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梵志與梵高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有著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藝術家。他們依靠多年不斷努力地創作,讓自己的藝術紛紛走出國門併成為世界瞭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窗口,曾梵志就是其中之一。近30年來,他憑藉個人天分與不懈努力,成為了這段進程中最受矚目的藝術家。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藝術家曾梵志(圖片由曾梵志工作室提供,攝影:Zhenhua Li)

後來,曾梵志的作品在國際上的認可度直線飆升。盧浮宮博物館、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國內外重要藝術機構均留下了曾梵志的展覽足跡。如今,他的作品再度亮相荷蘭梵高美術館,當代中國最傑出的藝術家與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間,究竟能夠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梵高”展覽現場 ©梵志工作室 2017

在本次展覽上,曾梵志共創作了一組六幅以梵高自畫像為靈感的油畫,其中三幅於美術館展出。此外,以梵高《麥田群鴉》為靈感而繪製的一幅尺寸為2×3.5米的震撼之作以及一幅靴子靜物畫也在展陳之列。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梵高”展覽現場 ©梵志工作室 2017

通過他的新作,觀眾得以從別樣的角度感受藝術大師梵高的自畫像、鞋子和麥田風景。氣韻生動的線條層疊覆蓋在梵高的經典圖像上,曾梵志將個人風格融入了梵高的作品中,引領觀眾重新審視、思考梵高的繪畫、筆觸、色彩和藝術理念。而創作後,曾梵志感慨道:“他(梵高)在我心裡變成了一個傳奇。”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創作過程圖 ©梵志工作室 2017

曾梵志為本次展覽共創作了一組六幅肖像畫,全都以梵高的自畫像為靈感,其中三幅被收入本次的展覽中。他先在空白的畫布上勾勒出梵高的形象,以便重新體會梵高看自己的途徑,猶如與一個陌生人漸漸混熟一般。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梵高 四》,2017年 ©梵志工作室 2017

梵高的原作因他那獨一無二和不可模仿的強烈筆觸而聞名。曾梵志卻在梵高的面孔上層層疊加其個性化的線條,直至覆蓋和淹沒,最後又把梵高的形象重新找出來,成為了一張帶有曾氏“面具”的畫像,以此將自己的風格融入了梵高的生平與畫面中。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梵高 三》,2017年 ©梵志工作室 2017

梵高在其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創作過很多自畫像。他的個性風格、技巧形式、外表形象和傳奇生平都統合在一幅畫面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世藝術家。自畫像同樣是曾梵志極為重要的創作形式,他在每個人生的重要階段都繪畫過自畫像,通過經歷這個觀察自我的過程,來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突破自己。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自畫像》,布面油畫,2009年

自畫像之外,曾梵志以梵高《麥田群鴉》為靈感而創作的作品與原作平行陳列。在這件作品中,曾梵志再次以錯綜的線條替換梵高獨特的用筆,從舊作中提煉新的意義和價值,為梵高的作品賦予新生。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麥田群鴉》,2017年 ©梵志工作室 2017

此外,曾梵志於2009年創作的《靴子》也與梵高著名的靜物畫《鞋子》並置。梵高的舊鞋是其對歲月磨練的致敬,而曾梵志的新靴,則暗示其脫下外在榮譽與光環,向內探索的人生領悟。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梵高《鞋子》,布面油畫,38.1×45.3 cm,1886年

兩幅作品都反映了創作當下藝術家的內心狀態與自我認知,彷佛象徵著兩位藝術家在藝術行旅中的不期而遇,以及由此而展開的一場激盪絢麗的交鋒。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靴子》,2009年 ©梵志工作室 2017

本次展覽為梵高美術館“現當代藝術”展覽系列之一,該系列的宗旨為闡述梵高對後世藝術家的持續影響。自2014年以來,展出過培根、蒙克、弗蘭克·奧爾巴赫、德·庫寧的作品,以及麥爾茲巴赫的表現主義繪畫收藏。可以說,梵高與他的作品活在現當代藝術之中。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梵高 二》,2017年 ©梵志工作室 2017

於此同時,後世的藝術家們也在不斷改寫著世人對梵高的認識。曾梵志的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以獨特的方式賦予了梵高作品新的詮釋。相信當觀眾參觀完展覽後,在不同的人心中,也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認知的梵高和曾梵志。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曾梵志與梵高美術館館長阿克塞爾·呂格於展覽開幕式 ©梵志工作室 2017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除了梵高,還有八位藝術大師曾影響曾梵志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2013年11月13日,英國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培根的作品《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在紐約佳士得拍出了1.424億美元的高價,一舉刷新了藝術品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培根對於西方繪畫的顛覆性影響以及坦率和主觀的創作精神,都讓曾梵志深深歎服。

盧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英國畫家。曾梵志認為其作品所醞釀的力量感以及面對真實人性的坦率態度,衝破了畫面本身所描繪的日常景象,帶有鮮明的個人痕跡。

阿爾佈雷特·丟勒(1471-1528)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德國畫家。對於曾梵志學生時代影響最深的藝術家之一,主要在於其撼動人心的肖像創作方式。通過對丟勒的學習,他找到了如何抓住人物神韻的捷徑。2012年,曾梵志創作的三件巨幅亂筆作品乃是向丟勒的致敬之作,靈感均來源於丟勒的草圖。

保羅·塞尚(1839-1906)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法國畫家。對於曾梵志學生時代影響最深的藝術家之一,主要在於其獨特的構圖方式。

喬治·莫蘭迪(1890-1964)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意大利畫家。曾梵志收藏了多件莫蘭迪的繪畫作品,繪畫大師避世的情懷以及堅持自己創作風格的個性是曾梵志一生學習的對象。

埃爾·格列柯(1545-1614)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西班牙畫家。曾梵志認為格列柯的作品中帶有“奇特的神性”,這是為同時代藝術家所不具備的。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1774-1840)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藝術家。曾梵志自青年時代起就極為推崇弗里德里希。而曾梵志也認為在他的創作生涯中,浪漫主義對他的影響並不亞於表現主義。

達·芬奇(1452-1519)

深度 | 曾梵志與梵高的不期而遇


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對於曾梵志學生時代影響最深的藝術家之一。2011年11月,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辦的“達·芬奇畫展”,被曾梵志認為是最優秀的展覽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