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想必有很多人都讀過蘇東坡的詞,他所寫的詞和他的性格與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年輕時所寫的詞風非常豪邁,有種不把天下之事放在眼裡的感覺。不過他的性格雖說豪爽,但是這種豪爽只針對同道中人,至於朝中那些小人,蘇東坡巴不得敬而遠之。可能是因為他的才情遭到同行的妒忌,也有可能因為他的某些行為,觸及到了同僚的利益,遭到他人陷害。那一次陷害可以說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同時也使他的性格變得更加沉穩。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因為同僚的陷害,蘇東坡從政壇中心被貶到了黃州。他原本是那麼高傲的人,被貶以後心理自然是痛苦的,再加上黃州與政壇中心相比貧瘠很多,讓他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適應。他在黃州熬了三年以後,見到了從南嶺歸來的好友——王定國。王定國因為和蘇東坡走的極近,案發時,他也受到了很大的牽連。兩位好友難得一見,自然是一番唏噓,在洗塵宴上,王定國讓他的小妾柔奴唱歌助興。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這個女子的歌聲非常婉轉動聽,讓人聽了以後自然而然的神情安定。原以為自己這位好友被貶到嶺南以後,日子應該過得非常不順,回來以後會非常憔悴才對。可是從這位女子的歌聲中,只感覺到一片寧靜,完全聽不到其他不好的感覺。蘇東坡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態和心境,特地問了這個女子,原本被貶是那麼痛苦的事情,你的心態為什麼卻能調整的那麼平靜呢?柔奴沒有多言,只是回答了他幾個字: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雖說只是短短的八個字,卻觸動了蘇軾的內心,當即創作了一首《定風波》。詞中的男女主角正是他的好友和好友的小妾,前半部分所寫的是對這對男女的讚美,尤其是對這位女子的讚美:只要聽到她的歌聲和笑聲,彷彿能使人在夏天變清涼。後半部分描述了朋友的變化,和對自己疑問的解答。從那遙遠的地方歸來以後,俊俏的少年郎彷彿變得更加年輕了,笑容裡還帶著淡淡的嶺梅香。原本以為朋友被貶到嶺南之後,應該不適應當地風土才對,朋友卻說“哪裡能讓我心安,哪裡便是我的家鄉。”朋友的回答實在震撼了蘇軾,既然已經被貶到陌生的地方,就應該努力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如此才能徹底融入到當地,同時才能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當然這種融入,並不是強迫自己把家安在某個地方,而是為了生存,努力減少自己對當地的陌生感,而且還要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更加舒適。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蘇軾在這短短的幾個字當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昇華,價值觀提升到了另一種層面。他是這麼想的,而他也努力做到他詩中所提到的境界,雖說他所在的環境依然艱苦,可是他的心態卻不再像剛開始時那樣急躁,而是不斷的讓自己融入到黃州這個環境中,把這個地方當做是自己的家鄉。就在他徹底把自己當作一個農夫,想要在此處安然的度過餘生時,命運之神再次向他開了玩笑,朝廷再次決定將他調離黃州。黃州離權力中心實在太遠,這裡也盛滿了他一生當中的辛酸和悲苦,可是這裡同時也擁有他太多的幸福感和安慰感。他在此處創造了很多鉅著,創作的風格也隨著他的心境不斷改變,從一開始的鬱鬱寡歡,到理解通透過後的豁達,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在此處完成的。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黃州和蘇軾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黃州是蘇軾的精神地標,他所代表的文化卻是黃州的文化標誌。蘇東坡捨不得離開那個,承載了他太多情緒的地方,而當地的百姓同樣感到不捨。在他離開以前,當地的百姓紛紛前來相送,蘇軾也給鄉親們,留下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禮物。在他離開的當天,村裡有十幾個人親自送他離開。在蘇軾離開了黃州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了,可是這個地方卻成為了他最為不捨的地方。在這之後,每當他在朝中受到同僚排擠或者有其他煩心事時,都會極為思念這個地方,甚至想要回到自己曾經的家園,在那個貧瘠的地方重新開始自己的農耕生活。

蘇軾遭小人陷害被貶至黃州,好友妾室短短几個字,令他豁然開朗

黃州對蘇軾的整個生涯來說,都存在非常重大的意義,那位柔奴所說的短短几個字,更是影響了他之後的日子,讓他在以後的人生中,有勇氣面對所有的挫折。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