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核心提示:

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诞生于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70多年的奋进历程既是一部辉煌创业的光荣史也是一部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篇章的奋斗史,该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曾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誉称号,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1次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9年2月,一中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10月24日,记者跟随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武警陕西省总队组织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重大典型宣传活动中省媒体探访该中队官兵---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初心是根,种植员扎根山沟15年续写忠诚从军志

10月24日中午记者见到龙宜涛时,他正在中队的菜地收拾着秋收后玉米秆。“我不因为自己是种植员而后悔当兵,永远不会!”龙宜涛告诉记者:“当好种植员保障执勤一线战友生活是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

龙宜涛2004年12月从湖南张家界入伍到武警延安支队,从新兵到班长再到现在的种植员,岗位在变,但忠诚于党的初心不变。刚来到一中队时龙宜涛分到了最偏远的排点执勤站岗,从入伍第三年开始龙宜涛由于训练突出抽调到训练班当班长,他带领全班战士积极研究训练方法,自制训练工具,加大训练强度,无论训练多苦多累,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掉队,终于取得支队第二名的好成绩。针对之前的野外劳作看押任务全部改为监墙固定执勤模式,做为班长的龙宜涛翻阅相关书籍、学习战法战例,钻研应急班训练的重难点科目,从实战出发,量身制定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训练方法,确保了遇有情况能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2015年,一中队16年兵龄的种植员赵东面临退伍,中队急需一名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士官接任这项工作,中队党支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任命龙宜涛为种植员。“当时有好多战士不理解,觉得把我这样的‘战斗尖刀’分配到后勤岗位上不合适,中队领导也怕我有思想问题,但我向党支部表态‘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任何岗位上都有干好的决心和信心’”。

龙宜涛担任种植员没多久中队的庄稼却“生病”了,有战友开始笑话龙宜涛,有人劝龙宜涛回去当班长,说他干不了这活。一向不服输的龙宜涛当众立下“军令状”:“庄稼种不好,我自愿接受处分!”凭着一名党员的责任心和敢于钻研的“钉子精神”, 龙宜涛每天训练之余都会在农田里观察庄稼生长的情况,有时一待就是一天,了解每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成熟时间,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给农作物施肥浇水灭虫除草,他一方面积极查找资料另一方面积极向驻地的老乡请教庄稼病虫害的解决方法,通过大半年的努力,地里的瓜果蔬菜迎来了大丰收。

从军15年来,龙宜涛也经历了部队一步步发展和编制体制调整。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习主席提出一切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用力,部队将军事训练提上了重要位置。这时有一部分人开玩笑说:“龙班长,我们知道你的军事素质好,但是部队都在集中精力大抓军事训练,你还在这养猪种菜,是不是不太合适啊?”龙宜涛也曾犹豫过:“养猪种菜是不是不需要了?南泥湾精神是不是过时了”?一连串的问题在耳边徘徊。为此,龙宜涛再次来到南泥湾三五九旅旧址重温三五九旅的故事,坚定从军信心。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我认为开展农副业生产就是发扬南泥湾精神,就是培养官兵亲自动手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搞好后勤保障是为部队打胜仗提供有力支撑,部队岗位千千万,行行都是做奉献,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干出成绩,就是为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名武警战士,无论兵龄多长,军旅生涯还有多久,我都将重整行囊,不忘初心跟党走,把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龙宜涛告诉记者。

初心是源,官兵代代薪火相传

10月24日,记者在一中队荣誉室注意到,一块介绍中队历史沿革的展板格外引人注目。

2018年3月,中队再次面临改革整编,部分官兵面临分流。当时官兵们都不愿离开这个光荣的集体,不少官兵还掉了泪。但宣布命令那天,十几名官兵态度坚定:无论在哪里,都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职。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这样的整编,建队70多年来一中队先后经历了15次。

2018年9月,列兵胡志超怀揣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到了中队,胡志超看着围绕四周的大山、人烟稀少的村落,心顿时凉了半截:这是被“流放”到大山沟里面来了。在中队生活了一段时间,胡志超感觉这里和电影中描写的热血军旅简直天差地别。没有飞机坦克的炫酷、冲锋陷阵的刺激,只有日复一日的执勤、严格艰苦的训练,而且手机管理严格,很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有一次,胡志超和分配到市区的战友聊天,听到了外面很多有趣的事,他越发怀疑自己当了个“假兵”。随后胡志超工作情绪变得十分消极。指导员李亚凯发现了胡志超的变化,于是带着他来到中队荣誉室,给他讲老中队长宋彪勇擒歹徒、中队官兵扑灭山火和抢险救灾的英勇故事。

起初,胡志超不以为然。直到武警延安支队副参谋长宋彪来到一中队检查工作,胡志超问宋彪:“待在山沟里能有啥作为?”宋彪回答他:“不管是在山区还是在城市,立足本职岗位,守护驻地人民的平安,这是军人的职责。继承优良传统,继承的是什么?那不是课堂上随便说说喊喊口号而是真正接过先辈的枪,继承他们的遗志,扎根奉献这片土地!”

