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分论坛“读懂中国”沟通世界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小敏)10月25日至27日,“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召开。将为全球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彻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也为中国更好的理解世界、融入世界,再次打开了一个重要窗口。

站在今日之中国读懂世界之中国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百业待兴到“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从现代化的追赶者到走出独有的现代化道路,从温饱不足到奔向小康,今日中国不仅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迈进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在全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正视中国的发展逻辑、发展道路的同时, “威胁论”、“崩溃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纷纷指向中国,这些杂音夹杂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种种侵袭世界的寒流,已经给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蒙上浓重的阴影。

事实证明,即使面对乌云阴影,世界仍然渴望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走进中国。在本届“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上,来自全球的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企业人士相聚一堂,围绕“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他们普遍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方面是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不容忽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突出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全球治理体系正加速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妥处分歧、形成共识、加强合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全球呼声。

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展望到“一带一路”与产业合作,从数字经济与全球合作新前景到中国金融开放和世界金融市场,从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到世界湾区市长圆桌会,从人文湾区与城市品质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创新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本届“读懂中国”会议共有8个分论坛同步展开,人们对当下的中国充满兴趣,也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寄予厚望。

“读懂中国”为何花落广州?

在连续三届都在北京举办之后,已经在世界舞台上享有盛誉的“读懂中国”,为何花落广州?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新一轮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和广州城市的发展历史非常地契合,应该说,广州作为会议承办单位,是一个不二的选择。”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说。

摊开A字型的珠三角地图,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就位于湾区之顶,处于地理几何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座“千年商都”东进南拓,一路向海,实现了从滨江城市到滨海之都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在对外贸易、营商环境、产业转型、国际交往、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均具备坚实基础。随着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广州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国际生物岛往北,经广州科学城,到中新广州知识城,一条跨国公司、领军企业、技术精英云集的高端产业轴线日益明晰。

一座渴望开放创新发展的城市,与一场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的国际论坛,就这样形成“天作之合”。高裕跃说,大会的到来,既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发挥好“两个重要窗口”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城市案例的职责使命,更是广州借助会议平台,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谋划推进广州市委“1+1+4”工作举措,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推进“四个出新出彩”,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讲好广东故事、广州故事的重大战略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