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地理位置有何優劣?為何多山的福建發展得比某些平原省份要好?

李亞東


要說福建的地理優勢還真沒有,處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經濟水平跟兩邊都沒法比,背靠江西,隔著東南大陸第一大山脈武夷山,對內交流也不便,對面又是經常搞事情的臺灣,這樣的地理位置能算好麼?加上境內高高低低的全是山,可以說,福建的自然地理條件真不好啊!

那麼為什麼福建比某些平原省份發展好呢?

平原省份和山區省份,差別在可利用的耕地和建設用地上,同時對山區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很大困難。從這個角度來說,福建真是太糟了,要地沒地,要交通沒交通,這確實是福建前些年發展的寫照,原來省內的鐵路時速慢得真是可以。

福建的發展,近十年才算相對較快,就是得益於技術的進步和對交通的投資,誰也沒想到,福建這麼一個山區省份會成為全國第一個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的省。也就是因為這個,山區這個跟平原比起來的劣勢可以說被抹平了。

劣勢沒了之後,加上福建人的敢拼敢闖,國家政策支持,後來居上也就不在話下了。

當然還有一點,山區省養活不了多少人口,福建省人口比周圍省份都少,大城市建設用地也有侷限,這導致福建缺少在全國範圍內的重量級城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福建的經濟規模,大城市的帶動能力也較小。

總的來說,福建在這樣的條件下能發展成今天這樣,確實已經不簡單。


南山北小河邊


《周易》裡面有一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人在貧窮的時候要思考辦法改變現狀,有了辦法路就通了,路通了就有可能飛黃騰達。這句話用在福建省很貼切,因為從福建的地理位置、地勢地貌、經商氛圍就能看出福建是一個不簡單的省份,別看福建省經濟總量不是拔尖的,但是富裕程度卻要勝過很多省份。福建處在我國東部偏南,在歷史上不屬於中原腹地的勢力範圍,並且相比於我國其他省份,福建的地勢地貌山地丘陵佔據很大一部分,只有極少數的盆地分散在省內各個方位,比如漳州平原、興化平原、泉州平原、福州平原等。其中最大的是漳州平原,只有五百多平方公里,這樣的地勢地貌放在歷史上農業創收的時期,非但算不上良好,說比較惡劣也不為過。

而且,福山多山地的地貌歷史上交通也不是很發達,都說蜀道難,但是四川省內還有“四川盆地”這麼一個大型盆地可供人們聚集耕種,而福建不但缺少種植的腹地,陸上交通更是十分匱乏,時至今日福建的陸上交通網絡仍然相對稀疏。交通不便利、種植腹地少,貧窮就是必然,但貧窮也催生出福建人改變現狀的辦法。翻開地圖就可以看到,福建是一個沿海省份,海洋便成了福建改變現狀的最大依仗。
依託于海洋,福建得以溝通世界,並且在過程中飛黃騰達。歷史上福建人創南洋、去歐美,練就了一身的經商本事,也將福建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時至今日福建的經商理念要勝過很多省份,閩商甚至要勝過浙商、晉商這些知名商人。福建商人的商業投資涉及到我國眾多領域,並且分佈在全國各地,著名的閩南、莆田商人想必大家都是如雷貫耳,這也是福建發展的比某些平原省份好的原因。如有不用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福建的山地加上丘陵佔了全省面積的80%以上,福建的特殊在於它同時也是個海洋大省。閩,在山中,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令世界震驚的宏偉建築和多樣物種;閩在海中,蔚藍之間孕育著秀甲天下的奇特景觀和最具海洋精神的中國人。

山海 福建
— —閩道難,變閩道通

有人感慨,“閩道更比蜀道難”,此言不虛。二十年前,福建境內甚至沒有一米的高速公路。不來福建走走的話,你真的很難體會到福建人對鐵路修通的欣喜之情。閩道難在何處?如果你自駕在福建的路,會發現隧道出奇的多,一個山洞接著一個山洞,而隧道很多,說明山的相對高度高,況且遍佈福建各地的武夷山系,是中國東南地區最高大的山系,可以想象古時從中原到福建之艱難。

