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77岁老摄影家 一组70年代的老照片 揭开鲜为人知难忘的历史


摄影工作是记录历史,收藏照片是保留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照片已成为那些年月、那些地方、那些人物的真实记录和形象档案。山西省临汾市有一位老摄影家,高级记者,共产党员,他叫孙宝索,今年77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纪实照片。图为1973年临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在临汾三中读书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业余摄影小组。当时教他们摄影的是一位华侨老师,他有两台小型相机,不仅教摄影原理,还教会了他一整套的冲洗放大技术。”图为1977年临汾下靳村的村民进城收粪。

“刚开始拍照漫无目的,参加工作后,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开始有主题地进行拍摄,用镜头记录正在发生的事。”从此,摄影成了孙宝索一生的挚爱,临汾成了他镜头中永恒的主题。图为1975年拍摄临汾

抚去岁月的尘埃,这些斑驳浓郁的老照片,每一张都会让人惊异与震动,真实鲜活地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汾人民生产生活状况及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是改革开放初期临汾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图为1971年拍摄农民学习的场景。

1971年在土窑洞里放电影,是当年文化下基层,文化下乡的缩影。群众特别喜爱的事情。

1976年,临汾市市民在游泳场参加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庆祝活动。

临汾一位戏剧演员接受薄一波的接见,在当时是轰动临汾的大事,也是最高的荣誉。拍摄1979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民皆兵,村村都有民兵连,在地头劳动,都随身携带半自动步枪,随时打击侵略者。拍摄1973年。

这位老人是一位老红军叫张挺,参加过很多战役,70年代的孩子们都听他讲过战斗故事,是当地的名人。拍摄1980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女孩子不爱红妆爱武装,背上一杆枪,英姿飒爽,人人练就一身好枪法。拍摄1973年。

上世纪70年代农村集体化,村民们吃大锅饭,农村地头到处都是人,当时叫人海战术,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在那个年代最响亮。拍摄1975年。

四家湾铜矿在那个年代,是当地的大型矿山企业,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拍摄1970年。

这是一张临汾市70年代的老街景,当年的大巴车是那个样子的。拍摄1977年。

1983年元宵节,临汾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街头,热烈欢呼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坚决拥护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改革开放新政策,为早日实现小康加大马力,奋力前行。

城市知识青年插队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识字的教文化人干农活,学毛选。拍摄1974年。

毛主席的追悼会在临汾的第一中学操场举行,他拍下40多年前的庄严时刻。三中全会好,他拍下了游行队伍,这一张张照片都是难忘的回忆。拍摄1976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测量仪器是那么的简陋,用眼睛看,用罗盘量。拍摄1972年。

孙宝索老人拍的照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代的发展,时代变迁,人民生活的进步,这次临汾市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摄影展,这组照片被大家一致看好,为他点赞。张旦原创作品 孙宝索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