是上个表形式上举荐一下,不管朝廷是否认可就上任啦。

有的干脆连上表举荐这道手续也省了。

比如刘备,曹操任命为镇东将军、豫州牧,却命刘备去徐州打吕布,屯兵小沛。

刘备与曹操翻脸后,辗转到荆州投奔刘表,被派往新野驻军。

三顾茅庐时,刘备还自报家门是镇东将军、豫州牧。

你是很有权,但你说了有人听才是。

这多少还有朝廷任命的背景。

袁术任命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可没几天朝廷任命的太守也到了。还好二人没打起来。

究其原因,朝廷官僚体系的混乱,不是由“废史立牧”导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央朝廷失去了权威,无力控制地方。

不管是否有州牧的设立,都是一样的结局。

03

“废史立牧”并非一无是处

刘焉、刘表、刘虞,都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到地方任方面大员的。

刘焉很快就控制了益州混乱的局面;

刘表单骑赴任也掌控了荆州;

刘虞在幽州牧上也很有作为。

尽管刘焉、刘表有自立为帝的打算,但刘虞也坚定地拒绝了袁绍的诱惑。

政策是一样的,关键还是朝廷任命的人员是否得力,是否忠于朝廷。

如果中央朝廷有一定的权威,采用这个策略,先稳定住局势,然后再慢慢恢复官僚秩序,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尝试。

董卓之后,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啦。

不必说去控制地方,就自己的生存都成了最大的问题。

总而言之,导致三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桓灵二帝的荒淫无道,致使中央朝政权威的丧失,是罪魁祸首。

至于“废史立牧”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但在中央政权已经失控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灶中添了一把柴,火上加了一点油而已,绝对称不上是罪魁祸首。

刘焉还没那个本事,无论是其策略还是其本身,都不够格作为罪魁祸首。


豹眼看历史


事实上刘焉还真有责任。

州牧这一职位就是刘焉向汉灵帝建议的,他认为刺史,太守有很多都是买来的官职,欺压百姓,建议用贤明要员出任州牧,以安天下。他自己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州牧,军事政治一把抓,在朝延权威衰微的时代,说是独立军阀也不为过。

其实刘焉并不是为了汉室,而是求自保,起先打算自请交州牧,保守一方,笑看天下大乱。

再之后野心膨胀,听待中说益州有天子气,又向朝延请求当益州牧,身为汉室宗亲,九卿之首,不思报国,反为谋乱,其心可诛。

到益州后,又让张鲁进攻汉中,断绝朝中联系,私造天子车架,行为不轨。

兴平元年,又联合马腾进攻长安,可是没安什么好心,当年诸候联合攻董时可没这么积极!

刘焉为一己私利,献计朝延立州牧,直接导致军阀割剧局面的形成,而他自己就是其中野心最大的一个,刘表,刘岱,刘虞这些人可没想更进一步!

军阀林立,天下大乱,这个锅刘焉要背一部分,东汉确实己经大厦将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席卷天下的黄巾也能压下去。可刘焉这一剂猛药下去,直接是致死量!


(关注我,一起兴复汉室吧!)


小白又改名了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此言非也。你也太看得起刘焉了。刘焉何许人也?东汉末年的益州牧。之所以有人会认为刘焉是东汉分裂成三国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因为刘焉曾提出以宗室、重臣为州牧代替刺史控制地方州郡,给了地方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导致了东汉末年各地军阀林立。


其实我想说的是,刘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单是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就直接认定他是罪魁祸首,这就有些武断了。没错,他提出这个主张,是带有自己的私心,想找个州郡避开中央的政治斗争。但刘焉此人,并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成为东汉末年分裂的罪魁祸首。

那么谁应该才是呢?吾以为应该是董卓这厮。

正是因为董卓的入京,从而让中央朝廷的局面乱成一团糟,而正给了那些有野心想要割据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从此以后,中央下达的命令政策出不了洛阳,纲常全然失去。


如果说董卓的入京,是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这还算具有合法性。不过董卓之后却下了一步臭棋:擅行废立之事。无故将少帝刘辩废掉,立刘协为帝。因为这件事,杀了一大批反对他的人,这是违背人臣的行为,用现在话来说,是不正义、不合法的。

如此,在东汉末年,董卓操控的中央政府已经不再是合法的政府了,既然不是合法政府,所以地方上的州牧不仅不鸟他,反而开始举兵讨伐他。试想,原来维系汉朝的秩序被破坏,分裂也是在所难免的事了。

