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的傳統中醫藥著作有哪些?

簡華義


中國的醫學,可分為四個時期:一、上古時期;二、中古時期;三、近世時期;四、現代時期。周秦以前的醫學,叫做上古時期的醫學;自漢代歷兩晉隋唐以至宋元的醫學,叫做中古時期的醫學;明清的醫學,叫做近世時期的醫學;民國以來的醫學,叫做現代時期的醫學。可以說這期間我國的中醫學名著是浩如煙海、數不勝數,下面我就介紹幾本具有代表性的中醫學著作。

1、《黃帝內經》分為《素問》《靈樞》兩個分冊,是以從醫藥實踐經驗中提煉出的醫學理論知識為基本素材,並藉助哲學、天文、地理、水利、軍事、數術等多學科知識,深刻闡明養生、防病、髒象、病機診斷、治療等課題的醫學專著,內容極為豐富,既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性著作,也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無不以此為起點。


2、《傷寒論》系東漢末年具有法家思想的著名醫學家張機(約公元150~219年)仲景撰,是一部著名的中醫古典著作。《傷寒論》一書,以六經分證為主體,創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對中醫學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對中醫臨床醫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是學習和研究祖國醫學的重要典籍之一。《傷寒論》原書共分十卷,二十二篇。


3、《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是一部藥學著作,五十二卷。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醫集大成者。

4、錢乙,字仲陽,北宋人,著有《小兒藥證直訣》一書經閻季忠編集得以傳世外,其餘《傷寒論指微)、《嬰孺論》均佚。現存《小兒藥證直》的三卷,由其學生閻季忠蒐集錢乙生前論述方劑編輯而成。上卷論脈法治法、中卷為醫案,下卷為方劑。它較全面地論述了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五臟辨證及小几常見疾病的辨治方法,還記載了120多首方劑,是我國現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對兒科學術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5、李東垣原名李杲,字明之,宋金時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竹里人,李杲生於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0年)卒於蒙古憲宗元年(1251年),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創脾胃學說,是“補土派”的代表人物,

李杲、操醫術五十餘年,學驗俱豐著作頗多,特別是到了老年,雖神惰懶言,視聽皆衰,卻仍然孜孜不倦地加工整理,直至“精力衰耗,書成而死”,除《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外;尚有《醫學發明》、《東垣試效方》、《脈訣指掌病式圖說》、《醫方便儒》等著作傳世。其中,以《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三書最具代表性。



6、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勳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卯時生於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的一個破落文化家庭。清任自幼習武,練棍棒,精騎射,為武庠生。青年時曾考取武秀才,系武舉科出身,後納粟得千總銜。不僅練就一身武藝,而且培養了其豪爽的性格。

《醫林改錯》一書是王清任畢生學術思想的體現。全書約3萬餘字,有圖譜25幅,自創新方31個,化裁古人婦產方劑2個。全書共分上、下兩卷,上卷載有“古人所繪臟腑圖形”、“親見改正臟腑圖形”、“方敘”以及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所主治等篇;下卷主要是論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癱瘓、瘟毒吐瀉轉筋、抽風、痘疹、女子不孕、難產、痺證、癲狂、癇證等50餘種病症的臨床醫學理論認識和診治經驗。王清任不僅重視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還重視氣血在人體發病中的作用,強調瘀血致病,提出“補氣活血”,“逐瘀活血”等治療方法,創立了一系列的活血化瘀方。


用戶6093474190292張


我所寫也就是我所知的。其實中醫書很多。有黃帝內經,是問答形式,歧伯和黃帝的問答。還有八十一難經,也是問答形式。漢張仲景寫的傷寒論,還有金匱要略雜病論。把傷寒傳染病分為六類不同的症候群。甚至用藥名代替病各。如柴胡症,麻黃症,承泣症等等。除去六種病症,其餘歸到雜病論裡。

有本草綱目,記載了1892味藥,把藥分成類型,這本書藥的味數較多,是明李時珍編的,各味中藥經過細心研究,參攷其他書籍編寫。可分類學習。也可查找。有大明本草。這是當時政府規定的藥物書,:。有藥性賦。編成歌訣,如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等句子,讀起來合轍押韻,易記易背誦。那是歷史上師傅帶徒弟所學的。還有本草從新,夲草備要。湯頭歌訣,是清汪昂編著的,非常實用。

瀕湖脈學,把切脈編成詩歌,一種脈象有相類詩歌,主病詩歌,脈象詩歌,可一一去學。外科書有陽醫大全,這個中醫外科,是西醫比不了的。有醫宗金鑑,共五夲,包括四診八綱,望聞問切,婦科,兒科,五運六氣,針灸。

另外有針灸書,有針灸大成,內容循經取穴,十二經洛,各有多少穴位。何穴刺多深,穴的位置,治何病,。建國後有一夲朱簾老師寫的針灸書,可供學習。有婦科論,血癥論,幼幼集成,傷寒瘟疫條辨,溫病條辦。還有醫學三字經。把中醫歷史也寫了進去。

中醫書籍很多,只要讀一大部分,再通過實踐練習,就可開方治病了。


用戶4825271474414


四大精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

四小精典:《醫學三字經》《頻湖脈學》《湯頭歌》《藥性賦》。

針灸類:《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

《諸病源侯論》《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明清兩朝解四大精典的著作,溫病學著作也可精讀。

中醫學著作汗牛充棟,不可勝數,以上都是必讀之書。


水木人生413


中醫傳統著作四大經典是: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

四小經典是: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醫學心悟。

中醫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


京城名醫張一帖


我覺得可以傷寒雜病論,藥性賦,湯頭歌,醫學三字經都是很好的中醫入門典籍


真如堂仇老師


黃帝內經本草綱目一般就學以上兩種…也是最權威的兩種…還有就是孫思邈的《藥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