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八師孤軍奮戰突出重圍

「紅色湘西」黨史故事③ | 紅十八師孤軍奮戰突出重圍

「紅色湘西」黨史故事③ | 紅十八師孤軍奮戰突出重圍

湘西黨史故事

紅十八師孤軍奮戰突出重圍

1935年11月4日,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委分會在桑植縣劉家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紅二、六軍團主力從桑植誓師突圍,紅六軍團的第十八師暫時留在以龍山茨巖塘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擔負起牽制敵軍、掩護主力進行戰略轉移的艱險任務。軍團領導人交待他們:“我們走後,你們可能會受到10多萬敵人的包圍,一定要堅持頂住,即使十八師打垮了,化裝成老百姓也要來追趕主力。”臨走時,軍團領導人還把一部電臺配給了紅十八師,專門成立了電臺隊。

隨後,紅十八師進行了動員,師長張振坤向全師提出了“四不怕”的響亮口號,即不怕敵人強大,不怕環境險惡,不怕疲勞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從11月15日起,張振坤率第五十三團一營、五十二團一部及地方游擊隊500餘人,從龍山興隆、茨巖塘出發,向西南方向發起佯攻,進攻永順、保靖,將湖南方面的敵軍引向酉水河南岸。當紅二、六軍團主力向東南方向開始突圍時,他又率部返回茅坪、茨巖塘,拿出保衛根據地的架勢。接著又向北進擊,然後又返回茨巖塘。短短10多天時間裡,紅十八師時南時北,數百里奔襲,經歷了多次激戰,承受了重大犧牲,牽著敵人鼻子轉,使敵人一時摸不清紅軍的虛實和意圖,用生命和鮮血掩護主力實現了戰略轉移。

紅二、六軍團主力突出重圍之後,敵人組織近10萬兵力,從四面八方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合圍推進,企圖將紅十八師全殲。面對敵人瘋狂的進攻,紅十八師發揚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龍山、永順、桑植邊境開展遊擊作戰,同數十倍於己的強敵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戰鬥。12月初,敵新編三十四師周燮卿等部,避開紅軍堅守的茅坪陣地,從興隆街、紅巖溪、水沙坪一線向茨巖塘壓過來。恰在此時,紅十八師收到軍團部“立即突圍、趕上主力”的來電,於是決定主動撤出茨巖塘根據地。但是為了把追剿之敵甩得更遠一些,保證主力的安全,紅十八師放棄了直接突圍,而是先在根據地內兜圈子,繼續迷惑敵人,然後再尋找間隙突出重圍。

從12月3日起,紅十八師開始突圍。經過4天4夜的浴血奮戰,分批撤出了茨巖塘地區。紅十八師決定北上,去湖北鶴峰縣開闢新的根據地。13日上午,行至桑植苦竹坪時遭遇敵二十六路軍主力,一場激戰,消滅敵人百餘。但是這時發現去鶴峰的路上駐有大量敵軍,北上已經不可能,於是紅十八師放棄在鶴峰建立新根據地的計劃,揮師向南。14日得知軍團主力準備向貴州轉移。15日紅十八師在桑植陳家河誓師,決定不惜代價突出重圍,去貴州與主力會師。

12月16日,紅十八師掉頭向西,踏上與主力會合的征途。17日,部隊抵達永順縣。18日抵達龍山,行至洗車河時,與敵何友松團發生激戰。20日與敵周燮卿部發生激戰,突破了敵人設置在湘鄂邊界上的最後一道封鎖線。

這次突圍給紅十八師帶來重大損失,通過了封鎖線的1200人,在敵人的重兵圍攻下,邊打邊走,21日進入湖北來鳳縣境內。入鄂後在不到1個月時間的戰鬥中,紅十八師連失兩位團長。由於部隊嚴重減員,在漫水進行了一次整編。所餘人員在張振坤率領下,艱苦轉戰在鄂西、川東、黔東等地,終於在1936年1月9日到達黔東江口的磨灣,與紅六軍團主力會合。其時,紅十八師只有600多人,縮編為一個團。

「红色湘西」党史故事③ | 红十八师孤军奋战突出重围
「红色湘西」党史故事③ | 红十八师孤军奋战突出重围

來源|中共湘西州委黨史研究室

監製|龍堯

「红色湘西」党史故事③ | 红十八师孤军奋战突出重围
「红色湘西」党史故事③ | 红十八师孤军奋战突出重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