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那会有什么实际用途?

用户59334730408


有幸来回答这个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与“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并列近代数学三大猜想。是个看似简单却艰深无比的数学猜想,它在1742年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瑞士数学家的信中提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由于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这个猜想,才写信给欧拉,可欧拉一生也没有证明出来。他曾回过哥德巴赫的信中提出个相似的猜想:任一大于5的质数都能写成3个质数之和。现在常看到的是欧拉版本(又称“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a个的数,与一个素因子不超b个的数之和,写作“a+b”。


这个猜想曾在1966年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出来“1+2”:任一充分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或一个素数和与另一个半素数和。

很显然,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上最难证明的。可我们为什么要证明它呢?如果被证明了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它的意义何在?

数学家都认为“哥德巴赫猜想”就像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虽然证明它自身意义不大,但能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理论或数学工具”。


在1900年,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一个数学大会上基于“哥猜”提出了23个问题,其中第8个问题是黎曼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如果证明黎曼猜想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而“哥猜”的孪生素数猜想太孤立,证明它的意义价值不大。

并且希尔伯特宣称他已解决了“费马定理“费马猜想””,但他不公布。他认为:数学家们在解决费马定理过程中发现了“椭圆曲线”、“模形式”等很多实用工具。如果公布证明结果,就会停止这个猜想的研究了,很多实用理论与工具等也就不会发现,数学也得不到充分发展。


急于证明“哥猜”的都是那些对数学并不真正了解的人,真正的数学家是不会去急于求成的,那不是宰杀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弄潮科学


也就是对称性问题,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反证法轻易搞定!

形式逻辑的三段论与哥猜的联系

2019年8月1晚以后,再无哥猜了,但是存在一个哥德巴赫定律!

大前提,2N(N为大于2的自然数)内所有奇数均以N为中心对称的,(N为奇数时,N自对称)!

小前提,2N内所有大于2的素数均为奇数!

所以2N内存在以N为中心对称的素数对!

这个三段论从逻辑上无半点不当之处!从形式逻辑的可靠性来讲,如果认为不足以证,那个形式逻辑的基础就不存在了。这是哥猜与三段论之间的相关性!但很明显这个不足以让人信服!但是在反证法面前,证明的力度要强大得多!

反证法→(以下的奇为奇合数)

第一步建立等价否命题

反命题为,对称对中只存在奇+奇或奇+素,把这个反命题证伪后,哥猜就被证实!假设数对有x对奇+奇,Y对奇+素,則奇数个数2x+Y,素数个数为Y个,很明显反命题如果成立,奇合数个数大于或等于素数的个数!

第二步验证否命题的真伪性,只需一个实例就可证伪!但是一个实例不可以证实

现在来检验,比如12,7+5,9+3,数中仅9为奇合数,个数比与反命题不符,反命题,不成立!所以哥猜是对的!

很明显否命题是错误的!就此三段论的可靠性也是牢固的!

附注:哥猜其实是对称性问题,2N一3+3,2N-5+5,2N一7+7,。。。。奇,偶数均以N为中心对称的,现在是在对称对中,哥猜可以简化为对称对中至少存在一对素数!

由上例知逻辑三段论,是不太充分的,如果哥猜被证伪,则三段论被证伪,现在哥猜被反证法证实,故三段论依然可靠!,这就是哥猜的意义!数学是形而上学中,逻辑很严格的一种逻辑学,但同时它亦是造假的手段!它的母体依然是逻辑学!


石鼎文


《哥德巴赫猜想与宇宙的关系》

2018.1.6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决,但1937年时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已经证明充分大的奇质数都能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也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数定理”。

...........................................

我们的宇宙创造者不仅是最伟大的量子科学家,同时更是最伟大的数学家.所以他一定是以各种高难的数学模式来创造宇宙里的一切事物,当然包括了称为"人类"的还处于低级智慧生命状态的物种.

作者在前面的二篇文章里己讲过了天文学里最难以令人理解或很难被人类所赞同的定理:孪生素数定理与梅森素数定理.

今要讲的却是困扰了数学家们许多年的歌德巴赫猜想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这个事也叫:歌德巴赫定理.

你若不属于求知热情很旺盛的人物,还请千万不要看作者写的任何文章,因作者有一大爱好:尽喜欢讲别人从未听说过的真相.而且还是别人基本都无力判断真伪的真相.但我却都是可以细细道来的真相.

言归主题,歌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与宇宙大智相符率达到100%.其原因很简单,歌德巴赫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现了"上帝"制定的这项数理.只是他不知该如何证明此数理是否无误?

