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6不洗,再脏也不要给宝宝洗澡!后悔看晚了

宝宝活泼好动,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很多家长都喜欢,每天把孩子洗的干干净净。

可是,秋季忽冷忽热,疾病高发,孩子抵抗力弱,如果在不合适的情况下洗澡,很容易引发八宝感冒咳嗽。


一、这6种情况,哪怕再脏也不要给孩子洗澡。

1、打疫苗24小时内不洗澡

打疫苗之后,由于抗原作用,宝宝局部会出现细微的炎症症状。

注射地方接触水之后,很容易红肿,引发感染。

基本上,卫生所的医生会在宝宝注射疫苗后,说一句:今天别洗澡了。

实际上不止是打疫苗,只要宝宝皮肤出现损伤,如烫伤,咬伤,脓疮等皮肤问题,都不建议洗,很容易引起皮肤红肿感染。

2、生病期间,不洗澡

有些家长认为,发烧后给孩子洗个澡,能够降温。

但其实风险很大,尤其当宝宝高烧的时候。

如果给他洗澡,全身毛细血管会扩张,导致孩子体内主要的脏器供血不足,容易出现急性脑缺血、缺氧,甚至休克、惊厥等问题。

生病期间的宝宝抵抗力弱,洗澡不是上上之选。

秋季6不洗,再脏也不要给宝宝洗澡!后悔看晚了

3、剧烈运动后,不洗澡

秋高气爽,更适合室外活动。

孩子经常在外面玩疯,一身大汗,再加上地上的泥土灰尘,一副脏兮兮的样子。

很多家长迫不及待地给孩子清洗,其实对健康很不利。

不止小孩,对大人来说,剧烈运动后,也要等汗液出完,心跳平复,才可洗澡。

否则很容易引发晕厥,呼吸急促,感冒,甚至诱发心脏病。

最好的办法是,用毛巾把脸和手擦干净,等孩子身体恢复平静,再洗澡也不迟。

4、进食后,不洗澡

饱餐后,肠胃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

此时洗热水澡 ,皮肤毛细血管张开,大量血液集中在体表,腹腔供血会相应减少,很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

建议饭后一小时,再着手宝宝洗澡的事情。

5、饥饿的时候,不洗澡

饥饿的时候,身体也容易因为低血糖而头晕,此刻要洗澡,对宝宝健康很不利。

比如一大早空腹的时候洗澡,不适合。

秋季6不洗,再脏也不要给宝宝洗澡!后悔看晚了

6、睡前不洗澡

睡觉前给宝宝洗澡,几乎每个父母都这样做过。

总以为,洗个热腾腾的澡,有助于睡眠。

实际上呢?

洗澡的时候人体温度迅速升高,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减缓大脑释放褪黑激素的时间。

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诱导自然睡眠,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

人一到晚上就想睡觉,主要因为它只在夜晚分泌,晚上11∶00到凌晨2∶00为褪黑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段,之后分泌量会慢慢降低,直到清晨大约8∶00停止。

如果洗完热水澡立刻上床,就会导致褪黑激素迟迟不分泌,让人难以入睡,即便入睡,质量也不高,可能会经常做梦。

秋季6不洗,再脏也不要给宝宝洗澡!后悔看晚了


建议至少提前半个小时洗澡,不仅可以洗尽一天的疲乏,还能促进睡眠。

这条对失眠的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二、除了这6点,给孩子洗澡还有2个部位需要额外注意

1、鼻子

鼻腔本身就有免疫、自洁、屏障等功能。清洗不当,反而会损坏孩子的鼻黏膜,引起感冒。

对于宝宝鼻屎的清洁,你可以这样做:

可以用棉棒或者纸巾棒蘸点母乳滴在鼻孔里将鼻屎软化,母乳天然无害,而且不会伤到宝宝幼嫩的鼻黏膜;

使用纸巾卷成的棒棒也可以给宝宝清洁鼻孔,而且纸巾棒软软的,不怕因为宝宝乱动而伤到宝宝;

可轻轻捏一捏宝宝的鼻孔,鼻屎有可能会脱落,或诱发宝宝打喷嚏将其打出来。


2. 耳朵

家有宝宝,医生肯定交代过:别让洗澡水,奶,或者其他类型的液体进入孩子耳朵,很容易造成中耳炎。

等宝宝大一些的时候,不少家长一看到孩子耳朵里的耳屎,就想动手挖一挖。

但其实,耳屎具有清洁耳道、杀菌、保护耳膜等功能。

经常给孩子清理耳朵,会失去耳屎对耳朵的保护,孩子外耳道娇嫩的皮肤也容易受到损伤。

一般来讲,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被自动排出。

三、有关秋季,宝宝清洁其他注意事项:

1、秋季干燥,不需要每天洗澡,隔一天或者两天都行,正常情况下,洗完后不需要额外涂身体乳

2、越小的宝宝洗澡,越不需要肥皂,沐浴液,洗发水等清洁用品,清水洗即可,宝宝一岁以后,可以使用宝宝专用洗涤剂。

3、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胳膊试水温,而不是手,以防止宝宝烫伤。

如果烫伤,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凉水清洗20几分钟,若衣物粘粘皮肤,切不可自行撕下,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然后联系医院救治。

4、任何时候洗澡,宝宝身边都要有大人,有时候几秒钟就可能造成宝宝溺水。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