简单点来说,董卓的废立之举,让大家认为以后不管反还是不反,只要有兵,你就能把东汉的皇帝抓在手上,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就立谁!而董卓虽然有兵,但他的行为并没有让天下人信服,再加上他又摧毁了朝廷的影响力和合法性,自然就让那些野心家群起围攻。然后,天下大乱也就能够被预见的了。


有枪才是草头王,这话一点都不过时。


青史回声


我是木亢明,我来为你解说。刘焉,江夏竟岭人也是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人。为什么很多人都是他是东汉分裂成三国的罪魁祸首?原因就在于他提出的州牧制,让州牧的权利大大增加成为土皇帝,也是三国诸多军阀的来源。但原因真的是这样吗?东汉如此之多的官员难道没有看出其中的弊端吗?我觉得不是,有下面两种原因让州牧制得到实现。

汉灵帝刘宏

很多人都觉得汉灵帝是一代昏君,真的是吗?其实不然放纵十常侍只不过是为了平衡世家势力的,在汉朝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面对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依旧能平定。

当黄巾之乱后,刘宏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且继承人太小,外戚势力过大。为了延续刘氏皇朝,你可以仔细看一下。当时分封的州牧都是刘氏宗亲,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幽州牧刘虞,扬州牧刘繇,兖州牧刘岱,加上当时的司州兵权在太子的舅舅大将军何进身上。东汉时天下有十三州除了凉州,交州这些偏苦地区的没有州牧,徐州的陶谦,冀州的王芬(董卓挟持天子之后才换成韩馥),并州的丁原都是忠于汉室王朝的臣子。

所谓的州牧制不过是中央集权,控制地方豪强世家对朝廷的威胁罢了。

益州牧刘焉

刘焉当时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已经位于宗正,也就是说他做到了汉室宗亲能做到的最大官位了。那为什么他还要提出州牧制呢?他难道没有一点私心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并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从黄巾之乱中他看出了汉室的衰弱,这时候他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潜伏起来养精蓄锐,为日后争霸天下做好准备。

第二条,找一避世之处,享受荣华富贵,最后坐等胜利者诚服。

明显他选择了第二条,

一是因为他自己已经年事已大,无力争霸天下,

二是他的儿子们都不是争霸天下之人,与其送死不如安享荣华富贵。

益州是天府之国,四面环山乃是一绝佳的守成之地,等到乱世来临可以安享二十几年的安稳日子。作为提议者,他并然能享受到优先的选择权。

与其说刘焉是东汉覆灭的罪魁祸首,更不如说他只是加快了点覆灭的速度吧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没人能想到何进的大意无脑,没人能想到董卓的隐秘入京,更没人想到吕布的出尔反尔。各地的刘氏州牧不是坐视不理,就是连自己的手下都安抚不了,一副上好的棋局就这样乱成一团。

一切的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全部为本人原创,请珍惜每个原创人的不易。


木亢明


说实话,汉末分裂刘焉可以说只原因之一,但是也就仅仅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着许多的因素都对于汉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刘焉仅仅是影响这个结局的原因之一。不能把锅全都甩给他,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那些原因导致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

首先就是皇帝汉灵帝的锅,要说这汉灵帝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模板。

安于享乐又好美色,整天在宫廷之内时夜夜笙歌,他这么玩要是到了明朝完全是不打紧。毕竟明朝末年皇权软弱。崇祯皇帝当了十几年木匠皇帝,愣是靠内阁制度撑了十几年。但是这个汉灵帝所处的年代可是汉朝,汉朝的天子要是说不作为。那事情可就大了,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世家大族靠着或是明买或是抢夺的手段,直接把那群贫下中农给逼得破产了。要知道这农民没了地,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恰巧又是这个时候,张角三兄弟揭竿而起,直接把农民起义这把大火烧塌了大汉的半边天。

用一句话说那就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这黄巾军可都不是顺民,不靠生产来养活自己。玩的是流匪那个套路,走到哪抢到哪吃到哪。直接开始滚雪球越滚越大,这汉灵帝没办法,再不出招就直接被灭了。后来就下令各地自己招募士兵,抵抗黄巾军。

