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出”1.3億用戶、月虧超2億元 淘集集重組可否自救?

“燒出”1.3億用戶、月虧超2億元 淘集集重組可否自救?

ID:BMR2004

主打下沉市場的電商平臺淘集集,如今深陷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危機。

淘集集“爆雷”事件持續發酵。因為被拖欠貨款,有供應商從9月25日就開始到淘集集上海總部維權。10月16日,淘集集CEO張正平與供應商在經過多輪溝通後,提出了債轉股方案。至10月19日,淘集集官方宣佈,債轉股方案“簽約率為35%,目標是完成51%的簽約率”。

此前,據《財經》報道,今年至今,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淨虧損6個億,淨資產負6億,目前每月虧損超過2億。即使重組完成,淘集集又將採用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來運營?對於淘集集來說,這一堂昂貴的課程又會將淘集集帶往何方?《商學院》就上述相關虧損金額和自救後的具體運營模式等相關問題採訪淘集集方面,但是截止到發稿,並未收到回應。

“燒”出來的繁榮

自從拼多多的拼團購物模式獲得成功之後,拼團模式便成為一種潮流。無論是線上拼團還是線下拼團,拼團購物模式受到廣泛追捧,這其中就有淘集集。

2018年8月才上線的淘集集,是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社交拼團電商APP,產品品類包括日用百貨、美妝個護、服飾鞋包、家居家紡、食品水果等等。打著“買的越多,賺的越多”的口號,主攻下沉市場的淘集集,在三四線城市擁有廣泛的用戶群體。

“燒出”1.3億用戶、月虧超2億元 淘集集重組可否自救?

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淘集集獲得了快速的擴張。在淘集集的燒錢玩法中,早期主要是依靠砍價拼團的模式高速增長。砍單拼團模式要求用戶將商家所提供的鏈接轉發到符合其要求的微信群中,通過群內用戶點擊進行砍單,在指定時間內將價格砍到最低價,否則砍單失敗。經常有用戶在群眾發各種“砍單”鏈接,但並非群中所有用戶都願意為這種方式買單。因為幫助砍單,就要求幫忙者下載、註冊。

隨著用戶對這種方法的產生的抵抗心理,淘集集推出助力紅包新的運營模式。直接邀請好友,便可以獲得相應的紅包。這種方式相對於拼團更簡單粗暴。同時,新用戶註冊會有一元的現金獎勵,“老帶新”也可以獲得現金獎勵。

通過這種簡單粗暴的燒錢模式,淘集集迅速積累了大量用戶。按照淘集集所說,目前用戶為1.3億。但這些用戶只是註冊用戶,真正轉化的用戶又有多少?事實上,根據用戶的反饋,淘集集的用戶體驗並不好,更有用戶反應在淘集集上買到的水果是壞的。

用戶體驗是一方面,更多業內人士質疑,目前淘集集上的消費者更多的是想在平臺上薅羊毛的,如果一旦停止燒錢,當沒有羊毛可薅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留下來還是未知數。

顯然,通過燒錢攢起來的用戶,留存率是個大挑戰。

難以為繼的“燒錢”

成也燒錢,敗也燒錢。在淘集集通過燒錢迅速獲得1.3億用戶之後,淘集集也幾乎無錢可燒。

根據天眼查顯示,淘集集在上線不到兩個月時,2018年10月獲得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4200萬美元,估值達到2.47億美元。但是在天眼查上,淘集集的融資經歷也只有這一次。

其實,在2019年6月,淘集集啟動了B輪融資,擬融資金額為2億美元,估值為8億美元。據瞭解,此輪融資已經與投資方達成了意向協議,但資金遲遲不能到賬。

為了保持用戶的持續增長,創始人張正平選擇挪用原本屬於供應商的貨款,利用應付賬款週期,將供應商貨款投入營銷,繼續拉增新的用戶。在他看來,一旦融資資金到賬, 既可以補上供應商的窟窿。

但是張正平並沒有等到他的融資,淘集集開始拖欠供應商貨款。有供應商表示,已經三個月沒有拿到貨款了。持續拿不到貨款的供應商們,從9月25日開始,陸續來到上海淘集集總部,開始了自己的維權之路。

淘集集資金已經出現斷裂。事件開始持續發酵,關於淘集集的各種消息充斥在網間,不乏“老闆跑路”等字眼。

10月15日,創始人張正平通過微博發佈了《致夥伴們的一封道歉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供應商、代理商的歉意之外,重點描述了關於2019年6月份的融資,以及出現此次暴雷事件的主要原因。

“燒出”1.3億用戶、月虧超2億元 淘集集重組可否自救?

