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药”让排便不再是难事

· 秋季气候干燥,燥伤津液,肠道干涩,从而易引起便秘。

近年来,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绝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是病,所以就诊治疗的人不多,有的甚至认为这是难言之隐而羞于就医。

殊不知,便秘对人体的危害不可低估,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便秘使年轻人皮肤粗糙、肤色变差,产生痤疮、雀斑等问题,它也加重老年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有些老人在便秘过程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

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在饮食水谷的传化过程中,胃主受纳,相当于一个大容器,把食物积聚起来,使之腐熟;脾主运化,即将胃里腐熟的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小肠对经过脾胃作用后的水谷进行“泌别清浊”处理,进一步消化,把有用的精华和无用的糟粕分开;最后糟粕经过大肠传导排出体外。可见,胃的腐熟失常、脾的运化失司、小肠的泌别失职、大肠的传导异常,都有可能引起大便异常。肾主液,肺主气,当肾虚肺燥时也可引起便秘。

根据病因病机的特点不同 ,便秘可以分为偏实、偏虚两类。

偏实证:有燥热内结和气机郁滞两种。燥热内结多表现为身热、烦渴、口臭、肛门灼热感,称为热秘;气机郁滞多表现为腹胀或腹痛、噫气频作、饮食减少,称为气秘。

偏虚证:有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两种。气血虚弱多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称为虚秘;阴寒凝结多表现为腹中冷痛、喜热畏寒,称为冷秘。

❖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是一种既能滋阴增液,又能泻热通便的方剂,用于治疗胃肠热盛,热邪伤津,津亏热结所导致的便秘。

方剂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大黄、朴硝

功效: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胃肠热盛,热邪伤津,津亏热结导致的便秘

方剂解读: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药”让排便不再是难事

增液承气汤的治法被称为增水行舟法。在其方剂组成中,玄参、生地、麦冬具有增液润燥、壮水滋阴的功效;朴硝和大黄的功效是攻下通便,以便舟行。五味药合在一起,功效就像增水行舟一样,可以令干燥的大便顺流而下。

便秘危害大,四大“穴药”改善肠道

治便秘药物的功能不外乎促进肠道蠕动,并不能针对不同类型便秘的具体特点,治标不治本,因此不适合长期使用。而穴位既可以直接促进肠道蠕动,又可以辨证选择,安全而且有效。

那么,我们身体上的哪些穴位可以治疗便秘呢?有四个穴位,治疗便秘非常有效!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药”让排便不再是难事

。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具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减缓脂肪堆积;

。水道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可以治疗小腹胀满、腹痛、痛经、小便不利等;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行气导滞的功效,是治疗气秘的经验穴;

。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对大肠的功能有比较明显的调节作用,因而可以治疗胃肠病证。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药”让排便不再是难事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药”让排便不再是难事

同样的四个穴位,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时,刺激的方法和重点却有所不同,这正是穴位高明于普通药物的地方。

热秘:治疗燥热内结导致的热秘,可以在大横、水道两穴进行点揉,配合在上巨虚刺血拔罐。点揉大横穴和水道穴的时候要以左侧的穴位为重点。

气秘:治疗气机郁滞导致的气秘,也是以左侧为重点,点揉大横、水道两穴,再配合点揉支沟穴。

虚秘、冷秘:治疗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所致的虚秘和冷秘,要用温补的方法,可以艾灸双侧的大横穴和水道穴。

感谢您的关注!您还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收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