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文物保護單位,遼寧蓋州上帝廟

上帝廟,又名玄貞觀、元真觀、玄帝廟,位於遼寧省蓋州市內紅旗大街崇教寺里路北,因廟內供奉"玄武大帝"即"玄天上帝",簡稱"玄帝",他是中國神話中北方之神,為道教所信奉。清代康熙年間,因避諱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之"玄"字,故改名元貞觀。俗稱上帝廟,現今仍保留著濃厚的古樸典雅之建築意境,是營口為數不多的早期寺廟建築。

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文物保護單位,遼寧蓋州上帝廟

據《欽定盛京通志》記載:"元貞觀在城西門內,今名上帝廟。正殿五楹,配廡五間,山門三間",上帝廟原有正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山門、左右耳門、會房等建築。現僅存正殿、山門和會房。正殿脊檁的墨書"大明洪武拾伍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立闔郡官庶人等監造:表明,大殿創建於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當是蓋州為遼東半島的一處重鎮,這裡不僅為歷史上烽煙常起之地,而且明初大將軍常遇春、馬雲、葉旺等也都曾在此進行過退敵衛國之戰,明廷重視這座歷史悠久地位重要的古城,因此於建朝之初便在這裡建置廟宇,以敬天祀神,祈福教人。

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文物保護單位,遼寧蓋州上帝廟

《東三省古蹟遺聞》記載:"上帝廟位於蓋平城內西南隅。建築年代,渺不可考,惟相偉謂先有上帝廟,後有蓋州城(蓋平古名)。其為古代建築物,當無疑議。一說謂系公輸子手建,其形如亭,四角中長約丈餘,並未設柱支持,經若干年亦無頹塌。內部共分八十一間,有柱四,皆以木片堆成,中空,偶像亦高大絕倫。至構造之精巧,為近代所無。木工之精於技術者,欲仿效焉。終不得其梗概。假令誠為公輸子之所經營,則秦漢以上之建築物,至今有存者,是亦足傳焉矣。"

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文物保護單位,遼寧蓋州上帝廟

上帝廟正殿面闊五間,長15.3米,進深三間顯四間,寬9.7米,方位西南偏西25度。建築工藝高超,全部是大木架結構。屋頂為廡殿式,正脊前後有行龍雕飾,中間置一"玄天上帝"匾額。

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文物保護單位,遼寧蓋州上帝廟

兩端有鴟吻,上面裝有古錢形環及飛鳥等飾物。角脊上有海馬、纏板共卉和坐獸、力士等雕像,殿內有八根金柱,前金柱下有覆盆式柱礎兩方,梁枋和拱眼壁上都繪有宋綿、蟠龍、獅子、鳳凰、麒麟、牡丹、博古和其它花卉紋飾。

該殿的主要特點是架構,大殿構架舉折不高,兩側有側角和升起,斗拱高大,補間各間朵數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駝峰等構造,個別有偷心造,保留了早期的建築風格。

建築特點突出,經國內專家、學者認定,玄貞觀具有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殿內部分彩畫間檔較長,畫面線條流暢生動,在全省現存古建築彩畫中屬較早的一組。

梁檁子還有後金在聰九年(公元1635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清同治國四年(公元1865年)、民國十一的(公元1922年)等四次修繕題記。玄貞觀院內現存清代雍正四年捐資碑一通,雍正四年重修玄貞觀碑一通,花崗岩碑座兩塊,石刻蓮花經幢座兩塊。

上帝廟在全國古建築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極具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1985年蓋州文物管理所接管了上帝廟。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