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邀请嘉宾周里京与李野墨,他们在谈及路遥的小说时,为何热泪盈眶?

月球贼亮


因为喜欢路遥的作品,回看了10月20日的《故事里的中国》。

个人觉得是一档十分不错的节目,董卿主持的文化类节目从来没有让我遗憾,不过这一次,我有一半的遗憾,那是在郭涛等人对《平凡的世界》演绎上,当然如此宏伟巨著,要通过短短的30分钟时间来演绎也十分的困难,所以总体还是感动。

特别是节目组请到了《人生》里高加林的饰演者周里京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播音员李野墨的到来,更是让我从他们那里了解路遥小说中不为我们所知的感人事迹。

再次回忆当年与路遥作品产生交集的日子,周里京与李野墨都激动的差点流泪,这也正是路遥作品感人地方。

周里京,为演好高加林,去生活中找灵感

《人生》无疑是路遥的成名之作,随后吴天明导演执导的同名电影的上映,更是让高加林变的家喻户晓,而此电影中饰演高加林的便是周里京,路遥亲自当这部电影的编剧。

周里京当时被导演问及是否愿意饰演高加林一角时,他态度坚定的表示要演,在他与编剧路遥,也就是小说《人生》的作者沟通后,他决定去亲身体验高加林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书中高加林的感觉。于是他便与一名代课老师同住,通过这个老师去了解高加林那向往城市生活的迫切心理。

(高加林与刘巧珍)

周里京本人在回忆与路遥的种种交集,以及自己当年为饰演路遥《人生》里高加林所做的努力而感到激动,乃至流泪。毫无疑问,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也确实成功。

李野墨:《平凡的世界》让他想到了一个故人

董卿在这个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里找到自己。这便是路遥此作品的魅力所在,而《平凡的世界》也一直占据着各大高校借阅书籍名单的榜首。

但是,路遥在辛苦写完第一部时,作品的问世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直到路遥在去北京的火连上遇到一个人,叶咏梅,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由于路遥与其相识,叶咏梅便向路遥借阅了《平凡的世界》的书稿,而叶咏梅随后又将这书稿交给了李野墨,并对李野墨说《平凡的世界》适合在《长篇连播》里播放。

(叶咏梅与李野墨)

李野墨便在此时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接下缘分。李野墨拿到书稿后,读了起来,立马被孙少平、孙少安他们这群平凡却又伟大的人生而感动。李野墨说:他觉得《平凡的世界》就是在写他的一个故人。那位故人也是生活在黄土高原偏远地区,渴望走出去。

这样的回忆令李野墨激动流泪。

如我上面所说,路遥的作品,写的真实,不管是饰演高加林的周里京还是朗诵《平凡的世界》的李野墨,他们都是被作品里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打动着。


阿珂伴读


路遥的小说对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潘石屹、马云都曾说过自己在路遥的小说里获得过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路遥的小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路遥的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年轻人都很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尤其是身处农村、有文化的年轻人更是如此,他们不甘于现状,却又不知何去何从,不安于命运,却又找不到出路。农村的生活不仅物质上贫乏,精神上更是空虚,使得农村的知识青年的内心更加的苦闷。

而路遥的小说却给了这些年轻人以心灵的慰藉。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的农村青年,相同的人生经历让读者能与小说中的人物心灵相通。他们对书中人物的痛苦和迷茫感同身受,读者在小说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书中人物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决定又给他们以启发。

因此路遥的小说在那个时代影响力非常大。《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是经久不衰的佳作。零几年,在我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还是很喜欢这些作品。这些作品也给予了我们面对人生的力量。




雷隐居漫谈



这两位嘉宾都与路遥的文学作品有联系,周里京是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人生》改编的电影中的男主角高加林的扮演者,李野墨是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中央广播电台小说连播节目中的演播者。他们两人都与路遥这个文学家的作品有着紧密的关联。正是有了他们的精彩演绎才是广大观众和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路遥这个伟大的作家,喜欢和认识了他所著的优秀的成名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从而路遥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响遍大江南北,高加林、孙少平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成了读者议论的对象,从高加林的人生经历我们懂得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应该怎样正确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从孙少平不平凡的奋斗之路,我们学到了他不畏贫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两部小说真实、感人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文学气息给人以教育和启发。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读者对这两部小说的喜爱程度有增无减,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记忆犹新。作为这两部小说的演绎者来说,回忆起当时的创作过程,他们的感受更加深刻,理解程度也更高,所以说在访谈节目《故事里的中国》里,两位艺术家的肺腑之言感动着他们同时也感动了观众。



西域之子cyj


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史诗般的巨著打动和影响了一代代的读者。时至今日,«平凡的世界»仍然是各高校图书馆借阅量最大的书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这些作品都是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完成的。我们谈论伟大的作品时,应该更关注一下作者的经历。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路遥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穷被过继给了大伯。去大伯家的路上,父亲用仅有的一毛钱给路遥买了一杯油茶,直到后来路遥才想明白那是父亲身上仅有的一毛钱。父亲把他带到伯父家里,临走时说散集的时候来接他回家。但路遥心里明白父亲是要把他掷在伯父家,他却不能喊一声爸爸。因为他明白,只须一声爸爸,他就回带回家。从此便不能读书了。只有无助的抱着伯父家的一棵大树掉眼泪。这件事对路遥带给路遥一生都磨灭不了的痛苦记忆。上学时,有钱的孩子下课后抖下口袋,发出丁当的声音借此炫耀有零花钱。路遥只能捡些钉子放口袋里充数。这和孙少平吃黑面窝头何其相似。还有因为裤子屁股处有洞,不敢出去玩,作品中少安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路遥酷爱读书,少平也酷爱读书。在少平身上,何尝没有路遥的影子。以至于后来,坎坷的情感经历,在文中都有体现。

再看一下作者痛苦的创作经历。在当时作者这种写时的手法不被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下去就是和整个文坛背道而驰。他因此到柳青墓上,去用灵魂和柳青交谈,寻求力量。

他创作的过程中,光翻阅资料就把手指甲盖磨得很薄,很痛。只好用掌后跟来翻阅。由创作伊始的健壮如牛到作品完成时吐血虚弱。路遥在作品上可谓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感情。这已经融在作品里了。这种有灵魂的作品自然会打动读者。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文章记述的都是平凡者的奋斗历程。主人公勤劳,朴实,自尊。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一心想改变命运。但同时又间杂着自卑。理想与现实在此碰撞出了火花。在平凡中我们看到了不平凡。我们都是平凡人,对于主人公的复杂心里理感同身受。文章所传递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正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相契合。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很多人都通过作品找寻到了力量,同时也找寻到了自己。

至于两位老艺术家,为何垂泪?两位艺术家和作者有过深入的接触,而且深入过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看到了人物的原型。并且被原型深深感动过。他们更了解作者是用心血铸就了小说。因此,他们在做节目时垂泪是很自发然的事情。

«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巅峰,还会继续影响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