这命令可以说是汉朝祸患的开始,要知道刘备,曹操,孙坚等人都是靠打黄巾军起的家。这命令一下来,各地的黄巾军是被揍得节节败退。毕竟黄巾军这群人就是一群老农民,要是真遇见能打仗,懂兵法的豪杰他们就是一群弱鸡,而且黄巾军不从事生产,兵器和粮草后勤运输能力低下,官职混乱,最后也难免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凉了,像是最早的陈胜吴广,到后来的张角三兄弟,以至于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最后值得落得一个失败身死的无奈下场。

其次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争斗。

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党争,不过这东汉末年的党政,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最后群雄逐鹿的局面。这黄巾军灭了,可是世家大族的兵权也收不回来了。汉灵帝虽然朝政不理会,只喜欢玩乐。但是政治手段非常高明,直接竖起来两个人,张让和何进这俩人。帮助他统治天下,张让为宦官近侍,而何进是外戚。

皇帝亲近张让,世家大族亲近何进。后来袁绍就劝何进大权独揽,去弄死张让,结果何进走漏了风声被张让给反杀了。要是说啊这何进也是个猪队友,按理来说他当时掌握洛阳的大部分军权,二话不说直接莽就完了。

结果非得进宫见自己的妹妹,直接让张让给砍了。在后来,占据西凉的董卓趁机进军关中,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因为太残暴,大家都不认账,结果十几路诸侯就直接莽进关去。演义写是十八路,其实没那么多,正史大概十四五路还是有的。

最后就是刘焉了,他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这个提出了一个建议,叫做“废史立牧”。

意思就是把刺史太守的权利收回来,交到汉室宗亲当中,把这些人分封为州牧,直接总领各州的大权。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分封制度,直接给各地诸侯军政大权一手抓带来了很好的机会。而在这其中

显然刘焉也是受益人之一。

要说这刘焉也是个狠人,他是张鲁的上司,也是刘璋的父亲。当年他自己趁着中原大乱,在益州立住了脚。直接成为一方豪强,使得益州进入半独立状态。后来他派张鲁去夺取汉中,结果直接谁知道张鲁是个反骨仔,直接反叛。自此以后刘张二家就成了仇人。

要说这刘焉,大家对他的评价还真的是一般。陈寿:陈寿: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

其实刘焉治理地方水平一般,他手下的军队曾经发生过骚扰百姓的事情,而刘璋显然继承了他父亲的缺点。也就难怪刘备入川的时候,百姓都在欢迎他了。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在汉王朝政权衰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刘焉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割据势力为三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同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直到建安十九年(214年)其子刘璋向刘备投降才终结。


天高云淡任心遨游


天下大乱始于人心丧乱,各怀鬼胎!

刘焉这人,身居太常之高位,却为个人和家族私利,不务太常的正业,插手太尉属官太史的职责,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搞个“废史立牧”的制度出来,还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建议,没想到竟然被采纳。

而汉灵帝刘宏,之所以会采纳这个建议,是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继续维护刘汉统治地位。

刺史原本是监察官。

刺史制度对维护皇权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后,刺史就逐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并拥有一州军政大机。

而汉灵帝遂了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按刘焉的《建议选牧伯》 奏疏要求,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

这样州牧就变成居于郡守之上的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之重。

至此州牧各自为政,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最终演变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进而改变了东汉末年王朝的走向,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刘焉向汉灵帝上疏《建议先牧伯》,搞“废史立牧”这个建议的最原始的私心,无非是想让后汉中央朝廷给自己安排个交州牧当当,到这个世外桃源来避开乱世的纷扰。

刘焉提出这个建议时历史背景,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即内忧外患。

其一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即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党锢之祸结果是豪族诛杀宦官几尽,结束长期宦官专权结束。

其二是外戚与宦官对皇权的争夺。东汉朝的皇帝几乎都是幼年继位,朝廷政权经常旁落。每一代幼皇继位,总是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和宦官轮番窃国,权力斗争非常残酷。

皇帝长大后,为了皇权有时会跟外戚和宦官发生冲突,甚至相互残杀。

其三是政治黑暗,卖官鬻爵严重。汉灵帝时卖官鬻爵呈现出扩大化、持续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买官者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盘剥百姓。

其四是汉灵帝为分外戚大将军何进兵权,设置西园八校尉,招募壮丁设立的一支军事组织。

诸校尉统于小黄门蹇硕,直接受命于皇帝。

其五是黄巾余部复起。未被剿清的中原黄巾余部又纷纷起事,可朝廷却征战无功,致使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当时国家正处于宦官专权,吏治混乱,正义的士大夫连连遭受迫害,奸臣宵小备受宠信。

