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明朝滅亡,正印了一句話:“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崇禎十六年,孫傳庭領大明朝最後一支精銳出師,被李自成兵敗於潼關,自此明朝除邊境駐紮之軍,已無大規模軍隊,崇禎帝於十七年煤山自縊,君王死,明朝滅。從現在回看,明朝雖亡於崇禎帝之手,可大部分原因不在於崇禎帝,他算是一個有大志的皇帝,可明朝的根基已經爛透了,光靠修剪枝葉只能勉強維護那幾年,一旦天災人禍降臨,樹必死無疑。既然已經亡了,再追究責任到底怨誰已無意義,明朝滅亡,怨不得誰,一直說一個王朝的滅亡,因素眾多,不可能因為幾個人而滅亡,我的理解:明朝亡於厲政和黨爭,加上崇禎帝時期的天災人禍,用道教話術,命數至此,無力迴天。官僚,大地主,商人相互勾結架空皇權,這幫爛人自然希望皇帝軟弱無能,他們就可以繼續爛下去。大一統專制帝國恰恰需要一個極度專制殘暴權術的皇帝才能穩定運行。然而儒家恰好相反,他們希望培養出道德帝。儒家勝利時,便是帝國滅亡時。

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其實萬曆年間完全可以達到永樂盛世的地步的,世宗在位宦官當道,只要不威脅到世宗統治地位的事一概不管,沉迷修道。穆宗在位時間太短未能中興就早逝。神宗十歲繼位,內閣首輔張居正攝政,設立鞭法,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對幼皇要求極為苛刻(傳言是李太后的意思),任用賢才,為新皇統治奠定基礎,萬曆十年張居正卒,神宗親政,剛開始也是勵精圖治,沒幾年後連上朝也不上了(目前也沒有史學家知道為什麼)。要說萬曆年間也沒少發生事兒,韃靼侵擾,抗倭援朝(援朝從明朝就開始了),人才也多(軍隊有李如松兄弟、李成梁,朝堂有申時行)。其實要總結萬曆之後成了下坡路的原因,萬曆後期統治跟他爺爺一樣,只為擁有權力就行,不想進行義務,大臣不敢改革(害怕威脅皇帝權力),皇帝不想改革,萬曆之後的皇帝也不想收拾這爛攤子。

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崇禎皇帝論本事真的比不過萬曆。萬曆三大徵官員的選派和任用都是萬曆在後面操作。明代的內閣幾乎擁有一整套完備的運營體制,皇帝和文臣還有宦官是相互牽制的作用。崇禎時代打破僵局,反而進退兩難。崇禎時代君臣關係是最差的。崇禎沒下罪己詔後都要秋後算賬。其實崇禎皇帝時代的名句“十年九相”就是個例子。17年時間換了16個內閣首輔。17個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11個刑部尚書。明朝是亡於黨爭,閹黨是追求墮落的官員,東林黨是追求高尚的書呆子,再差的官員至少能行政,再高尚的書呆子也只會讀讀聖賢書罵罵當朝者,就像紀曉嵐。東林黨大本營主要是常州府鎮江府,蘇州松江主要是崑山黨人,浙江則是浙黨都是東林死敵。反而西北的秦黨是東林盟友。

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東林不但幫助死敵不說,還去坑盟友老家。閹黨和東林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文人士大夫,閹黨並不覺得自己是閹黨啊,他們恰恰覺得東林勾結王安(司禮監太監)才是閹黨呢!這倆本質都是文人士大夫集團,也都和內臣有或多或少的勾結,只不過一派被鬥到另一派佔據了話語權後把對方冠以“閹黨”之名。東林黨實際上是蘇幫,再加上浙黨楚黨,這三大塊差不多佔了科舉考試的一半以上了,從康熙朝科舉就有拉攏江南士紳的意思,拉攏的多了,各級學政,考官,主考,乃至各省督府,學臺,各部堂官,也就都被圈住了。導致江南士子佔比越來越多,官員也越來越多,再往下,朝裡有人,架空皇帝。在明朝,閹黨再壞他也是幫皇帝的,沒皇帝,他什麼都不是。而東林黨就是一心維護階級利益,只要不動他們的利益,改朝換代都不是事,只是最後做皇帝的不是漢人,這是很多讀過書的東林黨所不能接受的。

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首先關於閹黨,確實其中有大量正常官員作為骨幹和爪牙,但核心依然是作為皇權依附和外延的宦官。其次,關於皇權和紳權,二者間的關係當更像是相互利用相互提防,沒法一刀切,而應就具體情景確定彼此間到底是鬥爭還是合作。遼餉是按每畝地的賦稅加的。正是因為這樣,西北才吃虧呀。得多收成差交稅還多,而江南地少收成好交稅也少。最關鍵江南和西北的土地情況不一樣。我只看過中晚清的數據,不過估計晚明也是差不多的。江南一帶土地兼併情況比較明顯,少部分地主掌握絕大多數土地,農民要麼是作為佃戶給地主打工,要麼就是從事手工業,比如江南一帶發達的陶瓷和絲織,也有很多人給當地的商人打下手做工。相比之下西北華北地區基本是遍地小自耕農的情況了,平常溫飽都是勉勉強強,大災之年就更是難過了。

東林黨閹黨和崇禎,我們瞭解多少,誰才是覆滅明朝的根源

小編認為,閹黨只忠於皇帝,起碼能做事,東林黨是什麼?一群只知道粉飾太平,掃除異己,整天忙著爭權奪利,李自成打來了,他們第一個投降,滿清打來了,又是第一個,最無恥沒有節操的讀書人就是明朝末年的讀書人。皇帝吃的好點,用點錢,就說鋪張浪費猛批皇帝,可是這些人哪個家裡不是妻妾成群,大魚大肉,腰藏萬貫?明亡於流民,東林黨就是一群偽君子。他們代表的是江浙商人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收稅。使偌大的大明朝只能靠農民來維持收入。加上天災,農民活不下去了,便發生了民變。自古以來的封建王朝,就沒有任何一個集團是對國家好的。黨爭誤國,閹黨與東林黨沒有一個是好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