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寫作全攻略+範文5篇

觀察日記寫作全攻略+範文5篇


在寫觀察日記時,同學們雖然對於觀察是有興趣的 ,但是怎麼把觀察到的東西,加上自己的豐富的想象,有條理地寫下來,就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點,通常會往往不知道從何說起,或者順序紊亂。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寫觀察日記吧!

如何寫好觀察日記

【眼睛觀察法】

把自己看到的如實表述出來 ,例如:描寫春天的美麗,就有看到的五顏六色的鮮花,翩翩歸來的燕子,嫩嫩的小草等,都可以說出來。

【鼻子觀察法】

把自己聞到的各種味道寫出來。例如:描寫春天的美麗,就有聞到了鮮花的什麼香味等。

【耳朵觀察法】

把耳朵聽到的聲音和想象的情境寫出來,例如在春天聽到什麼聲音,想到什麼情境,都如實地記錄下來。

【皮膚觀察法】

把自己感覺到的東西寫出來,例如在春天把春風吹在臉上和冬天的風進行比較,把春天的雨和冬天的雨淋在手上的不同感覺寫出來。

如何組織觀察日記的語言?

✔確定中心句子

中心句子就是我們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比如我們要寫動物觀察日記,那就要找出這個動物的特點或者圍繞這個動物來寫文章。

✔從眼睛開始一樣一樣的寫出來

例如寫“我非常害怕”這個中心句的時候,先寫自己眼睛看到的影子像什麼,窗簾、黑色的傢俱等都可以想象,再寫鼻子可能聞到什麼味道,想象可能是什麼味道,接著寫可能聽到什麼聲音,風吹窗簾的聲音和傢俱熱漲冷縮的聲音等,想象成什麼發出的聲音都寫出來。

最後寫自己的皮膚頭髮等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自己是怎麼做的,這樣我們就有話可說,而且知道怎麼去說才有條理。

最重要的是:把實際觀察到的東西結合想象力寫出來,這樣就是一篇優秀的觀察日記啦!

觀察日記寫作全攻略+範文5篇


觀察小螞蟻

今天,我和好朋友在大榕樹底下玩,無意之中發現了一隻小螞蟻正在覓食。於是,我和好朋友就仔細觀察這隻小螞蟻。它長有一對細長的觸角,有六條壯而有力的腿,還長著像一把老虎鉗子一樣的嘴巴。

小螞蟻總愛用觸角互相對對碰,這是為什麼呢?我一直感到迷惑不解。這時一場激烈的搏鬥映入我們的眼瞼。一條奄奄一息的蚯蚓與這隻比它小數倍的小螞蟻打起來了。小螞蟻被扭動的蚯蚓扔了出去,這時候,小螞蟻去尋找另外的同伴,並和其它的小螞蟻一一碰碰觸角,不一會兒,竟然招引來許多的小螞蟻來幫忙。噢!現在我明白了,觸角可以用來傳遞信息。

一隻只小螞蟻用它們鉗子一樣的嘴巴去咬蚯蚓,有的咬蚯蚓的頭,有的咬蚯蚓的身體,有的夾住蚯蚓的環帶,雖然它們一次次被扭動的蚯蚓扔了出去,但它們依然不放棄,一直與蚯蚓搏鬥。最後蚯蚓抵擋不住螞蟻們的頑強進攻,終於被制服了。一隻只螞蟻用它們那力大無比的腿和鉗口,拖著蚯蚓唱著勝利的歌兒向洞穴走去。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小螞蟻用觸角碰一碰就可以互相勾通傳遞信息。同時也知道了螞蟻這個團體有團結、友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就應該學習螞蟻這種寶貴的精神。

觀察小狗

我家有一條小狗,是奶奶昨天從菜市場買回來的。它全身的毛都是灰色的,所以我給它取名叫“灰灰”。灰灰有一個毛茸茸的大腦袋,一雙大耳朵總是柔順地耷拉著,可是一聽到什麼響動,馬上就豎了起來,寶石一樣的眼睛,閃閃發光,溼漉漉的小鼻子總是到處嗅個不停,圓乎乎的嘴巴好可愛。

灰灰很有表演天賦。它一看人多,就來勁了,馬上開始了表演:兩隻前爪抬起,像人一樣站著,還搖搖晃晃動向前走,可剛走幾步,就像嬰兒一樣摔倒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灰灰抬起頭,用詢問道眼光看著我,還不時地搖著小尾巴,好像在問“怎麼樣,我的表演不錯吧?”

