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從小四輪、大輪拖到無人駕駛拖拉機,從追求馬力到研發重點趨於智能化、人性化,‘東方紅’的發展與變遷,無疑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拖拉機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父母都是一拖職工,自己也在一拖從事拖拉機銷售工作的馬建國,對這個誕生了中國第一臺拖拉機、創造了太多“中國第一”的企業,有著很深的感情。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今年53歲的馬建國跟我們講述了他的故事……

01

年齡相仿的堂兄妹、表兄妹

很多名字中帶“國”或“軍”

1966年出生的馬建國,父母都是一拖的職工。

馬建國說:“聽爸媽說,我的名字是家裡一位有文化的舅舅給取的。我家有3個孩子,我是唯一的男孩兒,爸媽盼望我能為祖國建設做貢獻,所以舅舅就為我取名‘建國’。”

在馬建國的印象中,家中與他年紀相仿的堂兄妹、表兄妹中,名字帶“國”字和“軍”字的很多,那是當時的時代特色,“有叫建軍、愛軍、愛國的,有叫擁軍、衛國、保軍、愛黨的,我們年齡相差兩三歲”。

02

首次觀看拖拉機組裝過程

便深深迷上眼前的“龐然大物”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1983年,一拖生產出適合當時國情的東方紅150型拖拉機,也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小四輪的‘明星產品’。它靈活輕便,還能運輸物資……”自小喜愛拖拉機的馬建國,與“東方紅”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次見到拖拉機組裝過程時的激動心情,馬建國至今記憶猶新。

雖說父母都是一拖的職工,讓馬建國從小對拖拉機的不少構件耳熟能詳,但他直到小學二年級才在爺爺的陪伴下,第一次進廠看了如何組裝拖拉機。

“早年間,進廠看拖拉機都需要開介紹信。爸媽也是看我天天唸叨,才開了介紹信,讓爺爺帶著我進廠參觀。那天,我全程觀看了拖拉機的組裝過程,特別激動,也特別開心。”馬建國說。

後來,馬建國家搬至一拖附近,趁著去食堂吃飯或到澡堂洗澡的間隙,他總要轉到廠區遠遠地看一眼拖拉機。

03

從小四輪到無人駕駛拖拉機

拖拉機日趨人性化、智能化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一生鍾情,他就這樣被拖拉機迷倒

1982年,馬建國考入技校學習輪轂機械加工技術;1987年,進入一拖從事產品檢驗工作……1999年,被調入一拖銷售部。

“我從事銷售工作後,賣出的第一臺拖拉機是中拖354。購買這臺拖拉機的是一名來自陝西延安的客戶,他對‘東方紅’這個品牌很認可。因為是自己銷售出的第一臺拖拉機,我當時還特意將一面紅色的旗幟懸掛在拖拉機上。”馬建國回憶道。

從事拖拉機銷售工作20年,馬建國對每款型號拖拉機的特點和優勢如數家珍。在他看來,從小四輪、大輪拖到無人駕駛拖拉機,從追求馬力到研發重點趨於智能化、人性化,“東方紅”的發展與變遷,無疑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拖拉機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早期生產的拖拉機上的離合器是機械離合器,駕駛員操作起來複雜又費勁兒,如今早已改為液壓離合器,而且大多拖拉機配有冷暖空調,提高了駕駛的舒適性。”馬建國說,去年10月,一拖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聯合打造的“超級拖拉機Ⅰ號”面世,這是國內首款無駕駛室的純電動拖拉機。這更表明今天的拖拉機,已朝著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