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便祕,四大“穴藥”讓排便不再是難事

· 秋季氣候乾燥,燥傷津液,腸道乾澀,從而易引起便秘。

近年來,便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可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這是病,所以就診治療的人不多,有的甚至認為這是難言之隱而羞於就醫。

殊不知,便秘對人體的危害不可低估,是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便秘使年輕人皮膚粗糙、膚色變差,產生痤瘡、雀斑等問題,它也加重老年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有些老人在便秘過程中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中醫認為便秘的發生,與脾、胃、小腸、大腸、肺、腎等都有關係。在飲食水谷的傳化過程中,胃主受納,相當於一個大容器,把食物積聚起來,使之腐熟;脾主運化,即將胃裡腐熟的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質;小腸對經過脾胃作用後的水谷進行“泌別清濁”處理,進一步消化,把有用的精華和無用的糟粕分開;最後糟粕經過大腸傳導排出體外。可見,胃的腐熟失常、脾的運化失司、小腸的泌別失職、大腸的傳導異常,都有可能引起大便異常。腎主液,肺主氣,當腎虛肺燥時也可引起便秘。

根據病因病機的特點不同 ,便秘可以分為偏實、偏虛兩類。

偏實證:有燥熱內結和氣機鬱滯兩種。燥熱內結多表現為身熱、煩渴、口臭、肛門灼熱感,稱為熱秘;氣機鬱滯多表現為腹脹或腹痛、噫氣頻作、飲食減少,稱為氣秘。

偏虛證:有氣血虛弱和陰寒凝結兩種。氣血虛弱多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神疲氣怯,稱為虛秘;陰寒凝結多表現為腹中冷痛、喜熱畏寒,稱為冷秘。

❖ 增液承氣湯

增液承氣湯是一種既能滋陰增液,又能瀉熱通便的方劑,用於治療胃腸熱盛,熱邪傷津,津虧熱結所導致的便秘。

方劑組成:玄參、麥冬、生地、大黃、朴硝

功效:滋陰增液,洩熱通便

主治:胃腸熱盛,熱邪傷津,津虧熱結導致的便秘

方劑解讀: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藥”讓排便不再是難事

增液承氣湯的治法被稱為增水行舟法。在其方劑組成中,玄參、生地、麥冬具有增液潤燥、壯水滋陰的功效;朴硝和大黃的功效是攻下通便,以便舟行。五味藥合在一起,功效就像增水行舟一樣,可以令乾燥的大便順流而下。

便秘危害大,四大“穴藥”改善腸道

治便秘藥物的功能不外乎促進腸道蠕動,並不能針對不同類型便秘的具體特點,治標不治本,因此不適合長期使用。而穴位既可以直接促進腸道蠕動,又可以辨證選擇,安全而且有效。

那麼,我們身體上的哪些穴位可以治療便秘呢?有四個穴位,治療便秘非常有效!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藥”讓排便不再是難事

。大橫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具有除溼散結、理氣健脾、通調腸胃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減緩脂肪堆積;

。水道穴是足陽明胃經穴位,可以治療小腹脹滿、腹痛、痛經、小便不利等;

。支溝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具有行氣導滯的功效,是治療氣秘的經驗穴;

。上巨虛屬足陽明胃經,對大腸的功能有比較明顯的調節作用,因而可以治療胃腸病證。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藥”讓排便不再是難事

秋季易便秘,四大“穴藥”讓排便不再是難事

同樣的四個穴位,治療不同類型的便秘時,刺激的方法和重點卻有所不同,這正是穴位高明於普通藥物的地方。

熱秘:治療燥熱內結導致的熱秘,可以在大橫、水道兩穴進行點揉,配合在上巨虛刺血拔罐。點揉大橫穴和水道穴的時候要以左側的穴位為重點。

氣秘:治療氣機鬱滯導致的氣秘,也是以左側為重點,點揉大橫、水道兩穴,再配合點揉支溝穴。

虛秘、冷秘:治療氣血虛弱和陰寒凝結所致的虛秘和冷秘,要用溫補的方法,可以艾灸雙側的大橫穴和水道穴。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