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一家親——黑龍江省密山市和平朝鮮族鄉共譜和諧曲紀實

黑龍江經濟網訊(林豔秋 辛永剛)黑龍江省密山市和平朝鮮族鄉是全市唯一的朝鮮族鄉,位於密山城鎮東郊區,距密山鎮中心區東2公里,轄12個行政村,其中:朝鮮族村4個,漢族村8個。兩族人民情同手足,感情融洽,互相幫助,共同致富,在全面實現小康的征途中,同譜團結進步的繁榮新篇章。

共同發展致富,同奔小康生活

和平鄉共有4個朝鮮族村,東興村、東明村、東鮮村、興光村,人口5065人,佔全鄉總人口30.3%,藉助民族優勢,對外前往韓國、俄羅斯打工的農民有了新的產業後,就把土地集中流轉,大約有2.6萬畝左右的地流轉給本鄉的8個漢族村農民。朝鮮族村外出打工3700多人,增加勞務收入1.85億元,漢族村通過流轉承包土地也實現了致富,每年可增收600萬元左右。

積極抗洪搶險,眾志成城互助

2019年8月受颱風影響,密山市連日強降雨,部分地區遭受了洪澇災害,在防汛期間,必須加強日夜巡邏,興光村與慶合村共有一個大堤,興光村在家人口少,慶合村主動承擔了興光村2公里路程的巡邏,巡邏人員在巡邏時發現了興光村的大堤地勢低窪,有潰堤危險,他們及時將情況反映給了鄉政府,鄉里立刻召集人員、出動鉤機進行搶修加固,確保了興光村1500畝地的安全。穆稜河大堤興光段出現險情時,慶合村出動20來人與鄉政府應急隊、興光村共同搶修,災害無情,人間有情,近3個小時,眾人裝了500多袋沙土,及時築好堤壩避免了險情的發生。

時時處處留心,共同進行防火

2018年,在秸稈禁燒防火期間,朝鮮族村人口少,巡邏人員嚴重不足,相鄰的漢族村就幫助朝鮮族村巡邏。東豐村、慶餘村幫助東興村,東豐村、三人班村與東興村的一個自然屯相鄰,慶餘村與東興村的另一個自然屯相鄰;慶合村幫助興光村,兩村兩鄰;防火期間基本沒有雨雪。雖然防火任務很艱鉅,防火巡邏也一直到年三十,但這幾個漢族村無怨無悔地堅持巡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平鄉未發生一起火情。

休閒娛樂共享,村民其樂融融

和平鄉慶餘村與東興村是近鄰,雖是兩個村,但外來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根本分不清哪個是慶餘村,哪個是東興村,因為兩個村鄰的很近,看上去像一個自然屯,雖說是鮮漢相融的村,但兩村的村民相處的也很融洽,生活中、生產中,他們積極互幫互助。慶餘村爭取資金15萬元,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在農閒時村民都會在廣場進行文化活動,東興村村民也來參加,東興村村民在家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跳廣場舞不太會,慶餘村村民主動教他們,學的慢的還單獨教,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生活,更加增進了兩村村民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