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

123


高的話多高都有。高的話月入30000吧。現在沒有月入10000+你都不敢談戀愛了。不過可以做副業來實現。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賺錢的方法還是非常多的。我玩《今日頭條極速版》玩了十來天就賺了4000多了。想多賺錢建議你空閒時間利用起來。增加額外收入。我現在在【今日頭條極速版】裡面做任務。0資金投入。一個月有10000+的收入。自由。你也可以做,輕鬆其實賺錢快的方法很多,靠譜最重要,喜歡今日頭條的朋友可以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邊玩邊賺錢!!!現在是互聯網如火如荼的時代!!賺錢的方法多種多樣。我現在改用《今日頭條極速版》 了。一邊玩一邊賺錢。不到一個小時幾十塊收入。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而且更加流暢 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 輸入邀請碼 《1323112071》 領取32元紅包。立即可以提現。不填沒有紅包!閱讀一篇文章獎勵3元現金,堅持每天空閒時間看看新聞。每個月有。10000+的穩定收入!!!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一份工作的工資可能不夠。所以很多人都有在做副業。現在互聯網的風口到來。很多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的。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今日頭條極速版。抖音。悟空問答。西瓜小視頻。火山小視頻等等一系列都可以賺到錢!

我就推薦一款看視頻就可以賺到錢的軟件,“今日頭條極速版”,邀請碼 《1323112071》

安卓和蘋果的用戶都可以玩:足不出戶 隨時隨地都能有收益,像平時無聊啊。看看新聞。視頻就有非常客觀的收益。裡面看新聞可以賺錢 搜索可以賺錢,走路可以賺錢,睡覺也可以賺錢等等。獲得了金幣之後就會自動兌換成餘額。可以隨時提現。而且裡面的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可玩性更高。,這個軟件就是“今日頭條極速版”大家可以去下載嘗試一下。下載幾分鐘就可以提現幾塊錢了。每天都在躺賺

操作簡單。上手容易: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開始你的躺賺之旅吧

① 找到“任務”--填寫邀請碼;1323112071

填了之後會有一個32元的紅包。不填的話沒有。填了現金金額裡面的錢可以立馬提現。你沒聽錯。可以立馬提現。而且可以每天打卡。收益客觀

記得填寫邀請碼: 1323112071) 之後直接提現即可

賺錢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做什麼事情都好。需要堅持。需要持之以恆。才會有更多的收穫。一份工資有限。安排好利用好空閒時間。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額外收入!






很低調888


給你個簡單的標準看下,跟年齡段有關的。你不可能讓一個剛畢業的跟工作30年的人比收入。我以在上海的收入來看,不吹牛逼也不黑,實話實說。

1:大學畢業5年內,收入達到稅前30萬就算高工資。上海平均工資7132,社保局的數據。平均工資的3倍,肯定算高收入。

2:工作5-10年,混的好的能混成中層,國企50萬左右,大型民企中層也差不多。那再高於這個標準就算高收入。所以70-100萬絕對算高收入。

3:工作10-20年。我還沒來到這個區間。人在40歲左右,高收入應該在上海有2套房子2輛車,收入達到150萬以上絕對算高收入。

4:再往上我就不知道了,現在我認識的收入最高的一個是年薪500-700萬,大基金公司副總裁,金融圈裡都很有名。這個層次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了。

什麼人均年薪百萬都是吹牛,銷售行情特別好能達到,但是能穩定年薪百萬的人非常少。


神鵰股俠


假如最早的一批90後18歲步入社會,那麼現在也已經工作十年了,但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望著自己的工資條卻有一股無名的焦慮。

過年的時候一家人總會坐在一起,我也不例外,酒桌上,我便看到平時根本不聯繫的表兄弟在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

A說:“唉!老弟啊,現在工作是真心不好乾,你看看我,稅後才10300。”

B說:“是啊表哥,你看看我,17年畢的業,一個月才掙四千塊,不過好在包食宿。”

……

簡單的對話,那麼A、B二人誰說的是真的呢?

可能,他們都在闡述事實。

接下來,不妨跟大家講一下各個地區之間的差異。

根據上年的數據統計中我們不難看出北京的平均工資屬於行業頂尖的了,非營業,年均工資在13.17萬元,這妥妥的月薪過萬的節奏啊。

諸相比較,河南就有些不盡人意了,即便是非營業單位,年均工資也才在五萬多,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拿四千多。

更不要說這工資最低的私營單位了。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看出差距,我這邊具體的算了一下,北京私營企業的月均工資在5895元,河南的在3060元。

不過是個平均數,卻在地方上造成了如此大的差異,從3060到10900,三倍有餘啊!

也正是因為差異化加上個人情況的封閉性,我們的認知才沒有真正的踏上正軌。

或許有人會說我跟我的朋友工資基本都在一萬到一萬五之間,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大城市,沒有一萬的月薪難道要我們飢不果腹嗎?

