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從這裡走來」一封寫給妻子的遺書令人淚目

“十二時快到了,就要上殺場,不能再寫了,致以最後的革命的敬禮”;

“你不要傷心,望你無論如何要為中國革命努力,不要脫離革命戰線並要用盡一切的力量教養虎豹熊三幼兒成人,繼續我的光榮革命的事業”;

“我葬在大餘梅關附近……”

這是一封寫給妻子的遺書,作者是革命先烈劉伯堅。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劉伯堅奉命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他率部隊轉移突圍時身中數彈,不幸被捕。3月21日,他壯烈犧牲在江西省大餘縣金蓮山刑場,年僅40歲。

革命理想高於天,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劉伯堅還是囑託妻子和孩子繼續革命的光榮事業。面對緊迫的戰局,容不得一絲畏懼、一絲猶豫……字裡行間,劉伯堅並非冷酷無情,反而熱血激昂。毛澤東曾給予高度評價,稱其為“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

這封令人淚目的遺書,最終沒能送到劉伯堅妻子手中。因為在此之前,他妻子已在福建長汀的戰鬥中犧牲。

而委託兄嫂代為撫養的幼子,在父母犧牲後44年,憑藉此封遺書得以相認團聚,三子抱頭痛哭。那時,最小的弟弟也年近半百。

“這樣的生離死別,在革命戰爭年代是頻繁而普遍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講解員楊耀豔說道。

倒下並不意味著停止前進,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

“兒呀,原諒你們的爹吧!爹也沒有想到你們一個個都回不來了呀!”楊榮顯是瑞金沙洲壩下肖區七堡鄉第三村農民,有八個兒子,但無一人能給老父親送終。

起初是老大和老二,再是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最後是老七和老八。前赴後繼、八子陸續參軍,戰死沙場,再沒有回來。

楊榮顯大字不識,但認準一個理兒:原先家中窮得“上無片瓦,下無寸地,身穿破衣裳,家無過夜糧”。後來共產黨來了,紅軍來了,分了田分了地,幾個兒子也娶上了媳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中央蘇區,紅軍與百姓同吃同住,不僅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而且幫助群眾春耕生產、挖井取水、辦學興教。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據統計,當年僅240萬人口的贛南蘇區,33.1萬人參加紅軍,60萬人支前參戰,33.8萬人為革命犧牲,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10.82萬人。(艾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