听了宋彪一席话,胡志超突然觉得沉甸甸:穿上一身橄榄绿,握起钢枪的那一刻,守护在这大山之中,就是他最崇高的使命。从那天起,胡志超刻苦训练认真工作,将自己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前不久,胡志超由于训练成绩突出,被中队评为“训练之星”。

一中队荣誉室里陈列着数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蕴含着感人的故事。2017年6月18日,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一名群众将一面写着“人民卫士见义勇为”的锦旗送到了中队,感谢战士郭永岳在她面临危险时出手相救:6月14日下午,战士郭永岳外出在超市购物时突然听见一声“抓小偷”的尖叫,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慌慌张张冲向超市门口。郭永岳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冲到了小偷面前一记飞踹将其击倒,随后使出一招娴熟的“锁喉勒颈”将其制服。事后郭永岳将钱包归还失主,在群众的配合下将犯罪嫌疑人移交公安机关。而后他悄悄返回中队,回来后也只字未提。

接过锦旗时郭永岳说:“守护驻地人民的平安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中队驻守在革命老区,当群众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当然要挺身而出。”

采访中,官兵告诉记者说,不忘初心让他们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初心,是用精神钙质铸牢忠诚的“红底子”

24日,该中队政治指导员李亚凯向记者介绍说,驻守在南泥湾这片红色沃土,我们始终教育引导官兵大力传承听党指挥的忠诚基因,坚持把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作为“传家宝”,激励官兵追溯红色血脉、续写精神谱系,铸牢初心使命。坚持广泛开展“学领袖思想、讲强军故事、做‘四有’军人”实践活动,强化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行为自觉。

李亚凯介绍说,中队把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革命旧址作为励志育人、初心使命教育的的“主课堂”和红色教育基地,使官兵在学思行悟中补足精神钙质。每年新兵入伍、新干部上岗、老兵复退等重大时机组织官兵参观瞻仰、签名宣誓,实地接受革命精神的启迪熏陶,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讲述战斗故事,引导官兵牢记先辈壮志、激发使命担当。并将红色元素融入政治思想工作、融入官兵生活工作,通过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长廊、制作励志牌,组织演讲比赛,进行红色故事宣讲,教唱红色歌曲,观看《延安保卫战》等红色影片,让官兵在学思践悟、内修外化中擦亮忠诚底色,铸牢初心使命。

执勤一中队还经常开展“学战史、学战法、学战将”活动,在革命旧址、战斗遗址进行战斗精神教育,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训练任务全程,使官兵在执行任务中战斗精神得到 “淬火”。近年来官兵先后多次完成森林火灾、防汛抢险救援等重大任务,特别是2016年2月,驻地突发农田大火,中队长宋彪带领中队官兵连续奋战9个多小时,成功扑灭大火,救出被困群众6人、疏散转移群众368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决定成败。我们始终牢记人民子弟兵的初心,抗责在肩,竭尽能力帮助驻地群众,被誉为新时代的‘红军’”。李亚凯说。

24日下午,当记者问到官兵“你是否愿意继续在这里坚守?”正在操课的一中队武警官兵们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只要祖国需要!”

采访中,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政委付成涛告诉记者说,一中队是传承红色基因、用延安精神建队育人的老典型,更是新时代不忘来路初心、忠实履行使命的新标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中队先进事迹鼓舞官兵,激励官兵向榜样学习,用忠诚托举使命、用奉献守望初心,奏出一曲新时代圣地卫士之歌。

解读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码

【采访手记】

初心,是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深秋的陕北,寒气袭人。这已是记者第三次赴武警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的执勤点了,每来一次,内心深处都会被深深地触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除了人民的利益,从来没有自已的利益。一中队的官兵凭着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执着,常年扎根在小山沟,在各自岗位上无私付出,忘我地投入工作,坚守着入党时的誓言、践行着入党时的初心,听党指挥、甘于吃亏、坚守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革命军人对绝对党忠诚、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先大家后小家、甘于奉献和牺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军人的不悔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或许我最终会离开,但更多的则是对中队的不舍!”“这里就是我的岗位,只要祖国需要!”......面对几乎同龄的老兵,记者心情难掩激动。守初心,践使命不在于职务高低,不在于身处何位置,只要能够保持爱岗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样也是奉献。

一中队官兵是我们的榜样,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永远保持心系党、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公仆情怀。一中队官兵是我们的榜样,立志扎根基层,将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到平凡岗位不甘平庸,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