— —閩在海中,海佑福地
  • 面對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處境,一部分不願北上的福建人,成為了具有冒險精神的閩商,後來開創了下南洋的偉大故事。對於遠航的閩商來說,媽祖是他們最虔誠的祈福對象,而媽祖也是臺灣同胞崇拜的信仰,進而發展成為了中國海洋文明的精神符號。
  • 其實,《山海經》中就有“閩在海中”的描述。海,是福建的特色標識。福建海岸線的直線距離不過500多公里,但曲折率居全國首位,折來彎去,竟被它繞出3752公里來,讓福建成為全國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份。福建的海灣、海島、港口眾多,特別是一座座的海島,天然地成為了山海分界的裝訂線。
  • 遙想當年,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在這其中,福船可謂功不可沒,鄭和下西洋中的海船大部分是福船。這種主要產自福建的船,在帆船年代的遠洋中創下顯赫的功績。
宜居福建
福建宜居,早已是很多人的共識。福建全省大部分處於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依山傍海,山水俊秀,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可以形容為“六水三山一分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八閩大地,物華天寶。
她以環境優美、和諧宜居著稱。溫暖溼潤的氣候,造就常年的林木繁茂,即使是冬季來福建旅遊,也不會讓人感到料峭。事實上,福建省森林覆蓋率常年位居全國第一,達到65%左右,大氣和水源連續多年全部達標。如果說,青山綠水是福建旅遊的調色板,那麼“清新福建”從來都是福建最具優勢的亮點。這裡清新的空氣條件非常適合旅遊、休閒、生活、養老。

海峽聚焦


不少沿海城市都是多山少地。

情況跟福建差不多。

越是資源稟賦差,

這些地方的人越是能夠抓住發展機遇。


由於靠近海,

當地居民便向海而生,

孕育出了獨有的海洋文化,

歷史上福建和廣東人便有下南洋的傳統。

近代,更是有數百萬人到東南亞國家謀生。

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有海外的親戚。

通過到海外闖蕩,

很多人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而這些財富有反哺國內。


同時廣泛的海外聯繫,

為這些地區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這也是改革開發之後,

沿海地區能夠利用政策,

引進資金和技術,

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另外,

資源的貧瘠使得當地人更加珍視資源,

例如,福建的土地被高效利用。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如花卉苗木和果蔬等。


如果總結一下的話,

沿海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文化有著極大的區別,

中原地區代表傳統的農耕文明,

而沿海地區則代表更為開放的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的冒險、開放、包容等理念,

是促使沿海實現大發展的重要原因。


雷哥觀教育


福建省雖然多山,但是並不能影響地區的發展,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更加是山多,什麼資源都沒有,福建發展大概有一下幾個原因:

1,平原已經不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現在是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時期,多山的環境可以用來發展旅遊,現在人們生活壓力大,找個緩解的地方不容易。

2,俗話說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福建省這種發展模式是以點帶線,輻射發展,北有福州,南有廈漳泉,映射內地,一個提供市場,一個提供勞動力,配合緊密。

3,臨海是一大優勢,萬噸巨輪可以抵達歐洲和北美,消化掉生產品,有全世界這個大市場,怎能不發展?

4,福建發展還可以從歷史角度來分析,中國第一批下南洋出北美的華人華僑都是廣東和福建兩地,他們發達了又反補福建,掌握了領先世界的第一首資料。


困獸Cjt


福建以前靠華僑幫助,現在主要還是靠自己勤勞能幹,愛拼才會贏深得人心。福建還有一優勢,雖然省內多山,是典型的山區省份,環境差,自然資源有限,但是它的交通卻非常發達,是全國唯一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的省,而且幾乎村村道路都是水泥硬化,這點很難得,也不簡單,有力的保障了物資的流通和人員往來,另外就是沿海人視野比較開闊吧,思想活絡,幹起事來也就敢闖敢幹,沒那麼多顧慮,所以經濟搞的有生有色,似乎也不差,但比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這些沿海強省,又差的很遠,壓力山大,還須加大努力才能縮小差距。福建,加油!


東方復766


福建能發展成今天的成績,主要是基礎設施投入了巨大資金,大力發展立體交通,海陸空全面提升。高鐵動車發展迅速,福建是全國縣縣通高鐵或動車唯一省城。作為福建人倍感自豪。


國強45177729950


所謂福建發展的比較好,只是沿海一帶,比如說閩南的加工業,泉州、晉江的旅遊鞋,它生產的數量在全世界旅遊鞋行業中佔有很大的份額,福清、莆田一帶發展的也可以,

福建閩北一帶,因為在在武夷山腳下,可耕種的土地有限,比如說邵武、南平、三明,建甌、建陽就是一般化。


吉粵自動化


因為我們會唱愛拼才會贏!



用戶52133078217


因為經濟的發展跟地形沒有必然到聯繫。多山的日本和瑞士,經濟照樣處於世界的頂級位置;而平原面積堪比整個歐洲(1000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經濟發展水平,只能說一般又一般。理由很簡單,因為整個世界早已脫離了農耕時代,糧食產量在一國的經濟發展中,只佔微不足道的重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