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6不洗,再髒也不要給寶寶洗澡!後悔看晚了

寶寶活潑好動,喜歡在地上爬來爬去,很多家長都喜歡,每天把孩子洗的乾乾淨淨。

可是,秋季忽冷忽熱,疾病高發,孩子抵抗力弱,如果在不合適的情況下洗澡,很容易引發八寶感冒咳嗽。


一、這6種情況,哪怕再髒也不要給孩子洗澡。

1、打疫苗24小時內不洗澡

打疫苗之後,由於抗原作用,寶寶局部會出現細微的炎症症狀。

注射地方接觸水之後,很容易紅腫,引發感染。

基本上,衛生所的醫生會在寶寶注射疫苗後,說一句:今天別洗澡了。

實際上不止是打疫苗,只要寶寶皮膚出現損傷,如燙傷,咬傷,膿瘡等皮膚問題,都不建議洗,很容易引起皮膚紅腫感染。

2、生病期間,不洗澡

有些家長認為,發燒後給孩子洗個澡,能夠降溫。

但其實風險很大,尤其當寶寶高燒的時候。

如果給他洗澡,全身毛細血管會擴張,導致孩子體內主要的臟器供血不足,容易出現急性腦缺血、缺氧,甚至休克、驚厥等問題。

生病期間的寶寶抵抗力弱,洗澡不是上上之選。

秋季6不洗,再髒也不要給寶寶洗澡!後悔看晚了

3、劇烈運動後,不洗澡

秋高氣爽,更適合室外活動。

孩子經常在外面玩瘋,一身大汗,再加上地上的泥土灰塵,一副髒兮兮的樣子。

很多家長迫不及待地給孩子清洗,其實對健康很不利。

不止小孩,對大人來說,劇烈運動後,也要等汗液出完,心跳平復,才可洗澡。

否則很容易引發暈厥,呼吸急促,感冒,甚至誘發心臟病。

最好的辦法是,用毛巾把臉和手擦乾淨,等孩子身體恢復平靜,再洗澡也不遲。

4、進食後,不洗澡

飽餐後,腸胃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

此時洗熱水澡 ,皮膚毛細血管張開,大量血液集中在體表,腹腔供血會相應減少,很容易導致寶寶消化不良。

建議飯後一小時,再著手寶寶洗澡的事情。

5、飢餓的時候,不洗澡

飢餓的時候,身體也容易因為低血糖而頭暈,此刻要洗澡,對寶寶健康很不利。

比如一大早空腹的時候洗澡,不適合。

秋季6不洗,再髒也不要給寶寶洗澡!後悔看晚了

6、睡前不洗澡

睡覺前給寶寶洗澡,幾乎每個父母都這樣做過。

總以為,洗個熱騰騰的澡,有助於睡眠。

實際上呢?

洗澡的時候人體溫度迅速升高,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減緩大腦釋放褪黑激素的時間。

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誘導自然睡眠,通過調節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礙。

人一到晚上就想睡覺,主要因為它只在夜晚分泌,晚上11∶00到凌晨2∶00為褪黑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段,之後分泌量會慢慢降低,直到清晨大約8∶00停止。

如果洗完熱水澡立刻上床,就會導致褪黑激素遲遲不分泌,讓人難以入睡,即便入睡,質量也不高,可能會經常做夢。

秋季6不洗,再髒也不要給寶寶洗澡!後悔看晚了


建議至少提前半個小時洗澡,不僅可以洗盡一天的疲乏,還能促進睡眠。

這條對失眠的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二、除了這6點,給孩子洗澡還有2個部位需要額外注意

1、鼻子

鼻腔本身就有免疫、自潔、屏障等功能。清洗不當,反而會損壞孩子的鼻黏膜,引起感冒。

對於寶寶鼻屎的清潔,你可以這樣做:

可以用棉棒或者紙巾棒蘸點母乳滴在鼻孔裡將鼻屎軟化,母乳天然無害,而且不會傷到寶寶幼嫩的鼻黏膜;

使用紙巾捲成的棒棒也可以給寶寶清潔鼻孔,而且紙巾棒軟軟的,不怕因為寶寶亂動而傷到寶寶;

可輕輕捏一捏寶寶的鼻孔,鼻屎有可能會脫落,或誘發寶寶打噴嚏將其打出來。


2. 耳朵

家有寶寶,醫生肯定交代過:別讓洗澡水,奶,或者其他類型的液體進入孩子耳朵,很容易造成中耳炎。

等寶寶大一些的時候,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耳朵裡的耳屎,就想動手挖一挖。

但其實,耳屎具有清潔耳道、殺菌、保護耳膜等功能。

經常給孩子清理耳朵,會失去耳屎對耳朵的保護,孩子外耳道嬌嫩的皮膚也容易受到損傷。

一般來講,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被自動排出。

三、有關秋季,寶寶清潔其他注意事項:

1、秋季乾燥,不需要每天洗澡,隔一天或者兩天都行,正常情況下,洗完後不需要額外塗身體乳

2、越小的寶寶洗澡,越不需要肥皂,沐浴液,洗髮水等清潔用品,清水洗即可,寶寶一歲以後,可以使用寶寶專用洗滌劑。

3、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胳膊試水溫,而不是手,以防止寶寶燙傷。

如果燙傷,第一時間用流動的涼水清洗20幾分鐘,若衣物粘粘皮膚,切不可自行撕下,以免造成二次傷害,然後聯繫醫院救治。

4、任何時候洗澡,寶寶身邊都要有大人,有時候幾秒鐘就可能造成寶寶溺水。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