但請你想想,那人若要是重點院校出來的,或許還是實情,可實際上呢?諸多互聯網巨頭針對應屆畢業生的起底薪資就已經有這麼多了,由上至下簡單的說幾個例子:

1、阿里應屆畢業生月薪起底13k-18k

3、騰訊應屆畢業生月薪起底12-14k

……

這還不連帶完成任務後的季度月度獎金,而年終獎更是數不勝數,對於很多在金融業界小有名氣的牛人來說,年薪50萬-100萬真的就只是個數字。

當然,我們不能光看到人家所掙到的錢,更要看到人家背後的努力。

不過很多沒有這麼好命的人也並不會服氣,我有個朋友,姑且叫他大張吧,大專畢業,在一家有著自主品牌專利的公司做業務員,雖說底薪才不過3000元,但一年下來,光業務的提成就高達十多萬。

你會認為他比那些名校出來直接進入世界500強的公司差嗎?當然不!

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月薪,可還有很多沒有月薪的人在為生活奔勞,他們可能是在田間一年只掙幾千的農民;也可能是那一天搬運四噸水泥,工錢只有200的勞力者;更有可能是每日砍一噸甘蔗,工錢只有160的孩子……

太多太多的人無法被統計在內,如果今天的你還覺得一月三四千的工資過低的話,那麼你不妨翻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全年我國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是25974元,月均在2164元。

你要知道,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工資在根本上是有區別存在的。

人均工資=單位付出成本-個人社保公積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如果按照月均可支配收入的2164元來算的話,當你扣除掉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後,講真的,能算工資的錢就聊勝於無了。

90後的我們,有著優渥的生活環境,良好的知識水平,比起那些連信息都無法掌握的人來說,我們更應對未來有更好的期待。

國家讓一部分人先富有了起來,,可我們整體的工資水平真的不高,通過數據,我們國家的工資水平大致分為了五種。

1、高收入人群月均5412,佔總人口的20%

2、中等偏上收入人群月均2879,佔總人口的20%

3、中等收入人群月均1875,佔總人口的20%

4、中等偏下收入人群月均1153,佔總人口的20%

5、低收入人群月均500,佔總人口的20%

假若你月薪5000元,仔細算一下,你的薪資水平已經超過了95%的國人!


秦頂頂


hello,座標山東臨沂,從安全感的角度和你討論討論。

我的基本情況是在政府機關裡端鐵飯碗,最底層科員,每月到手工資3800。我定義能帶給你安全感的高工資是可以覆蓋你的全部支出並不會給你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心理上毫無壓力。看看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哪些支出:

1、住房,絕對的大頭,臨沂中心城區房價1.2萬左右,一套房裝修好可以住算150萬,我是啃老家裡給買的房子,我同事自己貸款買的,每個月要還房貸2500元。

2、基本生活費,包括水、電、煤氣、物業、手機話費、取暖費、食材費按三口之家算,我都稍微往大了估計大概一個月2200元

3、如果還有輛車,買車錢我就不算了,我同事平常上下班開,一個月油錢就1000,保險均均攤到每月200元

4、逢年過節,基本的人情來往,一年算6000不過分吧,一個月500

平時的吃喝玩樂和交際每個人差別太大就不算了,上面四項在臨沂這個三線城市每個月就要6400元,人群主要是公務員群體,還不能生病,旅遊。如果你月收入1萬,可能乍一聽挺高的,但和6400元的支出一比,是不是有一點心理壓力?那麼朋友超過支出6400元的幾倍能給你安全感呢?1倍,2倍,還是3倍?歡迎回覆在評論區呦


信仰君


每個人對高工資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多少收入是高收入的這個問題上,我認為美國高盛對中國的4個階層的收入水平的劃分是比較真實的。它對中國勞動力人口做了一個劃分。涉及中國勞動力人口7.7億。高端人口140萬,這不是普通的打工者,我們無需去更多關心;還有3.87億的農民勞動力人口,這些也不能簡單的按照打工者來理解。我們所指的打工者一般是指城市裡的工薪收入階層。這些人有3.82億。

這些人分為兩半,一半是城市白領1.46億,另一半是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藍領2.36億。

事情到這裡就變得簡單了。按照城市白領來說,如果說收入是平均水平的150%-2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者。也就是年收入在12萬到16萬。而如果是一個藍領或者進城務工人員的話,平均年收入在4萬人民幣左右,如果說能拿到這個水平的平均收入的150%-200%,也就是6-8萬那應該算高收入者了。分類計算,分類看待,這是比較理性的和貼切的。他可以解決,5萬到15萬都是高收入的困局。

另外,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誤解,這個誤解是在於收入比一般的人高,就以為已經可以解決生活所需的所有問題。其實不是。它僅僅指你的收入比別人好而已。面對中國的物價水平,尤其是房價,很多人都會產生一種很奇葩的體驗:前半夜想想收入真不錯,和隔壁老王比,已經在天上了;後半夜想想想要買個房子,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一個詞:杯具。我想這是近一兩年來,中國大陸居民,在收入和現實之間最主要的一種情緒。






大舟財經觀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工資,其實從來沒有官方給出準確的數據,但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標準和數據來客觀評估一下。


一線城市參考發達國家標準

北上廣深因為已經進入到全球發達城市行列,所以高收入標準應應參考發達國家標準。

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標準是年收入3.9萬-1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74萬元。