“進入7月,由於內外部一些因素,業績增長受到極大的影響,銷售額出現停滯,這裡我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過多的時間花在了融資身上,想通過融資款來解決當前增長的問題,延誤了黃金的自救期,策略上邊選擇了繼續虧損獲取用戶”。

在這封道歉信中,張正平承認,燒錢獲取用戶是導致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

燒錢獲取用戶,這是平臺常用的手段,通過燒錢獲取成功的也不在少數。

互聯網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商學院》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拼團模式本身沒有問題,淘集集的問題在於其業務模式比較激進,在市場上面花費太多的資金,但是融資又不太順利。“這與目前的融資環境有很大關係。”

“業務模式本身並沒有問題。”多個分析師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問題在於在資本寒冬之際,這種模式一旦無法進行自我造血,爆雷就成為必然。”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說道。

從淘集集目前的發展來看,雖然其通過燒錢獲取了大量用戶,但是並沒有形成穩定的客戶群體資源。說白了,就是有效轉化的用戶量較低。如同張正平在道歉信中寫道的“業績增長受到極大的影響,銷售額出現停滯”,能夠直接反映出其雖然用戶眾多,但是並沒有形成有效的消費者客源群體。

沒有有效的客戶群體,也就無法給供應商提供穩定的價值利益鏈條。在電商平臺上,這些都是環環相扣,一環出現問題,就會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

自救方案能行得通麼?

自救需要錢。目前,淘集集的資金來源,一個是賣身,一個是持續融資。但是淘集集能夠繼續吸引融資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呢?這一問題,淘集集方面也並未回覆《商學院》記者的採訪。

淘集集提出過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先收取一定的貨款,等公司有能力償還再還清。這也就意味著向供應商借錢,這條方案並沒有得到供應商們的認可。

第二種方案是債轉股的形式,公司先償付一定的貨款,其他剩餘的債務變成股份形式,也就是供應商變成公司的股東。10月16日,淘集集發佈一封《同舟共濟,重鑄淘集集》的聲明,在聲明中,淘集集將主要經營模式由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夥人自營模式,現有主要供應商轉為淘集集股東,與淘集集同榮辱共進退。

根據一份淘集集《債權重組協議》顯示,淘集集將與商家簽署“債轉股”協議,即將5.5億美元估值為總股本,按照貨款佔總股本的比例來將債券轉為股權。或者簽署還款協議,在淘集集收到收購價款以後還20%,估值達到15億美元還10%,估值達到20億美元或上市還剩餘70%。

但是很多商家並不同意這種協議。這一協議的前提是“確實有大型集團收購,且收購款到位。”且開始只能拿到20%的收購款,剩餘貨款何時能夠拿到依然是未知數。

於是在張正平的道歉信中,有這樣的描述“去法院只會有一種情況發生:淘集集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公司當前餘款三到六個月後平均落到大夥兒身上不足以抵扣1%的貨款,是的大家沒看錯我也沒亂說,就是不足1%。”

“我也知道目前的債務處理方式很多人不能接受,但這真的已經是我和團隊盡最大努力能拿出的最好的方案。”張正平寫道,“重組是最好的方案,需要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如同P2P出問題一樣,投資人都希望平臺能夠正常經營下去,而不是破產,因為一旦申請破產,拖欠款項則只會按比例償還。因而對於供應商而言,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

在丁道師看來,債轉股是一種非常無奈的方案,即使成功的吸引到收購方,他們的股價也會被壓縮的非常廉價,所以說也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方式。

這種自救方式,能成功麼?即使成功,淘集集又能否找到一個有效的盈利方案?單純依賴燒錢拉新獲客的方式能否有改變,一切還是未知數。

《商學院》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