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有個明末清初就已成規模的圩市,紅火到現在,真“牛”

匡明章 圖/文

“八千一?八千一賣給他吧!”

孫鐵軍頭戴草帽,腋下夾著一根細長的鞭子。他盯著一位身著西服的黑臉漢子,從雙方目光眼神可以看出各自都在盤算著。說到急切處,這位身材健壯的中年人一把抓住了漢子的手,輕輕搖了搖,打出了暗號。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八千二!”黑臉漢子說。可這“說” 只是暗語,語意是用手的五指,指與指之間的相互答配形成數字完成的,其目的是防其他買家聽到或看到,用來保證交易的公平公正……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4月16日上午,二鋪牛行

四月天陽光明媚,如金色烈酒,紛紛揚揚地灑在牛行裡每個人的臉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拉牛車已把牛行外道路堵的水洩不通,牛客、牛商、牛經紀,他們大多皮膚黝黑,穿著樸素。他們的注意力都在牛身上,這時的牛行戶正用手掰開牛嘴,去數里面的牙齒數目......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牛”史

47歲的孫鐵軍穿著淡藍色制服,穿梭在牛行裡,牛行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他不停地向人打招呼:“這頭牛真牛!”這位二鋪牛行的行長臉上掛著笑,招呼著全國各地來客。這裡過去叫牛行,今天也有叫牲畜交易所,孫鐵軍已在其中工作了30年。祖孫三代都在牛行裡做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鐵軍激動不已:“以前老早就有了,幾百年前就有了,從我記事起,鎮上的牛行可旺了。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400年牛行歷史,熟絡地印在孫鐵軍的心中。

孫鐵軍說,據祖輩的口口相傳,明末清初年間,二鋪道縱橫交錯,一度成為連接各省城的陸運樞紐。由於當時泌陽黃牛出了名,在二鋪販牛的生意很好。於是,經年累月,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開始大量聚集到二鋪買賣牛隻,二鋪牛行逐漸形成。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汪申得是牛行第一老的“牛經紀”,即牛隻買賣的中介人。他今年已74歲。這天,儘管之前已經幫別人交易了10頭牛,但這筆生意,汪申得沒能再繼續之前的好運。“一百塊錢,就因為一百塊錢談不攏!”買家又去選擇其它牛和牛經紀,汪申得口含漢菸袋絮叨著向記者訴說自己的鬱悶,無奈。這意味著生意徹底談崩了。二鋪的牛經紀共計40餘人,平常保持著20餘人幫別人交易。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這樣的交易情景,從4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綿延至今。據康熙年間《泌陽縣誌》記載:“三月泌陽穀民大集二鋪諸處以農器耕牛貿易曰犁耙會”。由此可見,早在明末清初,二鋪已經出現了耕牛交易的圩市。其主因二鋪地理位置通四方,平頂山、信陽、駐馬店、南陽全納入直通。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每逢農曆“單日”,每逢二鋪牛行日,牛市買賣雙方討價還價聲、吆喝耕牛聲、耕牛評議員以手勢比擬價格的勸價交匯在一起,呈現出一派繁忙的交易景象。每日牛行成交量小則百多頭,多則上千頭,年牛隻成交量2-3萬多頭左右,成交額29000萬元左右。成為泌陽縣最大的牲畜農牧市場。這些牛不但暢銷周邊地區,還遠銷全國各省及地區。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牛經紀”也叫“牛中”或者“牛棒佬”,在牛行裡被稱為“牛隻評議員”,是指在牛隻交易的過程中為買賣雙方評估牛隻的中間人。

昔日,牛作為農家五畜之首,買賣牛隻是頭等大事。但判斷一頭牛的好壞並不容易,因為在牛行裡交易的牛都必須是活的,論頭而不是論斤,一頭500公斤的大牛可能吃喝下100公斤的食物,過秤很難準確。且過去相耕牛,並非牛隻越重,就越會耕地。因此,在牛行中出現“會看牛”的“牛經紀”就成為了必然。雖然每逢行日牛行裡都會運來上百頭牛,但是真正要買成一頭牛並不容易。要不斷在交易區裡走來走去,物色好牛;還要很有耐心地跟牛販討價還價、鬥智鬥勇。“要講好久才可以講成一頭牛,整天要走來走去。”就像汪申得遇到的那樣,往往相差50-100元,就無法成交。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牛經紀之所以在牛行中享有顯著的地位,皆因他們懂得相牛的技巧。過去,牛行不設地磅,一頭牛多重、年紀多大,牛經紀看一眼就能說得清清楚楚。一個好的牛經紀相牛的誤差不超過兩三斤。相耕牛和相肉牛的技巧截然不同。這樣的一門獨門技藝,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牛經紀每談成一頭牛,可以向賣方收取20元的佣金。98%的牛隻交易都是通過牛經紀來完成,因此有名氣的牛經紀往往收入也可以。

牛經紀技藝過去是家族生意,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加上至少要兩三年才能學會,而在今天,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這門技術,所以牛經紀越來越少。目前,二鋪牛行只剩下20名掛牌的牛經紀,最年輕的30多歲。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如今,孫鐵軍頭疼牛行兩大困難,一是硬件設施還需要加強,二是牛經紀的接班人培養。前者還可投錢解決,後者,讓孫鐵軍至今也沒有想到好的法子。他曾提議建立牛經紀的培訓學校,但在許多人眼裡,這像是個笑話…….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但是,今天的二鋪牛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交易的場所,它更多的代表著一種品牌,一種商業文化的象徵。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泌阳有个明末清初就已成规模的圩市,红火到现在,真“牛”

走過輝煌的日子,泌陽縣二鋪牛行再度吸引人潮,至今仍煥發出它特有的魅力。再展昔日風光,雖然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但當地人仍把它經營的有聲有色。雖然古老的商業時代已經靜靜地退到了歷史的角落,但牛行這個名字依然響亮,我想應該是它已成為一種深厚的文化沉澱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