按發達國家標準計算,在一線城市生活的人,大約家庭年收入75萬元人民幣以上可稱之為高收入。


房本位參考,按照各地不同區分

幾乎所有國家對高收入群體其中都有一條明確指示,是否擁有一套豪華住宅。

按此標準,參考各地區房價,對應10年的家庭收入可以在所在地購買一套160平米住宅的收入應該為高收入人群。

依然以北京為例,2019年7月,北京市房產均價60061元/平米,那麼160平米的住宅按照均價算就是960萬元。

按照10年平均就是96萬元。也就是在北京以房本位參考,家庭年收入96萬元人民幣以上可稱之為高收入。


以當地平均收入作為參考

勞動法規定,當用人單位要辭退員工時,所佩服的補償金,單月金額最高不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三倍。月收入超過當地社平工資三倍的,也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進行賠償。



所以,可以說當地社平工資的三倍就應該被認定為高工資。

那麼依然以北京為例,北京2018年的社平工資為7854元/月。

三倍的社平工資就是23562元/月。

年收入計算28.27萬元,考慮到家庭年收入因素,數字乘以2,就是56.54萬元。也就是按照社平工資為參考標準,家庭年收入57萬人民幣以上可稱為高收入。



因為我國從未官方公佈過真正的中產標準和高收入標準,所以一切的說法都僅為參考,但無論在任何地方,高收入富裕家庭都應該有較高的生活質量、有比較大的居住空間,比較好的出行工具,子女能夠接受優質教育,有健康的身體及醫療指導等。

那麼顯然達到這些標準需要有比較高的收入支持,從在北京生活的經歷來看,想要達到這些標準,確實稅前年收入低於百萬很難做到。


未泯雙瞳


那就要分很多種情況了。

一二線城市:在北上廣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若是沒有自己的房子,那就是要租房,房租就先去掉2000,一個月吃喝出行的各種開銷就算1500(最低要求,因為一頓外賣就要20+了),如果是聚會出遠門等另再疊加,如果去掉3500的基礎花銷,沒有負債的情況下,那就是可支配工資在1萬左右就還算高收入。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是這樣的:

北上廣深高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8956元;北上廣深中等偏上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5189元;北上廣深中等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3902元;北上廣深中等偏下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元;北上廣深低收入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元。但這是2015年的推算數據,如果也是按增長9%計算,現在的全國高收入組大約是稅後年入7.2萬元,北上廣深高收入組大概是稅後年入12萬元。現在2019年,經過四年的通脹,12萬遠不夠算是高收入了。

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可以依次的往下遞減,稅後年收入10萬左右算是高收入。

如果是那全國範圍來說,還要在三四線城市的基礎上再遞減,稅後年入在9萬算是高收入。

當然,這只是大概率的算法,只是作為參考而已,因為地區不太所以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環球老虎財經


這個問題必須結合不同的城市收入標準來判斷

座標-廣西南寧

廣西南寧作為一個首府,被評定為準二線城市,實則經濟發展卻是一個三線城市,但他的消費卻一點不比二線城市低。一碗粉最低價在8塊,一個外賣要15塊。而從2018年南寧人均工資只有2931元,這個數據我還是覺得比較貼切的實際的。

而在南寧這樣的一個城市怎樣的收入才算得上高工資呢?從工作的角度來說,我個人覺得有1w以上已經可以算是不錯的收入了。因為在南寧一個月基本開銷在3000左右,不含房屋,1w的收入每月還能有些存款。如果兩個人生活,家庭收入就能每年穩定在24萬,在南寧如果單單工作而言這個收入還是挺可觀的。


大勛


對個人來說,合理並智慧地去經營生活。有本書裡說,若是500塊一個月不夠生活,那5000元一個月也同樣不夠!但就目前的生活水準,500也確實不夠,這句話的意思是,合理支配和使用你的金錢。

你一個月掙5000,剩2000,和人家一個月掙2萬,還負債1萬,那相對來說,你是高工資。

除此之外,合理的投資,建造多收入來源,也是必要的。


星襲故事67928497


就普通人來看,月入萬元以上肯定是高收入群體。

根據騰訊發佈的2019國人收入報告顯示,通過在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廣州等幾個城市調查,月入過萬的人分別佔受訪者人數的35.09%,35.07%,26.91% 19.37%,16.80%和14.74%。

在這些城市,真正佔大家收入大多數的主要集中在5000~8000元區域,大約佔1/3左右。

這六大城市在全國絕對屬於經濟條件最好的城市了,很明顯收入水平較高。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顯示,低收入群體是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2000~5000元的群體,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到1萬元的群體,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群體。很多人詫異,為什麼月入2000就成了中等收入群體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居民收入情況顯示,2018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其中工資性收入是15829元約佔按總收入的56.1%。全國共13.95億人,人社部公佈2018年全國就業人數是77586萬人,如果將工資性收入集中到就業人口數量中,人均每月工資性收入是2460元。當然由於一部分人是個體經營的勞動者或企業主,真正平均的工資性收入會略高一些。

所以,平均每月兩三千元的工資收入才是全國的常態,月入萬元,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都是高收入群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