灰灰真可愛,我喜歡灰灰。

觀察蝸牛

我仔細觀察了草叢裡的蝸牛,發現它有一對觸角(蝸牛有兩對觸角,要仔細觀察呀),我用手指一碰,觸角就縮進腦袋裡。當它發現沒有危險時,才緩緩的伸開,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再繼續幹它們要乾的事。那蝸牛是怎麼運動的呢?我仔細觀察,看見蝸牛是用殼底下的一隻腳運動。我查閱了資料,知道了這隻腳叫做腹足。

蝸牛愛吃白菜、蘿蔔等種種蔬菜的葉子,我拿著白菜葉子來喂蝸牛,可是它一下子鑽到殼裡去了,怎麼辦呢?我用木棒輕輕敲了幾下蝸牛的殼,可它就是不出來。我就把蝸牛放進水裡,不一會兒,蝸牛就把頭伸出來了,我把它從水中取出來,咦?蝸牛像昆蟲一樣長著一對觸角呀,那麼說,蝸牛也可能是昆蟲嘍。但是,昆蟲都有很多腳啊,一隻腳的也算是昆蟲嗎?我問爸爸,爸爸也不知道。於是,我們上網查了查,原來,昆蟲的特徵是有觸角,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大多數昆蟲有翅膀。這樣的話,蝸牛就不是昆蟲了。我們又查,原來蝸牛是軟體動物。

自然界裡藏著無窮的奧秘,以後我還要多多觀察。

觀察蜘蛛

今天,我在家裡的院子裡拍球。拍著拍著,忽然,我看到了一個蜘蛛網,上面有一隻大蜘蛛。

這隻大蜘蛛有點嚇人——個頭有一個核桃那麼大,它的每條腿都有三釐米那麼長,伸直了比它的身子還要長。我看到這隻蜘蛛好像在睡覺,但仔細一看,它在一動一動的,並沒有睡著。過了一會兒,它開始在自己的網上走來走去,好象在散步。

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捉了一隻螞蟻丟到它的網上。我看到這隻大蜘蛛像子彈一樣,一秒鐘就竄到了那隻螞蟻的身旁。這隻大蜘蛛把頭伸向螞蟻,一口咬住螞蟻的身子,把它咬成了兩半,接著,這隻大蜘蛛就把它的食物一口一口的吞下。

吃完美餐以後,它又待在網上一動不動的等著。忽然,又有一隻蒼蠅飛到了它的網上。可是,這次大蜘蛛不像上次吃螞蟻那樣吃這隻蒼蠅了。它的手好象會施法術一樣,在蒼蠅身上一繞一繞的,過了一會兒,蒼蠅就變成了白乎乎的一團了。最後,大蜘蛛就把這隻蒼蠅慢慢地拉回自已的窩裡。

我又拿了一隻很小很小的小蟲,丟到蜘蛛的網上。那隻小蟲和大蜘蛛相比,就好比葡萄和西瓜,只見“西瓜”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就把這隻“葡萄”吞下肚。

我回到房間裡翻了翻百科全書,查到:這種蜘蛛叫圓蛛,這隻蜘蛛應該是雄的,因為書上說,它的身長約20毫米,它在黃昏的時候結的網會成圓形,所以叫圓蛛。

觀察豆子

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麼發芽的。星期一,我就開始泡豆子了。找了一個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顆黑豆,小心翼翼地放進杯子。“撲通!”拿起一粒花生,“撲通!”又是一顆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連三地被我放進杯子。雖然這四個生命還沒甦醒,但已經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床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沒有發芽,我真恨不得大聲對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我不能這麼心急,或許過幾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這件事忘了。

星期三,我懷著怦怦直跳的心去看花生和黑豆,並且做好了心理準備。唉!還是不發芽,倒是膨脹了許多,胖乎乎的,真惹人喜愛。雖然沒有看到它們發芽,能有個“小胖豆”也不錯啊!

星期四,望著那四顆日漸膨脹的豆子,我覺得信心倍增,也許快發芽了。

在學校,老師讓我們交流了觀察情況,我這才知道,豆子是不能完全浸泡在水裡的。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一個星期過去了,豆子還沒有發芽。雖然我把水位掌握到和豆子一樣高。我豁出去了,準備用“十一”的時間繼續觀察。

又是一個星期二,我的第一個花生髮芽了,從花生的上面裂開一點兒縫隙,露出一點點小白芽,非常可愛。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非常高興。第一個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星期五,第二個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對它們的生長充滿了信心。再看看第一個花生,他的芽已經非常大了。我觀察了十二天——一個星期零五天,工夫沒有白費,正像爸爸媽媽常常教育我的:“有付出就有回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