那么将此数理投射到宇宙中会发现什么呢?

答案:宇宙中出现的每个星系里存在的每一个黑洞天体都是由三个恒星发生结合从而最终演化而产生的必然现象.即每一个黑洞=不同智慧的三个恒星结合体的演化物.也表明每一个黑洞灵魂所拥有的超凡智慧一定是来自三个不同的恒星灵魂实现卓越溶合之后的产物.无一例外.这就是真相了.

你若很怀疑作者的陈述当然是你的权利,你尽可以亲自去见"上帝"咨询一下即可得到最靠谱的答案了.若你死活都怎么也见不着"上帝\

宇宙时空联盟


有什么用?当饭吃,还当银子花。研究了这么多年,被称为精神病,心里的压力真的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但身为中国人,自问,对得起这个国家和民族了。二无穷量的比值:y/x=1/n十1,(调和级数)。y是所有奇质数的和,x是所有“1十1“堆垒的和,n是顺序奇质数的个数。很显然,调和级数同质数关系密切。同时,也是大于1的整数形成公式。更重要的是基本元素奇质数与生成偶数关系是整除性,这充分体现数学之美一简单和谐。真现的发现只有少数人。我现在虽然孤单,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感受到他的美。


四哥5101


科学(含数学)是讲究积累的,所以人们常常将科学喻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一级一级阶梯的积累,人类科学文明不可能发展到当今地步。

没有伽利略比萨斜塔试验,人类还会以为重的物体下降更快;没有哥伯尼,我们还会以为太阳围着地球转;没有达尔文,我们怎能知道人类起源;不是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牛顿不可能平白推导出牛顿三大力学定律……

古代近代,限于科技水平,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浅薄和迷茫的:人类起源于何处?宇宙、天地是怎么起源怎么演变的?物体是由哪些粒子组成的?粒子还能怎么细分?粒子和光波又是什么关系?力来源于何处?……可以说人类了解世界越多,未知的问题就越多。

人类探索自然,主要是两条路径:理论研究和假说、实践实验验证。科学家们常常先建立理论模型或假说,以解释自然现象,其后用实践实验证明假说成立。物理学如此,数学研究亦然。

有时实践发现在前,理论在后;有时理论假说在前,实验验证在后。比如杨振宁、李政道先提出宇称不守恒,几年后被吴健雄实验证明。

纵观数学发展史,数学研究本身就充满了无数猜想和无数推导证明,在不断猜想、不断证明的过程中,数学得到发展,科学也得以进步。

所以不要轻视任何数学猜想,那是科学进步、人类进步的基础。

西方科学源于西方哲学、西方神话,古近代西方科学包含于哲学之中,但是哲学与数学关系不大。自从牛顿、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牛顿开创性地用数学模型、数学方程表达自然规律以来,数学与科学联姻了,科学与哲学分离了,近现代科学才真正诞生。

没有傅利叶变换就没有麦克斯韦电磁学方程;没有黎曼数学,就没有爱因斯坦相对论……

数学由此成为物理学和全部自然科学的根基,数学没有大发展,自然科学很难有颠覆性的飞跃。


独尊宋明


哥德巴赫猜想以破译十几年了,它不是一道数学解答题,是伟大的猜想,是用数学公式向科学界问知,在自然界中,什么现象,是什么规律可以产生1+1=1的真相呢?那就是二力合一构架力规律,能够解答并符合这道数学公式。我已经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过这篇论文,论二力规律。但被雪藏了,我还在科学中国人期刊上,发表了论太空失重~太空失衡。可惜了在媒体上,我没有吹鼓手,所以,不被学术界关注。


直勾钓鱼来者不拒


简单说哥德巴赫猜想被证明没有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人类知识总和中,有直接用处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是看不出直接用处的。求知是人类本性,这正是人类优于其他生物的根本所在。数学促进人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而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极重要的能力之一。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意义所在。


手机用户78476284196


彻底研究证明了1十1,首先可以确定偶数的一半自然数全部可以用偶数内的素数的形式表示出来(除了1)。摊广到宇宙恒星的周边会有多对的行星穿越在同一条线上。因为1十1有二分之一的性质对攻破黎曼猜想有基础性的作用。


沙溪祥38492633


现在没有一点用,就好像当时牛顿的万有引力一样没有用。以后有没有用,现在不知道


绿洲6174


数学本来就是超前几百年,几百前人还会问复数又有啥用阿,人类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科学的超前。只不过对于科学家而言,研究宇宙 数学本身也不是为了有什么用,就是像小孩一样单纯求知,为什么会有太阳阿 为什么天上有星星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