在这种黑暗的政局下,经济日趋萧条,官吏严酷地盘剥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起义不断。

老谋深算的刘焉正是看清当时时政朝政的形势,自己也不想也不敢卷入这种政治斗争,就搞个“废史立牧”的制度出来,表面看似在为朝廷着想,为刘家分忧,实际却是为自己谋个出路。

身为太常的他想趁此机会离开权力中心,找个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避祸去。

于公于私,刘焉都不应该提出这样的建议出来。

从公论,刘焉是士大夫,又是太常卿。古代士大夫都怀有“尽忠竭力报效皇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道德使命感,政治是其人生的第一要务。

<strong>

而刘焉却违背士大夫的道德使命感,做出削弱刘汉皇权的制度出来,动摇东汉的统治。

从私讲,两汉是实行郡国并行制,刘氏宗族是巩因封建统治的基础,确保家国传天下,皇位代代传。

而刘焉作为汉室宗亲却搞个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让朝廷丧失了对郡一级的控制权,导致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让东汉在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朗,从而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刘焉此人,老谋深算,周密筹划,办事精明老练。

刘焉这个太常为了避祸,搞个“废史立牧”建议,对整个汉室引发深远的影响,造成朝廷派往各州的重臣们拥兵自重,对中央的调遣阳奉阴违,使分裂割据的局面更加严重。

<strong>

历史怪诞说


刘焉(39年—90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其中一名儿子,封国为中山郡,谥号“简”。

身居太常之高位,却为个人和家族私利,不务太常的正业,插手太尉属官太史的职责,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搞个“废史立牧”的制度出来,还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建议,没想到竟然被采纳。而汉灵帝刘宏之所以会采纳这个建议,是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继续维护刘汉统治地位。\r刺史原本是监察官。刺史制度对维护皇权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后,刺史就逐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并拥有一州军政大机。而汉灵帝遂了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按刘焉的《建议选牧伯》 奏疏要求,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这样州牧就变成居于郡守之上的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之重。至此州牧各自为政,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最终演变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进而改变了东汉末年王朝的走向,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r刘焉向汉灵帝上疏《建议先牧伯》,搞“废史立牧”这个建议的最原始的私心,无非是想让后汉中央朝廷给自己安排个交州牧当当,到这个世外桃源来避开乱世的纷扰。刘焉提出这个建议时历史背景,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即内忧外患。\r其一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即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党锢之祸结果是豪族诛杀宦官几尽,结束长期宦官专权结束;\r其二是外戚与宦官对皇权的争夺。东汉朝的皇帝几乎都是幼年继位,朝廷政权经常旁落。每一代幼皇继位,总是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和宦官轮番窃国,权力斗争非常残酷。皇帝长大后,为了皇权有时会跟外戚和宦官发生冲突,甚至相互残杀;\r其三是政治黑暗,卖官鬻爵严重。汉灵帝时卖官鬻爵呈现出扩大化、持续化和制度化的特点。买官者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盘剥百姓;\r其四是汉灵帝为分外戚大将军何进兵权,设置西园八校尉,招募壮丁设立的一支军事组织。诸校尉统于小黄门蹇硕,直接受命于皇帝;其五是黄巾余部复起。未被剿清的中原黄巾余部又纷纷起事,可朝廷却征战无功,致使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r当时国家正处于宦官专权,吏治混乱,正义的士大夫连连遭受迫害,奸臣宵小备受宠信。\r在这种黑暗的政局下,经济日趋萧条,官吏严酷地盘剥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起义不断。老谋深算的刘焉正是看清当时时政朝政的形势,自己也不想也不敢卷入这种政治斗争,就搞个“废史立牧”的制度出来,表面看似在为朝廷着想,为刘家分忧,实际却是为自己谋个出路:身为太常的他想趁此机会离开权力中心,找个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避祸去。于公于私,刘焉都不应该提出这样的建议出来。从公论,刘焉是士大夫,又是太常卿。古代士大夫都怀有“尽忠竭力报效皇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道德使命感,政治是其人生的第一要务。而刘焉却违背士大夫的道德使命感,做出削弱刘汉皇权的制度出来,动摇东汉的统治。从私讲,两汉是实行郡国并行制,刘氏宗族是巩因封建统治的基础,确保家国传天下,皇位代代传。而刘焉作为汉室宗亲却搞个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让朝廷丧失了对郡一级的控制权,导致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让东汉在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朗,从而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